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蕩

詞語解釋
放蕩[ fàng dàng ]
⒈ ?任意妄為,淫樂放縱。
英dissolute; dissipated; debauch; indulge in;
⒉ ?行為不加檢點(diǎn)。
例放蕩不羈。
英unconventional;
引證解釋
⒈ ?放縱,不受約束。
引《漢書·東方朔傳》:“指意放蕩,頗復(fù)詼諧。”
宋 蘇軾 《謝王內(nèi)翰啟》:“欲求倜儻超拔之才,則懼其放蕩而至於無度。”
清 孫枝蔚 《哭吳后莊》詩:“我亦性放蕩,禮法非所長(zhǎng)。”
陶行知 《一個(gè)教師與家長(zhǎng)的答復(fù)》:“放蕩不是自由,因?yàn)榉攀幍娜耸亲隽怂接群玫呐`而不能自拔。”
⒉ ?指行為輕佻不檢點(diǎn)。
引曹禺 《日出》第一幕:“我知道你心里是說我有點(diǎn)太隨便,太不在乎。你大概有點(diǎn)疑心我很放蕩,是不是?”
⒊ ?猶浪游,浪跡。
引《西游記》第八十回:“若我 老孫,方五百年前大鬧天宮之時(shí),云游海角,放蕩天涯。”
清 戴名世 《<繆太翁遺稿>序》:“沅 少時(shí),好吟詩,欲放蕩山水間。”
行為不檢點(diǎn)。 《三國志·魏志·楊阜傳》:“誠宜思齊往古圣賢之善治,總觀季世放盪之惡政。”
國語辭典
放蕩[ fàng dàng ]
⒈ ?行為不加檢束。也作「放浪」。
引《三國志·卷一·魏書·武帝紀(jì)》:「太祖少機(jī)警,有權(quán)數(shù),而任俠放蕩,不治行業(yè),故世人未之奇也。」
近放浪 放縱 放肆 落拓 狂放 縱脫
反檢點(diǎn) 檢束 莊嚴(yán)
相關(guān)成語
- mǎn zú滿足
- diàn dōng佃東
- jiàng dī降低
- yǎn yǎn yī xī奄奄一息
- gù shì故事
- rì zhì日志
- dīng xiāng hé丁香核
- jiāng lì礓礫
- mǎ bā èr馬八二
- bèi lǐ被里
- cháng xiāng yù常香玉
- shè huì bǎo zhàng社會(huì)保障
- dì fāng zhì地方志
- qí dōng齊東
- huá guāng華光
- zuò xié作協(xié)
- méi shì沒事
- jiù mìng救命
- xíng xíng hǎo行行好
- wú jié zhì無節(jié)制
- shēng bīng聲兵
- qiān wàn千萬
- jié mù節(jié)目
- shí gǔ食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