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鶴樓
黃鶴樓。宋代。張顒。 崔顥題詩在上頭,登臨何必更冥搜。樓前黃鶴不重見,檻外長江空自流。萬頃煙云連夢澤,一川風景借西州。
[宋代]:張顒
崔顥題詩在上頭,登臨何必更冥搜。
樓前黃鶴不重見,檻外長江空自流。
萬頃煙云連夢澤,一川風景借西州。
崔顥題詩在上頭,登臨何必更冥搜。
樓前黃鶴不重見,檻外長江空自流。
萬頃煙雲連夢澤,一川風景借西州。
唐代·張顒的簡介
張颙,桃源(今屬湖南)人。仁宗慶歷六年(一○四六)進士(明嘉靖《常德府志》卷一六)。嘉祐六年(一○六一),為江南東路轉運使(《沈氏三先生文集·長興集》卷二一《萬春圩圖記》)。神宗熙寧三年(一○七○),以湖南路轉運使知鄂州(《續資治通鑒長編》卷二一五)。
...〔
? 張顒的詩(2篇) 〕
:
陳振家
腹有文章值幾文,長纓閑置笑終軍。南來早定由天意,且牧青山與白云。
腹有文章值幾文,長纓閑置笑終軍。南來早定由天意,且牧青山與白雲。
明代:
陸粲
分司冠動神羊影,江渚舟沖白鷺群。見說武昌風日好,楚王宮殿藹晴云。
分司冠動神羊影,江渚舟沖白鷺群。見說武昌風日好,楚王宮殿藹晴雲。
清代:
鐘駿聲
好風如縷月如圭,破曉乘軺西復西。野漲忽迷三里渡,村謳猶唱六郎堤。
一鞭古驛尋沙遠,幾樹垂楊映水低。稍喜紅曦猶未透,趁涼且自過前溪。
好風如縷月如圭,破曉乘軺西複西。野漲忽迷三裡渡,村謳猶唱六郎堤。
一鞭古驛尋沙遠,幾樹垂楊映水低。稍喜紅曦猶未透,趁涼且自過前溪。
:
劉崧
故人東去維揚日,學士親題送別詩。一代風流嗟已矣,十年漂泊更何之。
久傳大府承簪筆,猶滯滄江理釣絲。寂寞舊游臨汝曲,秋風雕鶚起遐思。
故人東去維揚日,學士親題送別詩。一代風流嗟已矣,十年漂泊更何之。
久傳大府承簪筆,猶滯滄江理釣絲。寂寞舊遊臨汝曲,秋風雕鶚起遐思。
明代:
王樵
西對三茅意自閒,誰知湖外有青山。小樓堪筑平沙上,兩面回看興未闌。
西對三茅意自閒,誰知湖外有青山。小樓堪築平沙上,兩面回看興未闌。
清代:
吳曾徯
塵界何人悟太空,飛鴻回首影匆匆。三千歸路愁吟里,九十春光客夢中。
黯淡黃沙昏落照,蕭騷綠葦戰遙風。閒亭借此聊清睡,一任回來鬢發蓬。
塵界何人悟太空,飛鴻回首影匆匆。三千歸路愁吟裡,九十春光客夢中。
黯淡黃沙昏落照,蕭騷綠葦戰遙風。閒亭借此聊清睡,一任回來鬢發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