燭影搖紅
燭影搖紅。宋代。張炎。 二三友行歌云舞繡中,亦清時之可樂,以詞寫之。舟艤鷗波,訪鄰尋里愁都散。老來猶似柳風流,先露看花眼。閑把花枝試揀。笑盈盈,和香待翦。也應回首,紫曲門荒,當年游慣。簫鼓黃昏,動人心處情無限。錦街不甚月明多,早已驕塵滿。才過風柔夜暖。漸迤邐、芳程遞趲。向西湖去,那里人家,依然鶯燕。
[宋代]:張炎
二三友行歌云舞繡中,亦清時之可樂,以詞寫之。
舟艤鷗波,訪鄰尋里愁都散。老來猶似柳風流,先露看花眼。閑把花枝試揀。笑盈盈,和香待翦。也應回首,紫曲門荒,當年游慣。
簫鼓黃昏,動人心處情無限。錦街不甚月明多,早已驕塵滿。才過風柔夜暖。漸迤邐、芳程遞趲。向西湖去,那里人家,依然鶯燕。
二三友行歌雲舞繡中,亦清時之可樂,以詞寫之。
舟艤鷗波,訪鄰尋裡愁都散。老來猶似柳風流,先露看花眼。閑把花枝試揀。笑盈盈,和香待翦。也應回首,紫曲門荒,當年遊慣。
簫鼓黃昏,動人心處情無限。錦街不甚月明多,早已驕塵滿。才過風柔夜暖。漸迤邐、芳程遞趲。向西湖去,那裡人家,依然鶯燕。
唐代·張炎的簡介
張炎(1248年-1320年),字叔夏,號玉田,晚年號樂笑翁。祖籍陜西鳳翔。六世祖張俊,宋朝著名將領。父張樞,“西湖吟社”重要成員,妙解音律,與著名詞人周密相交。張炎是勛貴之后,前半生居于臨安,生活優裕,而宋亡以后則家道中落,晚年漂泊落拓。著有《山中白云詞》,存詞302首。張炎另一重要的貢獻在于創作了中國最早的詞論專著《詞源》,總結整理了宋末雅詞一派的主要藝術思想與成就,其中以“清空”,“騷雅”為主要主張。
...〔
? 張炎的詩(306篇) 〕
宋代:
史浩
躡屩擔簦不厭頻,治安有策上嚴宸。朝為逆旅馬助教,暮作南昌梅子真。
豈是天教亡寸祿,祇應身欲到三神。從今遂泯凌云氣,掛劍寒松淚滿巾。
躡屩擔簦不厭頻,治安有策上嚴宸。朝為逆旅馬助教,暮作南昌梅子真。
豈是天教亡寸祿,祇應身欲到三神。從今遂泯淩雲氣,掛劍寒松淚滿巾。
清代:
戴亨
書齋西數武,別有遠塵天。芒履偶然到,滄洲久自專。
藤蘿垂暮雨,桑柘起疏煙。景色新秋近,輕涼亦可憐。
書齋西數武,別有遠塵天。芒履偶然到,滄洲久自專。
藤蘿垂暮雨,桑柘起疏煙。景色新秋近,輕涼亦可憐。
宋代:
劉瀾
向陽看未足。更露立闌干,日高人獨。江空佩鳴玉。問煙鬟霞臉,為誰膏沐。情間景淑。嫁東風、無媒自卜。鳳臺高,貪伴吹笙,驚下九天霜鵠。紅蹙。花開不到,杜老溪壯,已公茅屋。山城水國。歡易斷,夢難續。記年時馬上,人酣花醉,樂奏開元舊曲。夜歸來,駕錦漫天,絳紗萬燭。
向陽看未足。更露立闌幹,日高人獨。江空佩鳴玉。問煙鬟霞臉,為誰膏沐。情間景淑。嫁東風、無媒自蔔。鳳臺高,貪伴吹笙,驚下九天霜鵠。紅蹙。花開不到,杜老溪壯,已公茅屋。山城水國。歡易斷,夢難續。記年時馬上,人酣花醉,樂奏開元舊曲。夜歸來,駕錦漫天,絳紗萬燭。
明代:
邊貢
公昔較我藝,弱冠舉于鄉。公子復青年,探花冠群芳。
浩蕩云中衢,接羽相翱翔。思公不可見,斷絕我中腸。
公昔較我藝,弱冠舉于鄉。公子複青年,探花冠群芳。
浩蕩雲中衢,接羽相翺翔。思公不可見,斷絕我中腸。
清代:
沈光文
生平未了志,每每托逃禪。不遂清時適,聊耽野趣偏。
遠鐘留夜月,寒雨靜江天。拯渙方乘木,才弘利涉川。
生平未了志,每每托逃禪。不遂清時適,聊耽野趣偏。
遠鐘留夜月,寒雨靜江天。拯渙方乘木,才弘利涉川。
宋代:
蘇泂
兩山正作修眉綠,一水猶如疋練橫。
竟日書窗覽今古,幾年人世少豪英。
兩山正作修眉綠,一水猶如疋練橫。
竟日書窗覽今古,幾年人世少豪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