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龍吟·被公驚倒瓢泉
水龍吟·被公驚倒瓢泉。宋代。辛棄疾。 被公驚倒瓢泉,倒流三峽詞源瀉。長安紙貴,流傳一字,千金爭舍。割肉懷歸,先生自笑,又何廉也。但銜杯莫問,人間豈有,如孺子、長貧者。誰識稼軒心事,似風乎、舞雩之下。回頭落日,蒼茫萬里,塵埃野馬。更想隆中,臥龍千尺,高吟才罷。倩何人與問,雷鳴瓦釜,甚黃鍾啞。
[宋代]:辛棄疾
被公驚倒瓢泉,倒流三峽詞源瀉。長安紙貴,流傳一字,千金爭舍。割肉懷歸,先生自笑,又何廉也。但銜杯莫問,人間豈有,如孺子、長貧者。誰識稼軒心事,似風乎、舞雩之下。回頭落日,蒼茫萬里,塵埃野馬。更想隆中,臥龍千尺,高吟才罷。倩何人與問,雷鳴瓦釜,甚黃鍾啞。
被公驚倒瓢泉,倒流三峽詞源瀉。長安紙貴,流傳一字,千金爭舍。割肉懷歸,先生自笑,又何廉也。但銜杯莫問,人間豈有,如孺子、長貧者。誰識稼軒心事,似風乎、舞雩之下。回頭落日,蒼茫萬裡,塵埃野馬。更想隆中,臥龍千尺,高吟才罷。倩何人與問,雷鳴瓦釜,甚黃鍾啞。
唐代·辛棄疾的簡介
辛棄疾(1140-1207),南宋詞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別號稼軒,漢族,歷城(今山東濟南)人。出生時,中原已為金兵所占。21歲參加抗金義軍,不久歸南宋。歷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東安撫使等職。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論》與《九議》,條陳戰守之策。其詞抒寫力圖恢復國家統一的愛國熱情,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對當時執政者的屈辱求和頗多譴責;也有不少吟詠祖國河山的作品。題材廣闊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詞,風格沉雄豪邁又不乏細膩柔媚之處。由于辛棄疾的抗金主張與當政的主和派政見不合,后被彈劾落職,退隱江西帶湖。
...〔
? 辛棄疾的詩(792篇) 〕
宋代:
俞桂
火老金柔暑告殘,乘涼正好望西山。
秋聲來處無尋覓,只作窗前竹葉間。
火老金柔暑告殘,乘涼正好望西山。
秋聲來處無尋覓,隻作窗前竹葉間。
清代:
陳恭尹
家世儒官獨典軍,紫髯三十坐高軒。戰旗指處無堅壘,仕路從來有孟門。
劍長澀苔收殺氣,馬驕沙草散蹄痕。舊時贈客金錢盡,更向誰人受此恩。
家世儒官獨典軍,紫髯三十坐高軒。戰旗指處無堅壘,仕路從來有孟門。
劍長澀苔收殺氣,馬驕沙草散蹄痕。舊時贈客金錢盡,更向誰人受此恩。
宋代:
釋慧空
空王子之空而靈,拈起缽飯忘了羹。
一生看經不識字,總十二部為一句。
空王子之空而靈,拈起缽飯忘了羹。
一生看經不識字,總十二部為一句。
清代:
孫蕙
偶攜蠟屐來吳會,海涌峰頭看落暉。人去故山秋漸老,客逢新月雁初飛。
當筵洞壑留今古,過眼云煙任是非。良夜坐深金粟影,天香都上酒人衣。
偶攜蠟屐來吳會,海湧峰頭看落暉。人去故山秋漸老,客逢新月雁初飛。
當筵洞壑留今古,過眼雲煙任是非。良夜坐深金粟影,天香都上酒人衣。
明代:
張元凱
飛錫常攜海上霞,萬松深處掛袈裟。孤云寄跡元無住,流水將心未有涯。
文字不曾離貝葉,因緣還出在蓮花。來時一葦輕千里,何似吾家博望槎。
飛錫常攜海上霞,萬松深處掛袈裟。孤雲寄跡元無住,流水將心未有涯。
文字不曾離貝葉,因緣還出在蓮花。來時一葦輕千裡,何似吾家博望槎。
清代:
杭世駿
曉起屏山掩畫螺,驚風有意撼槐柯。空階幾日苔痕合,脫葉飛來雨點多。
曉起屏山掩畫螺,驚風有意撼槐柯。空階幾日苔痕合,脫葉飛來雨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