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意詩 其九 瀟湘水云
琴意詩 其九 瀟湘水云。清代。張梁。 瀟湘之水清且深,上下一碧涵古今。白云在天亦在水,瀰漫滉瀁連江潯。九疑之山相縈帶,虞帝于此曾登臨。松杉榕栝百圍大,望之不見愁人心。昔日筑臺賦八景,此景未聞入歌吟。風排浪涌散還聚,月射波翻晴復陰。涓涓細籟漱幽壑,浩浩洪濤揚遠岑。水鳥風帆互出沒,玉沙錦石空浮沈。豈無澄明好天氣,倏忽變換不可尋。張衡《四愁》愁未已,劉向《九嘆》嘆難禁。我目未睹耳則聞,三尺六寸徽黃金。永嘉郭君制此曲,遙和騷人千載音。
[清代]:張梁
瀟湘之水清且深,上下一碧涵古今。白云在天亦在水,瀰漫滉瀁連江潯。
九疑之山相縈帶,虞帝于此曾登臨。松杉榕栝百圍大,望之不見愁人心。
昔日筑臺賦八景,此景未聞入歌吟。風排浪涌散還聚,月射波翻晴復陰。
涓涓細籟漱幽壑,浩浩洪濤揚遠岑。水鳥風帆互出沒,玉沙錦石空浮沈。
豈無澄明好天氣,倏忽變換不可尋。張衡《四愁》愁未已,劉向《九嘆》嘆難禁。
我目未睹耳則聞,三尺六寸徽黃金。永嘉郭君制此曲,遙和騷人千載音。
瀟湘之水清且深,上下一碧涵古今。白雲在天亦在水,瀰漫滉瀁連江潯。
九疑之山相縈帶,虞帝于此曾登臨。松杉榕栝百圍大,望之不見愁人心。
昔日築臺賦八景,此景未聞入歌吟。風排浪湧散還聚,月射波翻晴複陰。
涓涓細籟漱幽壑,浩浩洪濤揚遠岑。水鳥風帆互出沒,玉沙錦石空浮沈。
豈無澄明好天氣,倏忽變換不可尋。張衡《四愁》愁未已,劉向《九歎》歎難禁。
我目未睹耳則聞,三尺六寸徽黃金。永嘉郭君制此曲,遙和騷人千載音。
唐代·張梁的簡介
江蘇婁縣人,字大木,一字奕山,自號幻花居士。康熙五十二年進士,充武英殿纂修官。后乞假歸,不再仕進。與友朋以詩酒為樂。工琴。有《澹吟樓詩鈔》、《幻花庵詞鈔》。
...〔
? 張梁的詩(13篇) 〕
元代:
黃公望
遠望云山隔秋水,近看古木擁陂陀。居然相對六君子,正直特立無偏頗。
遠望雲山隔秋水,近看古木擁陂陀。居然相對六君子,正直特立無偏頗。
清代:
沈光文
生平未了志,每每托逃禪。不遂清時適,聊耽野趣偏。
遠鐘留夜月,寒雨靜江天。拯渙方乘木,才弘利涉川。
生平未了志,每每托逃禪。不遂清時適,聊耽野趣偏。
遠鐘留夜月,寒雨靜江天。拯渙方乘木,才弘利涉川。
明代:
顧清
仙人乘槎南海去,祖席燕市已分冰。把贈金陵半輪月,為君隨處掃炎蒸。
仙人乘槎南海去,祖席燕市已分冰。把贈金陵半輪月,為君隨處掃炎蒸。
清代:
司炳煃
張君好游復好奇,逍遙不受名利羈。東行泰岱西咸池,凌跨三湘吊九嶷。
繭足不遺蠻與夷,直到吾黔羅甸之邊陲。紅崖山石如猊獅,紅崖文字如龍夔。
張君好遊複好奇,逍遙不受名利羈。東行泰岱西鹹池,淩跨三湘吊九嶷。
繭足不遺蠻與夷,直到吾黔羅甸之邊陲。紅崖山石如猊獅,紅崖文字如龍夔。
元代:
德祥
顏顏白發人,窄窄黃茅屋。田園不愿多,衣食聊自足。
狂來溪上行,長歌飲溪綠。家藏一束書,懶教兒孫讀。
顔顔白發人,窄窄黃茅屋。田園不願多,衣食聊自足。
狂來溪上行,長歌飲溪綠。家藏一束書,懶教兒孫讀。
清代:
顧炎武
大海天之東,其處有黃金之宮,上界帝子居其中。
欲往從之,水波雷駭。幾望見之,以風為解。徐福至彼,止王不來。
大海天之東,其處有黃金之宮,上界帝子居其中。
欲往從之,水波雷駭。幾望見之,以風為解。徐福至彼,止王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