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張子正觀察溪風亭
題張子正觀察溪風亭。宋代。郭仲荀。 廣岸流波遠,清飚襟袖開。登臨忘畏景,宴息絕纖埃。逐渡輕云去,零空細雨來。斯亭不受暑,歸客意裴回。
[宋代]:郭仲荀
廣岸流波遠,清飚襟袖開。
登臨忘畏景,宴息絕纖埃。
逐渡輕云去,零空細雨來。
斯亭不受暑,歸客意裴回。
廣岸流波遠,清飚襟袖開。
登臨忘畏景,宴息絕纖埃。
逐渡輕雲去,零空細雨來。
斯亭不受暑,歸客意裴回。
唐代·郭仲荀的簡介
郭仲荀(?~一一四五),字傳師,洛陽(今屬河南)人。高宗建炎三年(一一二九),以殿前副都指揮使為兩浙宣撫副使守越州(《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二九)。紹興三年(一一三三),為檢校少保,知明州。五年,為檢校少傅,提舉太平觀。九年,遷太尉,充東京同留守。十年,知鎮江府。十五年,卒于臺州(同上書卷一八五)。今錄詩三首。
...〔
? 郭仲荀的詩(3篇) 〕
宋代:
彭汝礪
雪輕不自持,風急更相借。仙人集蓬島,鴻鵠云中下。
飛騰障空虛,細碎穿隙罅。光明入幽室,晃耀不知夜。
雪輕不自持,風急更相借。仙人集蓬島,鴻鵠雲中下。
飛騰障空虛,細碎穿隙罅。光明入幽室,晃耀不知夜。
宋代:
王十朋
路入剡山腰,風生玉川腋。孤亭物外高,雙溪眼中碧。
山僧作亭知幾春,賞音端怕逢詩人。自從妙語發丘壑,遂使絕境多蹄輪。
路入剡山腰,風生玉川腋。孤亭物外高,雙溪眼中碧。
山僧作亭知幾春,賞音端怕逢詩人。自從妙語發丘壑,遂使絕境多蹄輪。
宋代:
張耒
心悸西江浪似山,眼明僧舍一窗閑。
從今要見廬山面,畫作屏風靜處看。
心悸西江浪似山,眼明僧舍一窗閑。
從今要見廬山面,畫作屏風靜處看。
:
劉摰
水落溪橋霜未寒,岡林平淺是西山。路穿峭茜青蔥底,寺在崎嶇屈曲間。
水落溪橋霜未寒,岡林平淺是西山。路穿峭茜青蔥底,寺在崎嶇屈曲間。
近代:
周岸登
絮云翳日,煙柳斷腸,羈游怕尋芳路。徐步青溪,不見春波照窺戶。
愁紅舞,哀燕語。漫笑我、老懷空負。念佳麗,藉甚當年,懺情無緒。
絮雲翳日,煙柳斷腸,羈遊怕尋芳路。徐步青溪,不見春波照窺戶。
愁紅舞,哀燕語。漫笑我、老懷空負。念佳麗,藉甚當年,懺情無緒。
明代:
吳璉
兒孫生計薄,辟地種杉松。伐樹深勞念,誅茅亦費工。
清清怡望眼,小小寄吟蹤。直待成梁棟,時方記老翁。
兒孫生計薄,辟地種杉松。伐樹深勞念,誅茅亦費工。
清清怡望眼,小小寄吟蹤。直待成梁棟,時方記老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