遣病(自此通州后作)
遣病(自此通州后作)。唐代。元稹。 自古誰不死,不復記其名。今年京城內,死者老少并。獨孤才四十,仕宦方榮榮。李三三十九,登朝有清聲。趙昌八十馀,三擁大將旌。為生信異異,之死同冥冥。其家哭泣愛,一一無異情。其類嗟嘆惜,各各無重輕。萬齡龜菌等,一死天地平。以此方我病,我病何足驚。借如今日死,亦足了一生。借使到百年,不知何所成。況我早師佛,屋宅此身形。舍彼復就此,去留何所縈。前身為過跡,來世即前程。但念行不息,豈憂無路行。蛻骨龍不死,蛻皮蟬自鳴。胡為神蛻體,此道人不明。持謝愛朋友,寄之仁弟兄。吟此可達觀,世言何足聽。
[唐代]:元稹
自古誰不死,不復記其名。今年京城內,死者老少并。
獨孤才四十,仕宦方榮榮。李三三十九,登朝有清聲。
趙昌八十馀,三擁大將旌。為生信異異,之死同冥冥。
其家哭泣愛,一一無異情。其類嗟嘆惜,各各無重輕。
萬齡龜菌等,一死天地平。以此方我病,我病何足驚。
借如今日死,亦足了一生。借使到百年,不知何所成。
況我早師佛,屋宅此身形。舍彼復就此,去留何所縈。
前身為過跡,來世即前程。但念行不息,豈憂無路行。
蛻骨龍不死,蛻皮蟬自鳴。胡為神蛻體,此道人不明。
持謝愛朋友,寄之仁弟兄。吟此可達觀,世言何足聽。
自古誰不死,不複記其名。今年京城內,死者老少并。
獨孤才四十,仕宦方榮榮。李三三十九,登朝有清聲。
趙昌八十馀,三擁大將旌。為生信異異,之死同冥冥。
其家哭泣愛,一一無異情。其類嗟歎惜,各各無重輕。
萬齡龜菌等,一死天地平。以此方我病,我病何足驚。
借如今日死,亦足了一生。借使到百年,不知何所成。
況我早師佛,屋宅此身形。舍彼複就此,去留何所縈。
前身為過跡,來世即前程。但念行不息,豈憂無路行。
蛻骨龍不死,蛻皮蟬自鳴。胡為神蛻體,此道人不明。
持謝愛朋友,寄之仁弟兄。吟此可達觀,世言何足聽。
唐代·元稹的簡介
元稹(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歷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字微之,別字威明,唐洛陽人(今河南洛陽)。父元寬,母鄭氏。為北魏宗室鮮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孫。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樂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稱“元白”。
...〔
? 元稹的詩(562篇) 〕
明代:
鄭學醇
文若家聲自朗陵,當涂世裔是曹騰。崎嶇河朔相從意,四百年間又廢興。
文若家聲自朗陵,當塗世裔是曹騰。崎嶇河朔相從意,四百年間又廢興。
宋代:
畢仲游
北極回天象,西陵法帝居。松門黃道直,帳殿紫宸虛。
宴罷千秋節,哀纏六尺輿。御詩兼手詔,新見睿思書。
北極回天象,西陵法帝居。松門黃道直,帳殿紫宸虛。
宴罷千秋節,哀纏六尺輿。禦詩兼手詔,新見睿思書。
宋代:
釋寶曇
故山馀地亦嶙峋,中有掖垣梧十尋。
自是萬金醫國少,人皆三事望公深。
故山馀地亦嶙峋,中有掖垣梧十尋。
自是萬金醫國少,人皆三事望公深。
宋代:
張侃
達人胸次與天寬,到處浮家得細看。滿盌莼絲浮碧色,不妨邀客話儒酸。
達人胸次與天寬,到處浮家得細看。滿盌莼絲浮碧色,不妨邀客話儒酸。
明代:
鄭真
水郭人家處處幽,太平久已息邊籌。箜篌曲奏虹橋月,刁斗聲傳雉堞秋。
展席恍驚珠露滴,據床遙指玉繩流。封書欲寄南飛雁,翠竹窗西人正愁。
水郭人家處處幽,太平久已息邊籌。箜篌曲奏虹橋月,刁鬥聲傳雉堞秋。
展席恍驚珠露滴,據床遙指玉繩流。封書欲寄南飛雁,翠竹窗西人正愁。
:
多隆阿
村邊古木綠陰交,已老榆錢匝地拋。草醉濃煙鳩喚雨,泥黏落絮燕營巢。
懶過韨井嫌塵擾,靜閉齋門待客敲。何處風箏游線斷,翩翩落上杏花梢。
村邊古木綠陰交,已老榆錢匝地拋。草醉濃煙鳩喚雨,泥黏落絮燕營巢。
懶過韨井嫌塵擾,靜閉齋門待客敲。何處風箏遊線斷,翩翩落上杏花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