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理安寺
游理安寺。宋代。張洵。 群山抱一寺,深窈絕塵跡。秋桂初著花,引入游山屐。妙香散諸天,涼飆響林樾。迤邐度前嶺,谷邃徑逾窄。一亭當寺門,四顧但松柏。日色冷不光,萬樹并一碧。小憩籟俱靜,前行境尤寂。緬懷伏虎師,于此昔棲宅。法雨清泉飛,松巔高閣辟。試登古剎頂,已據群峰脊。山深秋氣肅,地蓊云陰積。憑闌一以眺,蒼然澹心魄。潺潺溪自流,黯黯日將夕。扶藜獨下山,又作塵中客。
[宋代]:張洵
群山抱一寺,深窈絕塵跡。秋桂初著花,引入游山屐。
妙香散諸天,涼飆響林樾。迤邐度前嶺,谷邃徑逾窄。
一亭當寺門,四顧但松柏。日色冷不光,萬樹并一碧。
小憩籟俱靜,前行境尤寂。緬懷伏虎師,于此昔棲宅。
法雨清泉飛,松巔高閣辟。試登古剎頂,已據群峰脊。
山深秋氣肅,地蓊云陰積。憑闌一以眺,蒼然澹心魄。
潺潺溪自流,黯黯日將夕。扶藜獨下山,又作塵中客。
群山抱一寺,深窈絕塵跡。秋桂初著花,引入遊山屐。
妙香散諸天,涼飆響林樾。迤邐度前嶺,谷邃徑逾窄。
一亭當寺門,四顧但松柏。日色冷不光,萬樹并一碧。
小憩籟俱靜,前行境尤寂。緬懷伏虎師,于此昔棲宅。
法雨清泉飛,松巔高閣辟。試登古剎頂,已據群峰脊。
山深秋氣肅,地蓊雲陰積。憑闌一以眺,蒼然澹心魄。
潺潺溪自流,黯黯日將夕。扶藜獨下山,又作塵中客。
唐代·張洵的簡介
張洵,字仁仲,浚儀(今河南開封)人。徽宗宣和間官廣南西路提點刑獄。臨桂屏風山、冷水巖、棲霞洞有宣和六年(一一二四)八月題名。事見清嘉慶《廣西通志》卷二二○。
...〔
? 張洵的詩(9篇) 〕
清代:
何士循
平野麗晴暉,春風扇和淑。岡巒界晝明,山樹雜紅綠。
遙聞村鼓喧,近視兒衣簇。新年幸無事,對之悅心目。
平野麗晴暉,春風扇和淑。岡巒界晝明,山樹雜紅綠。
遙聞村鼓喧,近視兒衣簇。新年幸無事,對之悅心目。
近代:
張爾田
太液澄波,愁紅換了,敗荷零露。涼蟬起舞。自窺人,耿無語。
看花長記經游地,但衰淚、風前幾縷。悵哀鴻唳角,天涯殘夢,曠望何許。
太液澄波,愁紅換了,敗荷零露。涼蟬起舞。自窺人,耿無語。
看花長記經遊地,但衰淚、風前幾縷。悵哀鴻唳角,天涯殘夢,曠望何許。
:
鄭惠真
琵琶撥盡昭君泣,蘆葉吹殘蔡琰啼。
歸見林逋煩說似,唐僧三藏入天西。
琵琶撥盡昭君泣,蘆葉吹殘蔡琰啼。
歸見林逋煩說似,唐僧三藏入天西。
清代:
屈大均
當年設帨雁門關,代北諸軍盡解顏。共道榆林飛將種,明駝莫載木蘭還。
當年設帨雁門關,代北諸軍盡解顔。共道榆林飛將種,明駝莫載木蘭還。
元代:
胡天游
昔我之來柳依依,今我之別山川落葉聲離離。停杯撫劍不能別,此別不飲將何如。
長魚橫盤尾如帚,六龍行炙膳夫手。我自長歌子有酒,男兒快意三百杯。
昔我之來柳依依,今我之別山川落葉聲離離。停杯撫劍不能別,此別不飲將何如。
長魚橫盤尾如帚,六龍行炙膳夫手。我自長歌子有酒,男兒快意三百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