登葉縣故城謁沈諸梁廟
登葉縣故城謁沈諸梁廟。唐代。李百藥。 總轡臨秋原,登城望寒日。煙暇共掩映,林野俱蕭瑟。楚塞郁不窮,吳山高漸出。客行殊未已,沐澡期終吉。椒桂奠芳樽,風云下虛室。館宇肅而靜,神心康且逸。伊我非真龍,勿驚疲朽質。
[唐代]:李百藥
總轡臨秋原,登城望寒日。煙暇共掩映,林野俱蕭瑟。
楚塞郁不窮,吳山高漸出。客行殊未已,沐澡期終吉。
椒桂奠芳樽,風云下虛室。館宇肅而靜,神心康且逸。
伊我非真龍,勿驚疲朽質。
總轡臨秋原,登城望寒日。煙暇共掩映,林野俱蕭瑟。
楚塞郁不窮,吳山高漸出。客行殊未已,沐澡期終吉。
椒桂奠芳樽,風雲下虛室。館宇肅而靜,神心康且逸。
伊我非真龍,勿驚疲朽質。
唐代·李百藥的簡介
李百藥(565--648),字重規,定州安平(今屬河北)人,唐朝史學家、詩人。 其父李德林曾任隋內史令,預修國史,撰有《齊史》。隋文帝時百藥仕太子舍人、東宮學士。隋煬帝時仕桂州司馬職,遷建安郡丞。后歸唐,拜中書舍人、禮部侍郎、散騎常侍。人品耿直,曾直言上諫唐太宗取消諸侯,為太宗采納。曾受命修訂五禮、律令。另外,據《安平縣志》載:李百藥及家族墓地遺址在今河北省安平縣程油子鄉寺店村南。
...〔
? 李百藥的詩(28篇) 〕
近代:
伯昏子
莫恃昆侖峻,閑觀高附兵。蕭墻荊簇滿,臥榻虎橫行。
白骨撐星幟,煙荒隔漢營。固疆能不慎,奇計待陳平。
莫恃昆侖峻,閑觀高附兵。蕭牆荊簇滿,臥榻虎橫行。
白骨撐星幟,煙荒隔漢營。固疆能不慎,奇計待陳平。
:
朱帆
汨水騷人骨,還鄉瘞秭歸。巫山鄰楚女,香澗近明妃。
莫道文章顯,須知愿向非。可憐詩共酒,長與世相違。
汨水騷人骨,還鄉瘞秭歸。巫山鄰楚女,香澗近明妃。
莫道文章顯,須知願向非。可憐詩共酒,長與世相違。
:
陳肇興
銅瓶紙帳鎮相宜,一種清寒世少知。得氣本來能耐冷,出群原不在多姿。
相逢縞袂霜千朵,散盡黃金月一枝。悟得此中真意處,白描還要性靈詩。
銅瓶紙帳鎮相宜,一種清寒世少知。得氣本來能耐冷,出群原不在多姿。
相逢縞袂霜千朵,散盡黃金月一枝。悟得此中真意處,白描還要性靈詩。
:
龍女
坐久風吹綠綺寒,九天月照水精盤。
不思卻返沈潛去,為惜春光一夜歡。
坐久風吹綠綺寒,九天月照水精盤。
不思卻返沈潛去,為惜春光一夜歡。
清代:
張聯箕
空庭惟落葉,閉戶見秋山。雉堞連云暗,溪流抱郭灣。
白衣人寂寞,黃菊色斑斕。徒有{罒羊}門役,登登版筑間。
空庭惟落葉,閉戶見秋山。雉堞連雲暗,溪流抱郭灣。
白衣人寂寞,黃菊色斑斕。徒有{罒羊}門役,登登版築間。
明代:
王恭
紅燭離堂酒半醒,驪歌今夕若為聽。故人好是身隨桂,浮客空嗟跡類萍。
花嶼晚鐘湖上別,鳳臺春樹夢中青。應知晝繡長林下,白首還來到玉瓶。
紅燭離堂酒半醒,驪歌今夕若為聽。故人好是身隨桂,浮客空嗟跡類萍。
花嶼晚鐘湖上別,鳳臺春樹夢中青。應知晝繡長林下,白首還來到玉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