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厭
詞語解釋
無厭[ wú yàn ]
⒈ ?不滿足;沒有限止。
⒉ ?不厭倦;不厭煩。
引證解釋
⒈ ?不滿足;沒有限止。
引《左傳·襄公三十一年》:“大夫多貪,求欲無厭。”
《史記·魯仲連鄒陽列傳》:“﹝ 鄒陽 ﹞乃從獄中上書曰:‘……﹝圣王﹞封 比干 之后,修孕婦之墓,故功業復就於天下,何則?欲善無厭也。’”
唐 屈同仙 《燕歌行》:“昭君 遠嫁已多年,戎狄無厭不復和。”
梁斌 《紅旗譜》八:“他貪得無厭的性子,隨著年歲的增長,更加殘忍了。”
⒉ ?不厭倦;不厭煩。
引《荀子·非相》:“贈人以言,重於金石珠玉;勸人以言,美於黼黻文章;聽人之言,樂於鐘鼓琴瑟。故君子之於言無厭。”
楊倞 注:“無厭倦也。”
《漢書·王莽傳上》:“﹝ 高皇帝 ﹞樂善無厭,班賞無遴,茍有一策,即必爵之。”
宋 蘇軾 《出峽》詩:“幽尋遠無厭,高絶每先上。”
⒊ ?不要壓迫或逼迫。厭,通“壓”。
引《老子》:“民不畏威,則大威至。無狎其所居,無厭其所生。”
高亨 注:“《説文》:‘厭,笮也。’‘笮,迫也。’厭即壓迫之壓。”
國語辭典
無厭[ wú yàn ]
⒈ ?不滿足、沒有節制。也作「無饜」。
引《左傳·襄公三十一年》:「大夫多貪,求欲無厭。」
《紅樓夢·第五回》:「如世之好淫者,不過悅容貌,喜歌舞,調笑無厭,云雨無時。」
反滿足
※ "無厭"的意思解釋、無厭是什么意思由查信息-在線查詢專業必備工具漢語詞典查詞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