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歲

詞語解釋
年歲[ nián suì ]
⒈ ?年紀(jì)。
例卿年事已多,氣力稍減。——《南史·虞荔傳》
英age;
⒉ ?年代。
例年歲之中。——[英]赫胥黎著、嚴(yán)復(fù)譯《天演論》
英age; time;
引證解釋
⒈ ?猶年月。歲,年。
引《楚辭·離騷》:“汩余若將不及兮,恐年歲之不吾與。”
南朝 宋 謝靈運 《鄰里相送至方山》詩:“資此永幽期,豈伊年歲別。”
明 劉基 《帝臺春》詞:“年歲促,歡去速,意易足,事難續(xù)。”
⒉ ?指年頭。
引葉紫 《豐收》:“春分奇冷,一定又是一個大水年歲。”
沙汀 《航線》:“這年歲,少開口啊!”
⒊ ?猶年成,年景。
引《墨子·七患》:“故時年歲善,則民仁且良;時年歲兇,則民吝且惡。”
《后漢書·魯恭傳》:“然從變改以來,年歲不熟,穀價常貴,人不寧安。”
《儒林外史》第一回:“年歲不好,柴米又貴。”
《中國歌謠資料·南社會飲歌》:“耕田園遇好年歲,收得麻,收得米,捕得鹿且多。”
⒋ ?年紀(jì)。
引《周禮·夏官·司士》:“辨其年歲,與其貴賤。”
賈公彥 疏:“知羣臣在任及年齒多少也。”
宋 沉作喆 《寓簡》卷十:“見人家后房或北里娼女多隱諱年歲,往往不肯出二十以上。”
康濯 《春種秋收·災(zāi)難的明天》:“兒子并且怕他娘,也覺得應(yīng)該體貼他娘,不敢逼著上了年歲的老太婆逃出去拼死活。”
國語辭典
年歲[ nián suì ]
⒈ ?年齡、年紀(jì)。
引《周禮·夏官·司士》:「辨其年歲、與其貴賤。」
《楚辭·屈原·離騷》:「汩余若將不及兮,恐年歲之不吾與。」
近年齡 年紀(jì) 年齒 年事
⒉ ?農(nóng)作物歲收的狀況。
引《漢書·卷六·武帝紀(jì)》:「朕甚念年歲未咸登,飭躬齋戒。」
《儒林外史·第一回》:「年歲不好,柴米又貴。」
相關(guān)成語
- ǒu jiā嘔家
- jù zuò jiā劇作家
- hǎo shēng hǎo qì好聲好氣
- jīn sè jiè金色界
- sān guó yǎn yì三國演義
- lóng zhū龍珠
- gān diǎn干點
- lǐ shì理事
- tǔ huà土話
- tiáo jiě調(diào)解
- jiào xué dà gāng教學(xué)大綱
- tiān é天鵝
- chá zhào察照
- zào jiǎ造假
- nèi qiē yuán內(nèi)切圓
- gē shǒu歌手
- yǎn liàn演練
- dīng xiāng hè丁香褐
- mìng dèng命鐙
- shǒu jī guān手機(jī)關(guān)
- rén shān rén hǎi人山人海
- jūn zhǔ君主
- bù píng不平
- róu hé糅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