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察

詞語解釋
省察[ xǐng chá ]
⒈ ?反省檢查自己。
英examine oneself critically; examine one's thought and conduct;
引證解釋
⒈ ?審察;仔細(xì)考察。
引《楚辭·九章·惜往日》:“弗省察而按實(shí)兮,聽讒人之虛辭。”
《史記·吳王濞列傳》:“陛下多病失志,不能省察。”
宋 蘇轍 《論用臺(tái)諫札子》:“惟陛下留神省察,無忽臣言,則社稷之福也。”
清 昭槤 《嘯亭雜錄·魁制府》:“公至營(yíng)宣諭畢, 勒公 即就逮,合營(yíng)訴其寃抑,乞公代奏,公毫不省察,故人心渙散,不復(fù)為其所用。”
⒉ ?檢查;內(nèi)省。
引宋 蘇軾 《黃州安國(guó)寺記》:“間一二日輒焚香默坐,深自省察,則物我相忘,身心皆空。”
明 王守仁 《傳習(xí)錄》卷上:“古人所以既説一個(gè)知,又説一個(gè)行者,只為世間有一種人,懵懵懂懂的任意去做,全不解思維省察也。”
魯迅 《<三閑集>序言》:“其實(shí)呢,我自己省察,無論在小說中,在短評(píng)中,并無主張將青年來‘殺,殺,殺’的痕跡,也沒有懷著這樣的心思。”
國(guó)語辭典
省察[ xǐng chá ]
⒈ ?審察。
引《楚辭·屈原·九章·惜往日》:「弗省察而按實(shí)兮,聽讒人之虛辭。」
《漢書·卷八五·谷永傳》:「唯陛下省察熟念,厚為宗廟計(jì)。」
⒉ ?內(nèi)省。
引宋·蘇軾〈黃州安國(guó)寺記〉:「間一二日,輒往焚香默坐,深自省察,則物我相忘,身心皆空。」
近省檢
英語to examine, to cast a critical eye over (especially in the context of introspection)?
德語sich kritisch prüfen (V)?
相關(guān)成語
- yí jū夷居
- shēng zhàng聲障
- jiāng lí茳蘺
- bǎi shòu百獸
- zhí tǐng tǐng直挺挺
- wēn xīn溫馨
- sù mìng宿命
- jiǎng shǎng獎(jiǎng)賞
- xīng guó興國(guó)
- xīn yuàn心愿
- guǐ mù cài鬼目菜
- kuàng shí礦石
- liú xíng流行
- dà yì大義
- zì rán ér rán自然而然
- zhū mù朱木
- dān sè guāng單色光
- rén yún yì yún人云亦云
- zì qī qī rén自欺欺人
- zhǔ lì jiàn主力艦
- yī hào一號(hào)
- shēn wài身外
- yì cǎo qí huā異草奇花
- xíng jǐng刑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