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文 >
夏言的詩 >
大江東去 乙已初度,溧陽史恭甫繪玉陽調(diào)天圖并詞二首寄壽,用韻謝答二闋 其十二
大江東去 乙已初度,溧陽史恭甫繪玉陽調(diào)天圖并詞二首寄壽,用韻謝答二闋 其十二
大江東去 乙已初度,溧陽史恭甫繪玉陽調(diào)天圖并詞二首寄壽,用韻謝答二闋 其十二。明代。夏言。 玉光閣上,憑闌處、下有蜿蜒神物。窈窕洞天煙霧里,深鎖千巖萬壁。鳥埭云間,龍淵石峭,虬峽濤翻雪。山人占斷,江左地靈人杰。凌虛臺倚清冥,碧樹滄洲,高興時時發(fā)。極目斜陽飛鳥外,杳霧斷霞明滅。縹緲亭邊,回陽洞口,長笑披玄發(fā)。玉梁倒影,古潭冷浸秋月。
[明代]:夏言
玉光閣上,憑闌處、下有蜿蜒神物。窈窕洞天煙霧里,深鎖千巖萬壁。
鳥埭云間,龍淵石峭,虬峽濤翻雪。山人占斷,江左地靈人杰。
凌虛臺倚清冥,碧樹滄洲,高興時時發(fā)。極目斜陽飛鳥外,杳霧斷霞明滅。
縹緲亭邊,回陽洞口,長笑披玄發(fā)。玉梁倒影,古潭冷浸秋月。
玉光閣上,憑闌處、下有蜿蜒神物。窈窕洞天煙霧裡,深鎖千巖萬壁。
鳥埭雲(yún)間,龍淵石峭,虬峽濤翻雪。山人占斷,江左地靈人傑。
淩虛臺倚清冥,碧樹滄洲,高興時時發(fā)。極目斜陽飛鳥外,杳霧斷霞明滅。
縹緲亭邊,回陽洞口,長笑披玄發(fā)。玉梁倒影,古潭冷浸秋月。
唐代·夏言的簡介
夏言(1482—1548),字公謹(jǐn),漢族,江西貴溪人。明正德進(jìn)士。初任兵科給事中,以正直敢言自負(fù)。世宗繼位,疏陳武宗朝弊政,受帝賞識。裁汰親軍及京師衛(wèi)隊冗員三千二百人,出按皇族莊田,悉奪還民產(chǎn)。豪邁強(qiáng)直,縱橫辯博,受寵升至禮部尚書兼武英殿大學(xué)士入?yún)C(jī)務(wù),不久又擢為首輔。嘉靖二十七年議收復(fù)河套事,被至棄市死。其詩文宏整,又以詞曲擅名。有《桂洲集》。
...〔
? 夏言的詩(240篇) 〕
宋代:
華岳
白旄持節(jié)使單于,萬里風(fēng)煙十載余。
柳毅不行沙漠路,卻憑歸雁為傳書。
白旄持節(jié)使單于,萬裡風(fēng)煙十載餘。
柳毅不行沙漠路,卻憑歸雁為傳書。
宋代:
釋普濟(jì)
瘦骨棱層一擔(dān)夫,幾年寥落在江湖。
面皮捩轉(zhuǎn)無人識,有甚閑名上祖圖。
瘦骨棱層一擔(dān)夫,幾年寥落在江湖。
面皮捩轉(zhuǎn)無人識,有甚閑名上祖圖。
元代:
凌云翰
長句和平見治音,京華猶記盍朋簪。聲傳珠履星辰近,影動金蓮雨露深。
云樹有圖憑鷹寄,春山無伴聽鶯吟。懸知兩地看明月,愛國憂民共此心。
長句和平見治音,京華猶記盍朋簪。聲傳珠履星辰近,影動金蓮雨露深。
雲(yún)樹有圖憑鷹寄,春山無伴聽鶯吟。懸知兩地看明月,愛國憂民共此心。
明代:
宋琬
子夜清歌,隔簾疑在青天外。瓊簫玉管。莫把鶯喉礙。
紗帽籠頭,卸卻殘妝戴。嬌羞壞。廣場無奈。初學(xué)男兒拜。
子夜清歌,隔簾疑在青天外。瓊簫玉管。莫把鶯喉礙。
紗帽籠頭,卸卻殘妝戴。嬌羞壞。廣場無奈。初學(xué)男兒拜。
明代:
王醇
嵐里人家滿,遠(yuǎn)棲人外閑。
與君坐芳草,隨意望南山。
嵐裡人家滿,遠(yuǎn)棲人外閑。
與君坐芳草,隨意望南山。
明代:
殷序
石門我來不厭頻,悠然欲酌還自酌。千崖冥冥送雨來,萬木紛紛向人落。
丹邱已會煩青鳥,青田猶未見元鶴。句漏小住亦多時,便欲從此凌寥廓。
石門我來不厭頻,悠然欲酌還自酌。千崖冥冥送雨來,萬木紛紛向人落。
丹邱已會煩青鳥,青田猶未見元鶴。句漏小住亦多時,便欲從此淩寥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