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繞工作中的某一方面或某一問題進行的專門性總結,總結某一方面的成績、經驗。寫總結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工作總結書范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污水治理工作匯報總結篇一
xx鎮加大組織領導力度,成立了由鎮黨委書記王顯飛任組長、鎮長張永任副組長、其他辦所負責人為成員的領導小組,做到分工明確、各司其職,從而使環境整治工作在組織上得到了保證,工作得以有序順利的開展。
(一)近期工作。全面開展農xx鎮“三清兩改一提升”(清理農村生活垃圾、清潔農村水源水體、清理畜禽養殖糞污等農業生產廢棄物;改造農村戶用廁所和公廁、改變影響農村人居環境的不良習慣;提升村容村貌),確保各項工作落到實處。
1.清理農村生活垃圾。一是xx鎮各村以每月“黨員活動日”為契機組織轄區內黨員干部清理村道沿線散落垃圾;二是各村有固定公益崗位人員(保潔員)按時護路;三是帶動群眾自覺維護各庭院的環境衛生。半年來,清理農村生活垃圾288噸。
2.清潔農村水源水體。一是全鎮共有9條河流,河段長每周巡查一次河道,發現問題做到及時整改;二是今年實施分散供水安裝管道27700米。通過整治達到了河道水體干凈,農戶飲水清潔安全。
3.清理蓄禽養殖糞污等農業生產廢物。xx鎮共有8個養殖場,各自建了糞池凈化處理,能夠很好的處理畜禽養殖糞污。同時農技站發放宣傳資料,大力宣傳控制農藥、化肥等過量使用,防治農業面源污染,嚴禁畜禽散養。半年來共清理糞污850噸。
4.改造農村戶用廁所和公廁。以脫貧攻堅為契機,全鎮截止6月底前已改廁414戶,計劃今年在棗樹坪村改建一座公廁,確保群眾免費入廁、方便入廁。
5.引導群眾養成良好生活習慣。各村利用會議、走村入戶等方式向群眾宣傳健康生活知識,引導他們養成主動愛護和維護環境衛生的習慣。同時,駐村干部每月入戶幫助村民打掃衛生,并形成每個月定期檢查農戶衛生來督促農戶養成愛護環境衛生的好習慣。
6.不斷提升村容村貌。硬化:全鎮11個村的村道路已達到100%的水泥硬化路,有80%的組已通水泥路。亮化:全鎮11個行政村,其中龍須壩村、方家梁村、田灣村、窩窩店村已安裝節能路燈。綠化:鼓勵村民在農宅的'庭院及周圍種植花草及果樹,從而達到綠化。我鎮村民房前屋后均已達到綠化標準。凈化:通過會議、微信等方式多次宣傳禁止污水直排,確保無臭水、黑水現象發生。序化:駐村干部以進村入戶幫扶貧困戶為契機,幫助他們把物品堆放有序,清除裸露垃圾及畜禽糞便,確保院落干將整潔。文化:全鎮11個村均建有文化室,且配備有圖書、音箱、健身器材等,豐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
7.清理農村道路沿線衛生。各行政村安排公益性崗位人員定期打掃衛生,清理道路,確保道干凈無雜草。
(二)長期目標。在鞏固近期目標的基礎上,健全完善農村環境綜合整治長效管理機制,確保xx鎮環境綜合整治長抓不懈。通過整治,達到村容村貌整潔、環境舒適優美、特色鮮明、公共服務設施配套。
緊緊圍繞xx鎮環境綜合整治中存在的突出問題、難點問題,大力推進“三清兩改一提升”,進一步提高農民生活質量,改善農村生態環境。
清水體:重點清理xx鎮河道白色垃圾,確保無臭水現象的發生;
清糞污:隨時督查養殖場(戶)清理畜禽糞便,做到場(院)干凈衛生;
改廁:繼續加大農戶改廁力度,確保農戶都用上衛生廁所
提升村容村貌:繼續加大各村硬化、亮化、綠化、凈化、序化、文化等力度,進一步改善村容村貌。
污水治理工作匯報總結篇二
1、合理規劃、科學實施
根據我村的實際情況,邀請 有限公司,為我村進行了全面的科學規劃,投資 萬元對生活污水進行了無害化處理,其中鋪設涵管 米,建筑集中污水厭氧池 處, 立方米,對全村污水進行無害化處理。
2、加強領導、突出重點、組織實施
加強領導,統一認識,我村在污水工程建設過程中,為確保此項工程的質量,村兩委會專門成立了工作領導小組,由書記任組長,村長為副組長,村領導班子為組員的領導小組。在工程實施過程中,主要工程由組長親自抓,工程質量嚴格按設計要求施工,對本村污水管道鋪設,設計到農戶住房及道路基礎設施等,由各組員上門為農戶引導,廣泛宣傳,講解此工程重要性及今后我村生態環境建設的發展。因此,使農戶對村環境建設意識有了進一步提高。充分調動本村各農戶對村生態環境建設的'積極性和自覺性,確保生態污水處理工程的順利開展。
為實施工程順利進行,村兩委會根據本村實際,積極開展治理臟、亂、差、散為重點的工作,軟件、硬件一起抓,把各項工作一抓到底,形成上下聯動,村兩委會本著不等、不靠,廣泛宣傳,積極籌措資金,為工程的順利開展打下基礎,在工程實施過程中,村兩委會動用大量人力、物力對全村的污水管網鋪設,窨井的制作,混凝土澆筑和污水凈化池土建安裝調試,進行系統全面科學的施工,全村共建大小窨井 個,累計投入工程創建資金 萬元。同時根據城鎮化要求,村兩委對村民建房,必須建造三格式無害化戶廁,否則將不予辦理審批手續。到目前本村已清除所有露天糞坑。
3、效益分析
本項目農據點生活污水處理對于生態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是十分必要的,該污水處理池選址適宜,污水處理工藝合理,工程投資及運行費用符合要求,因此該項目是可行的。
該污水處理工程的建設和投入使用,使全村的污水能夠集中收集處理。通過對污水的集中收集處理,生活污水凈化處理率達到87%,能夠更好的改善農村的生活環境,調高群眾的生活質量,減少污水排放量。使水質得到提高,對整個水環境起到很好的保護和改善作用。
污水治理工作匯報總結篇三
各位領導,今天,有幸借全區創建工作現場會,和大家一同學習交流體會我鎮20xx年第一季度創建工作的經驗做法,非常高興,不妥之處,請大家批評指正。進入20xx年后大西橋鎮立即行動,迅速在全鎮掀起了一場人居環境集中整治大行動,現將活動開展以來的有關情況簡要匯報。
鎮黨委、政府多次召開專題會研究部署此項工作,成立了以鎮黨委書記為組長、鎮長為常務副組長、班子成員為副組長及有關部門負責人及各村村支兩委為成員的大西橋鎮改善農村人居環境領導小組,并明確了鎮黨委副書記張林波同志具體抓整改落實,實行所有班子成員包管理區,創建辦工作員、城管中隊隊員分包村,村兩委干部分包重要路段和重點區域,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格局。成立了辦公室,抽調人員充實力量。結合我鎮實際,按照因地制宜、突出重點、分類指導、區別不同情況推進治理的總體要求,科學制定了《大西橋鎮村莊環境整治方案》,明確了總體要求、工作任務、時間安排、機制保障及考評獎懲標準等。
通告,設立固定性宣傳欄10個。由各村包保人員進村入戶進行面對面宣傳,收集群眾意見和急需解決的問題。積極引導鼓勵群眾廣泛參與,目前全鎮廣大干部群眾的積極性都非常高,清潔家園改善居住環境的熱情高漲,一場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的攻堅戰正隆隆烈烈地進行著。
為了確保此次整治行動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按照突出重點、次第展開、逐步提升的要求,我們突出把102省道沿線的行政村和402縣道線沿線的行政村作為重點,把鎮政府所在地作為重中之重,把位于偏遠、居住深山環境條件先天不錯的部分村作為后期治理。截直3月17日,我鎮13個行政村已全面啟動,前期鎮級投入財政資金6萬元,投入專用垃圾清運車12輛,投入環衛人員180人次。每天群眾自愿行動人數約300人,自覺對居住的`房前屋后進行清運整治,院內物品擺放有序,做到了垃圾不亂倒,污水不亂排。通過整治,鎮區內已不存在占道經營、私搭亂建、亂停亂放,做到了垃圾定點定時清運掩埋,各類主干道路路肩的雜草已全部清除,路上無擋道占路雜物,路溝內及視線范圍內無白色垃圾、建筑垃圾堆放。拆除了公路沿線可視范圍內所有違法、違章的商業廣告和污損的公益廣告共計65幅。下一步,我鎮將把改善農村人居環境作為一項重要內容來抓,作為當前和今后一段時間的重點工作去落實,自行加壓,強力推進,形成效機制,確保區委區政府要求的整治工作持久長效,為迎接省委的考核驗收做出常村新的更大的貢獻。謝謝各位!
污水治理工作匯報總結篇四
按照省委、省政府“五水共治、治污先行”的決策部署,20xx年全市全面啟動實施了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全年共有543個村開工建設,新增治理村527個,新增受益農戶20.17萬戶,累計投入資金15.2億元,超額完成省定目標任務,諸暨市、新昌縣、嵊州市被評為全省優勝縣。
一是統籌全市規劃。結合省里要求和紹興實際,經過深入調查和分析論證,市委、市政府制定出臺了《紹興市農村生活污水治理三年行動計劃(20xx-20xx年)》,全市三年要完成新增治理村1743個、新增治理農戶55.54萬戶,使全市規劃保留行政村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覆蓋率從53.7%提高到100%,農戶受益率從25.1%提高到80%以上。二是優化縣域規劃。堅持“農村治污,規劃先行”和“高起點、接地氣、貫到底”的工作要求,全市以縣域為單位全部編制完成了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專項規劃和工作計劃,明確各年度的目標任務、對象范圍、建設布點及其技術模式、建設管理與運行要求、投資估算與籌資方案、建設時序、保障措施和績效評價體系等,并把城鎮發展規劃、村莊布點規劃與縣域治理規劃和項目設計方案有機結合起來,通盤考慮,統籌推進,提高規劃設計的科學性和操作性。在6月份組織開展的省補助資金競爭性分配中,新昌縣、上虞區進入全省補助資金競爭性分配第1類縣(市、區),其中新昌縣獲全省第7名。三是突出重點規劃。率先將重要流域周邊、水庫、垃圾河和黑臭河、生態保護區等環境敏感地區以及美麗鄉村示范區、精品村、中心村、歷史文化村落的農村生活污水納入重點治理規劃。特別是專門制定下發文件,對市級“河長制”35條河道沿岸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情況進行調查,要求聯系部門將其納入“一河一策”重點治理方案,并要求各地在20xx年底前全面完成河道沿岸284個村的治理任務,比全市面上提前一年完成。
重點把好“六個關”:一是圖紙設計關。按照“一村一圖”要求,堅持把治理村圖紙設計作為基礎性工作抓緊抓實,盡量做到接戶方案最合理、管網布置最優化、終端處理最適用。20xx年7月,按照村情針對性、內容完整性、程序規范性、建設指導性等“四性”要求,以縣域為單位統一開展了圖紙設計大檢查活動,集中發現并解決了一批影響后續施工建設的共性問題,加強設計與施工的對接,進一步優化設計方案。二是材料質量關。20xx年全市共招標確定管材、檢查井、化糞池、終端設施設備等主要材料供應商22家,為防止劣質低質材料,確保終端處理設施等主體工程的使用壽命在20年以上、管網等隱蔽工程的使用壽命在30年以上,市治污辦聯合市質監局在全省率先制定實施了材料檢測工作方案,出臺價格指導目錄,明確工作要求和責任追究辦法,要求對每批次進場材料進行抽檢,從根本上保障工程質量,有關做法得到省農辦領導批示肯定。三是治理技術關。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優先選擇城鎮納管處理模式,對不具備納管條件的,按照因地制宜、經濟實用、處理達標、管護簡便的原則,采用自建終端模式,選擇資質可靠、經驗豐富的公司實行專業化的規劃、設計和施工。市里專門編印了《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技術模式》,選擇確定了嵊州黃勝堂模式等7種相對成熟的先進適用治理技術模式,在全市宣傳、應用和推廣。四是施工建設關。堅持“先行先試、典型示范”,開展了32個市級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試點村建設,在全市面上發揮了較好的樣板示范作用。在積累試點經驗的基礎上,堅持“質量第一”的理念,選擇確定“有資質、有業績、有信譽”的施工單位,嚴格按設計圖紙施工,做好工程施工方案,記錄好工程施工日志,不得隨意轉包分包,不得擅自更改設計內容和工程量,不得任意壓縮合理工期,不得違反工程建設強制性標準等,實行專業化、規范化、標準化施工。五是監理監督關。建立健全縣級治污辦、鄉鎮指揮部、村級項目部三位一體的工程施工建設監管網絡,落實了專業監理機構和專業監理員,基本做到每村一名監理員,并通過聘請1至2名縣級總工程師(總監理師)來加強工程質量技術監管,實行工程質量由聯村干部、村書記、村民質量監督小組組長、設計單位責任人、施工單位責任人、監理單位責任人“六方”承諾簽字制度,注重發揮人大代表、政協委員、農民群眾和社會組織的監督作用。六是驗收評審關。加強工程預決算審計,嚴格做好工程竣工驗收,全面開展施工單位預驗、業主初驗和最終驗收等工作。20xx年12月1日至4日,市治污辦組織6個核查組,開展了20xx年全市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核查。12月10日至13日,全市農村生活污水治理順利通過省農辦年度工作檢查。
一是巡查管理。制定實施《紹興市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質量巡查工作制度》,全面落實“一部四管理”現場規范化管理要求(即組建項目部,規范建材、質量、安全、資料等四項管理),全面建立市、縣、鄉三級質量巡查機制,分層分級開展經常性的明查暗訪活動,特別是進入施工階段后,進一步加大現場巡查頻率,全市共計提出整改建議3500多條,下發書面整改通知單160多份。二是招標管理。制定實施《關于進一步加強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招投標工作的通知》,加強對規劃設計單位委托、終端設施及主要建材采購、施工監理單位確定等招投標工作的規范管理,各地基本上以縣域為單位統一開展了招標采購,全市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招標采購工作沒有發生大的信訪問題。三是設計管理。總結梳理20xx年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中的經驗教訓,在全省率先研究制定《紹興市農村生活污水治理項目設計指導性意見(試行)》,明確了7個方面52條設計原則,進一步提升項目設計質量。四是長效管理。制定出臺《關于加強農村生活污水治理長效管理工作的意見》,在加快項目建設的同時,優先考慮農村生活污水后續運行、維護和管理問題,確保處理設施持續長效發揮作用。各地都建立了農村生活污水治理長效管護工作機制,已實施的項目村基本落實了專管員和管護經費。五是檔案管理。聯合市檔案局制定出臺《關于加強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檔案管理工作的通知》,除按省規定明確縣、鎮兩級的歸檔范圍和歸檔要求外,還落實了村級檔案管理職責,明確了會計檔案收集要求,確保農村生活污水治理項目檔案管理的完整性和系統性,提高項目建設管理規范化水平,做法經驗得到省農辦領導批示肯定。
一是強化組織領導。市縣兩級都成立了以主要領導為組長的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領導小組,市、縣、鄉、村各級層層簽訂建設目標任務責任書,并將這項工作納入崗位目標責任制、新農村建設等考核的重要內容。市委、市政府先后兩次召開全市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推進會(現場會),兩次組織開展全市性督導活動,有力推進工作。建立月度統計通報制度,每月對工作進展情況進行通報排名,有的地方還在當地報紙上公示。二是強化要素保障。加大財政投入力度,20xx年省財政下撥專項扶持資金3.17億元(原計劃分三年撥付的資金一次性到位),市財政落實了7500萬元專門用于市本級的以獎代補,各地也整合有關項目資金,明確補助扶持政策,加大轉移支付力度,為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提供有力資金保障。積極開展 “千企聯千村,合力治污水”專項行動,全市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捐款達3.5億元。組建市縣兩級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專家團,共有專家126名,其中市級專家30名,建立健全相應的工作機制,確保及時有效開展指導服務。及時開展鄉鎮、村及治污辦人員的業務培訓,加快基層一線人才和技術儲備,市縣兩級累計舉辦各類業務培訓班超過20個,累計培訓超過3000人次。三是強化宣傳引導。堅持把宣傳發動作為重要載體和有力武器,制定實施《紹興市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新聞宣傳方案》,策劃一批有影響力的專題宣傳報道活動,組織開展以百名專家下基層指導治水、千名駐村指導員擔任農村治水指導員、萬名基層干部入戶宣講治水為主要內容的“百千萬”美麗鄉村治水行動,加強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政策、模式、技術等方面的宣傳引導,及時總結推廣一批成功經驗和先進典型,營造強大的輿論聲勢,在全社會形成農村生活污水治理人人有責、人人參與、人人監督的濃厚氛圍。同時,加強信息簡報工作,全市各地累計編發農村生活污水治理信息簡報158期,市治污辦編發信息簡報46期,被省錄用10期,有6期獲省農辦領導批示肯定,有關經驗做法在全省推廣。
污水治理工作匯報總結篇五
1.領導重視,政策到位。今年以來,根據全省“五水共治”工作要求,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出臺政策、及時部署,扎實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主要領導親自掛帥,區級部門、鄉鎮街道職責分解落實,并成立黨政一把手為組長的工作領導小組。區、鄉鎮街道兩級多次召開專題動員會、部署會、推進會、協調會。主要領導、分管領導多次赴現場調研督查。及時制訂出臺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實施意見、考核辦法,明確具體政策、補助標準、考核要求,并切實抓好政策落實,確保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順利推進。
2.注重宣傳,形成共識。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牽涉千家萬戶,與群眾利益息息相關。政府及相關部門、鄉鎮街道在自身統一思想、提高認識的基礎上,把取得群眾理解支持,營造合力治污良好氛圍擺在突出位置,采取媒體宣傳、典型帶動、宣傳車入村、標語上墻、印發宣傳資料、進村入戶等多種方式,加大對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的宣傳力度。積極強化輿論引導,鼓勵社會力量捐助,基本形成全民合力治污的共識。
3.試點先行,有序推進。區政府及相關部門、鄉鎮街道堅持科學規劃、試點先行,有序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區級層面編制治理總體規劃,各鄉鎮街道統籌安排三年整治計劃,結合各村實際,科學確定治理模式和技術工藝。采取邀請招標方式,分兩批對今年列入治理任務的98個村開展工程設計。同時,針對試點村反映出來的問題,及時提出要求,進一步規范第二批78個村的設計工作。建立健全聯合解難、定期通報、多級監管等工作機制,切實保障工程順利有序推進。目前,先行啟動的20個試點村,已完成總工程量80%左右,鋪設各類管道近11萬米,接戶近3000戶,起到較好地示范作用。第二批78個村的工程設計、預算編制、監理單位、主材及設備招投標工作已全部完成,施工單位招投標基本結束,部分建設村施工單位已經進場。
4.綜合治理,成效初顯。區政府及相關部門在大力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建設的同時,積極實施“三河”整治,重點治理禁養、限養區內畜禽養殖場污染,綜合推進農村水環境改善。由區水利局牽頭,切實強化資金保障,明確獎懲制度,加強督查考核,扎實推進“三河”整治,不斷改善水質環境。5月底,全區115條垃圾河整治完畢,并通過xx市考核驗收,11月底,12條黑臭河全部完成整治。由區農林漁牧局牽頭,通過畜牧業總量規劃控制,禁養區畜禽養殖場關停拆除,加快整改提升養殖場治污設施,扎實開展農牧循環工程,積極推進病死動物無害化處理設施建設等措施,科學采取深度治理、納管排放、生態化治理等模式,全面推進畜禽養殖污染治理工作。截止11月中旬,17條區級以上河道兩側200米范圍內的畜禽養殖場已簽訂關停拆除協議161家,簽約率為82.56%,已拆除106家;其他禁養區簽訂關停拆除協議147戶,拆除82戶。治理小規模場142個,修復規模場設施162個,標準化提升規模場30個,推行深度治理和納管排放的規模豬場6家。
1.污水治理步履艱難。一方面,認識尚不到位。農村污水治理攤子大、戰線長、矛盾多,又多為地下隱蔽工程,雖然做了大量宣傳工作,但部分群眾,甚至個別鎮、村干部認識依然不到位,積極性不高,能推則推、畏難怕煩、等待觀望,尤其是基層基礎較薄弱,干群關系較緊張的村,工作進展緩慢,個別試點村僅完成工程量的一半。另一方面,村情復雜。由于地形各異、土質不同、老屋眾多、巷道狹窄、硬路開挖等情況錯綜復雜,導致施工單位對工程推進心中沒底,經常出現耗工現象,存畏難情緒。
2.污水治理質量堪憂。因工程時間集中,點多、量大,導致施工力量不足,施工隊伍素質參差不齊,個別施工單位偷工減料、不按圖紙施工、不規范施工現象比較嚴重。部分監理人員責任心不夠強,監管標準不高,一定程度存在一人兼多職現象。同時部分施工資料和監理材料不全,臺賬缺失。這些問題都將影響工程質量和工程進度。
3.圖紙設計變更較多。對前期20個試點村,因設計時間緊,任務重,走村入戶調查摸底不夠細致,鎮村對前期工作把關尚欠嚴格,以及經驗不足等原因,導致設計圖紙粗糙,設計變更多,影響項目推進速度。同時,受工程變更率控制要求的影響,致使大部分業主、監理不愿在確認單上簽字,不利于日后結算。
4.資金投入壓力較大。資金是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的關鍵因素,在調研中我們了解到,每戶建設費用在1.4萬-1.5萬之間,高于政府暫定的9000元每戶標準達5000元,這對于鄉鎮、村來說都不是一筆小數目。目前,第一批20個試點村由水務集團負責實施,資金壓力在水務集團,資金缺口矛盾尚未浮出水面。第二批78個村將由鄉鎮、村負責實施,缺口資金也將由鄉鎮、村負責,資金壓力可想而知。況且第一批試點村相對基礎較好,尚且有較大困難,后續改造的村肯定是困難重重。此外,工程完成后日常養護費用,對不少村,特別是村級經濟薄弱村來說也是不小的負擔。
1.強抓治污統籌協調,提升工作整體合力。一要發揮群眾作用。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是民生工程,必須通過宣傳教育、實例引導示范和制定村規民約等渠道,把黨和政府的正確主張變為群眾的自覺行動。要讓農民和村集體擁有真正的話語權,能夠在規劃、設計、決策、監督等各個環節發揮主體作用。設計圖紙要反復與村民一起討論,在戶廁改造、農戶接入、線路走向、終端選址、工藝模式、長效機制等方面充分征求群眾意見,將征求群眾意見的過程真正變為聽取民意、集中民智的過程。二要責任落實到位。要進一步確立污水治理工程的實施主體、管理和配合單位,進一步明確牽頭抓總、要素保障、規劃設計、施工監理、工程變更、糾紛協調、考核督促等方面的職責,突出鄉鎮街道和村的主體地位,確保區級部門、鄉鎮街道和各實施村責任明確,落實到位。三要加強溝通協調。要強化區級部門、鄉鎮街道、施工單位、監理單位、村干部及群眾等多維度的協調溝通,跟進了解情況,及時發現問題,將各種矛盾解決在萌芽狀態,避免相互推諉、互相扯皮現象的發生,切實為工程推進掃清障礙、保駕護航。特別是對于前階段工作中碰到的,如電力落戶、一戶一表改造和治污是否一同實施等問題,要從區級層面統一協調、及時解決、科學推進。要調動各級干部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克服消極畏難情緒,齊心協力,合力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
2.強抓工程要素保障,確保項目順利實施。污水治理要經得起歷史檢驗,項目工程必須保質保量,在追求進度的同時,堅持質量至上,品質至上。一要前期工作到位。要結合各村實際,科學合理安排施工計劃和工序,特別是前期設計環節,要吸取試點村的教訓和經驗,扎實做好走村入戶調查摸底工作,充分考慮現場施工情況,科學合理、因地制宜地開展設計,確保設計工作一步到位,盡量減少工程的調整變動。二要強化要素保障。要加大財政投入力度,強化建設資金保障,及時撥付工程資金,對一些經濟薄弱鄉鎮、村,可采取部分預撥的方式。要充分考慮工程實施過程中變更較多,各村情況各異且復雜,導致預算準確性不高的情況,適度提高或根據各村實際合理編制工程預算。要積極發動社會愛心人士主動捐資治污,扶持和發展污水資源化處理產業,加大多方籌集資金力度。要超前預見工程所需材料數量,及早購置儲備,加強統籌安排,按時運送到位,確保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順利開展。三要注重監督管理。要進一步強化監督考核,督促施工單位在保證工程質量的同時,加快工程進度,確保按時順利完成。要加強對監理單位的管理,充分發揮監理作用,督促其加大施工現場的監管頻率和力度,發現問題及時整改落實。要在實施村落實工程現場監管人員,對工程材料、施工質量、安全保障進行實時監管,確保工程建設質量、進度和安全。
3.強抓污水源頭治理,推進后續長效管理。抓好農村污水治理,關鍵是要樹立循序漸進、標本兼治的理念,重點在污水源頭治理、后續長效管理上下功夫,積極構建農村污水治理“新常態”。要建立健全倒逼機制,加強鎮村污染工業企業整體搬遷或進管工作,減少農村工業污染源。要結合農村實際,建立農村污水綜合治理機制,大力推進農村家庭生活污水、農業面源污染、生產生活垃圾、養殖場排泄物等的集中有效處理,切實減少農業農村污染源。要及時推進集鎮生活污水納管,改變污水直排現狀,切斷集鎮河道污染源。要在前期農村污水治理工程建設、“三河”整治、畜禽養殖場污染治理的基礎上,繼續抓好各項工作任務落實,并在后續長效管理上下功夫。要及早探索研究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的后續保養使用和管理工作,使其長期發揮作用。要為每套污水處理設備,建立“一套一檔”,設立專門的管理工作人員,加強培訓,統一管理。要定期進行清掏,確保污水處理設施的正常運轉。要研究建立農村生活污水處理工程運行維護管理考核辦法,將運行維護措施資金落實情況一并納入鄉鎮、部門年終業績考核,明確農村污水治理設施長效運行的獎懲辦法。要創新河道長效保潔機制,充分發揮河長制作用,并積極探索引進市場化河道保潔模式,建立健全河道清淤常態機制,有序推進河道疏浚,有效消除水體內源污染。要繼續強勢推進禁養區內畜禽養殖場關停拆除工作,大力推進生豬場深度治理和循環工程建設,深入推廣狐尾藻生態化治理模式,加快建設病死動物無害化處理廠,全面推進畜禽養殖場污染治理取得新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