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毛
詞語解釋
皮毛[ pí máo ]
⒈ ?帶毛獸皮的總稱。
例貂皮是貴重的皮毛。
英fur;
⒉ ?體表皮膚和附著于皮膚的毫毛的合稱。
英skin and hair;
⒊ ?比喻表面的知識。
例略知皮毛。
英superficial knowledge;
引證解釋
⒈ ?禽獸的皮和毛的總稱。
引《周禮·天官·獸人》:“凡獸入於臘人,皮毛筋角,入於玉府。”
《后漢書·鮮卑傳》:“又有貂豽鼲子,皮毛柔蝡,故天下以為名裘。”
⒉ ?引申指皮裘。
引《莊子·讓王》:“冬日衣皮毛。”
⒊ ?人的皮膚和毛發(fā)。泛指人體的淺表部分。
引《素問·陰陽應(yīng)象大論》:“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膚,其次治筋脈。”
明 唐順之 《告病疏》:“不幸臣有狗馬之疾,往年秋冬之交,觸冒霜露,始自皮毛,轉(zhuǎn)客臟胃,浸淫閼鬱,壅而不散。”
⒋ ?比喻表面的、膚淺的東西。多指學(xué)識。
引宋 葉適 《王氏讀書堂》詩:“勉哉造其微,勿逐皮毛麤。”
清 袁枚 《隨園詩話》卷一:“今人未窺 韓 柳 門戶,而先掃 六朝 ;未得 李 杜 皮毛,而已輕 溫 李。”
清 陳天華 《警世鐘》:“及到庚子年鬧出了彌天的大禍,纔曉得一味守舊萬萬不可,稍稍行了些皮毛新政。”
國語辭典
皮毛[ pí máo ]
⒈ ?泛指帶毛的獸皮,可用來御寒。
引《莊子·讓王》:「冬日衣皮毛,夏日衣葛?。」
近外相
⒉ ?皮膚的毛孔。
引《黃帝內(nèi)經(jīng)素問·卷一〇·欬論》:「皮毛者,肺之合也。皮毛先受邪氣,邪氣以從其合也。」
⒊ ?比喻事物的外表或粗淺的知識。
引《文明小史·第四八回》:「金道臺道:『這不過皮毛上的議論,至于如何辦法,斷非我們臺面上數(shù)語所能了結(jié)。』」
英語fur, fur clothing, skin and hair, superficial, superficial knowledge
德語Fell (S)?, Pelz (S)?
法語fourrure, connaissances superficielles
相關(guān)成語
- shí shí時時
- wéi chí維持
- jiāng lí茳蘺
- shāng tóng商同
- chōng jī沖擊
- yǒu jī wù有機(jī)物
- zàn tíng暫停
- biāo dìng標(biāo)定
- líng gǎn靈感
- kě pà可怕
- àn suàn暗算
- fáng hù bō lí防護(hù)玻璃
- xiū fù修復(fù)
- bù bì不必
- gǎn dàng感蕩
- cǎo tú草圖
- yī nián shēng一年生
- mù lián目連
- dīng xiāng hè丁香褐
- yǐ jīng已經(jīng)
- fèn fèn bù píng憤憤不平
- dìng mìng bǎo定命寶
- yōu dǎ悠打
- qián zuò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