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拜瞻先慈遺像
端午拜瞻先慈遺像。明代。林大欽。 吾親此世隔,過位恍然疑。生時蒙訓育,沒后空馀思。蕭條堂幾在,冥漠丹青垂。典型歸何處,游魂或在斯。蘋藻申時章,歲月共辛悲。悠悠天地幽,神德終不虧。軒車乘云螭,永與造化期。
[明代]:林大欽
吾親此世隔,過位恍然疑。生時蒙訓育,沒后空馀思。
蕭條堂幾在,冥漠丹青垂。典型歸何處,游魂或在斯。
蘋藻申時章,歲月共辛悲。悠悠天地幽,神德終不虧。
軒車乘云螭,永與造化期。
吾親此世隔,過位恍然疑。生時蒙訓育,沒後空馀思。
蕭條堂幾在,冥漠丹青垂。典型歸何處,遊魂或在斯。
蘋藻申時章,歲月共辛悲。悠悠天地幽,神德終不虧。
軒車乘雲螭,永與造化期。
唐代·林大欽的簡介
林大欽(一五一一—一五四五),字敬夫,號東莆、毅齋,海陽(今潮州)人。明世宗嘉靖十年(一五三一)應鄉試,十一年(一五三二)狀元及第。授翰林院修撰,目睹權臣跋扈,無意仕進,以母老乞歸。筑室以聚族人,結講堂華嚴山,與鄉中子弟講貫六經。海內名流王龍溪、羅念庵、唐荊川及同郡翁東涯、薛中離時相與書言學問之意,獨大欽刊落聞見,能于隱微處著力修存。優游典籍,怡情山水,為詩蕭然自得。著有《東莆集》。清康熙《潮州府志》卷九上、清溫汝能纂《粵東詩?!肪矶?、清道光《廣東通志》卷二九四有傳。
...〔
? 林大欽的詩(254篇) 〕
清代:
牛燾
君不見,東坡調水傳佳話,全憑清濁分流派。甘美香冽天一生,沁人詩骨清人肺。
又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石水斗泥資灌溉。有時汲之供烹啜,不聞飲者比沆瀣。
君不見,東坡調水傳佳話,全憑清濁分流派。甘美香冽天一生,沁人詩骨清人肺。
又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石水鬥泥資灌溉。有時汲之供烹啜,不聞飲者比沆瀣。
元代:
凌云翰
敬吊先生落照中,紙煙銷盡酒樽空。牛羊上壟無人管,豈為當時面發紅。
敬吊先生落照中,紙煙銷盡酒樽空。牛羊上壟無人管,豈為當時面發紅。
唐代:
李山甫
國東王氣凝蒲關,樓臺帖出晴空間。紫煙橫捧大舜廟,
黃河直打中條山。地鎖咽喉千古壯,風傳歌吹萬家閑。
來來去去身依舊,未及潘年鬢已斑。
國東王氣凝蒲關,樓臺帖出晴空間。紫煙橫捧大舜廟,
黃河直打中條山。地鎖咽喉千古壯,風傳歌吹萬家閑。
來來去去身依舊,未及潘年鬢已斑。
唐代:
王維
君心尚棲隱,久欲傍歸路。在朝每為言,解印果成趣。
晨雞鳴鄰里,群動從所務。農夫行餉田,閨妾起縫素。
君心尚棲隱,久欲傍歸路。在朝每為言,解印果成趣。
晨雞鳴鄰裡,群動從所務。農夫行餉田,閨妾起縫素。
宋代:
袁燮
何人題作一靈山,千古佳名不可刊。
欲識此聲非浪得,試于高處一憑欄。
何人題作一靈山,千古佳名不可刊。
欲識此聲非浪得,試于高處一憑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