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江仙(賞芙蓉)
臨江仙(賞芙蓉)。宋代。趙彥端。 十載長安桃李夢,年來鏡凈塵空。忽傳彩筆小箋紅。滿懷秋思,傾倒為芙蓉。莫恨霜濃開較晚,尊前元有春風。酣嬌肯為別人容。試攜銀燭,斜照綠波中。
[宋代]:趙彥端
十載長安桃李夢,年來鏡凈塵空。忽傳彩筆小箋紅。滿懷秋思,傾倒為芙蓉。
莫恨霜濃開較晚,尊前元有春風。酣嬌肯為別人容。試攜銀燭,斜照綠波中。
十載長安桃李夢,年來鏡淨塵空。忽傳彩筆小箋紅。滿懷秋思,傾倒為芙蓉。
莫恨霜濃開較晚,尊前元有春風。酣嬌肯為別人容。試攜銀燭,斜照綠波中。
唐代·趙彥端的簡介
趙彥端(1121~1175)字德莊,號介庵,汴人。生卒年均不詳,約宋高宗紹興末前后在世。工為詞,嘗賦西湖謁金門詞,有“波底夕陽紅濕”之句。高宗喜曰:“我家裹人也會作此”!……"乾道、淳熙間,(公元一一七四年前后)以直寶文閣知建寧府。終左司郎官。彥端詞以婉約纖秾勝,有介庵詞四卷,及介庵集十卷,外集三卷,均《宋史藝文志》并行于世。
...〔
? 趙彥端的詩(196篇) 〕
:
劉崧
故人東去維揚日,學士親題送別詩。一代風流嗟已矣,十年漂泊更何之。
久傳大府承簪筆,猶滯滄江理釣絲。寂寞舊游臨汝曲,秋風雕鶚起遐思。
故人東去維揚日,學士親題送別詩。一代風流嗟已矣,十年漂泊更何之。
久傳大府承簪筆,猶滯滄江理釣絲。寂寞舊遊臨汝曲,秋風雕鶚起遐思。
宋代:
張玉娘
淑氣回春雪漸融,星河天上一宵通。芙蕖萬點交秋月,鼓角三更度曉風。
燭影暈迷光綽約,簾環(huán)聲徹佩玲瓏。不妨鳥篆留仙跡,鳳輦殷勤出紫宮。
淑氣回春雪漸融,星河天上一宵通。芙蕖萬點交秋月,鼓角三更度曉風。
燭影暈迷光綽約,簾環(huán)聲徹佩玲瓏。不妨鳥篆留仙跡,鳳輦殷勤出紫宮。
宋代:
張栻
江湖漫浪歲年晚,雖有梅花誰寄遠。
城中可人獨吳郎,不惜日力供往返。
江湖漫浪歲年晚,雖有梅花誰寄遠。
城中可人獨吳郎,不惜日力供往返。
唐代:
李端
追涼尋寶剎,畏日望璇題。臥草同鴛侶,臨池似虎溪。
樹閑人跡外,山晚鳥行西。若問無心法,蓮花隔淤泥。
追涼尋寶剎,畏日望璇題。臥草同鴛侶,臨池似虎溪。
樹閑人跡外,山晚鳥行西。若問無心法,蓮花隔淤泥。
宋代:
劉筠
豪家抱甕擅風流,更燎薰爐白雪樓。
魯筆休分科斗字,蜀都且換鹔鹴裘。
豪家抱甕擅風流,更燎薰爐白雪樓。
魯筆休分科鬥字,蜀都且換鹔鹴裘。
清代:
沙元炳
滿面英靈氣。有平生、撐腸拄腹,五千文字。讀破詩書兼讀律,打疊通何再世。
奈舉目、河山都異。論語為薪玄覆瓿,莽乾坤、那有經(jīng)生事。
滿面英靈氣。有平生、撐腸拄腹,五千文字。讀破詩書兼讀律,打疊通何再世。
奈舉目、河山都異。論語為薪玄覆瓿,莽乾坤、那有經(jīng)生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