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懷李懋明兼呈王止敬
寄懷李懋明兼呈王止敬。明代。劉宗周。 去年李公初罷官,今年復起行省垣。橫金作翰何桓桓,淮陽不薄都尉權。出入中外羨才難,胡公不投磻溪竿。自言臣故從長安,奉職無狀烏臺端。城狐社鼠恣般般,一日怏怏歸掛冠。青螺白鷺秋漫漫,心懷報國猶辛酸。東西南北敢辭艱,會逢王公解浙鞍。頗言世路多巑岏,時乎感慨心愈閒。相與怡然樂考槃,君恩浩浩天地寬。
[明代]:劉宗周
去年李公初罷官,今年復起行省垣。橫金作翰何桓桓,淮陽不薄都尉權。
出入中外羨才難,胡公不投磻溪竿。自言臣故從長安,奉職無狀烏臺端。
城狐社鼠恣般般,一日怏怏歸掛冠。青螺白鷺秋漫漫,心懷報國猶辛酸。
東西南北敢辭艱,會逢王公解浙鞍。頗言世路多巑岏,時乎感慨心愈閒。
相與怡然樂考槃,君恩浩浩天地寬。
去年李公初罷官,今年複起行省垣。橫金作翰何桓桓,淮陽不薄都尉權。
出入中外羨才難,胡公不投磻溪竿。自言臣故從長安,奉職無狀烏臺端。
城狐社鼠恣般般,一日怏怏歸掛冠。青螺白鷺秋漫漫,心懷報國猶辛酸。
東西南北敢辭艱,會逢王公解浙鞍。頗言世路多巑岏,時乎感慨心愈閒。
相與怡然樂考槃,君恩浩浩天地寬。
唐代·劉宗周的簡介
劉宗周(1578—1645),字起東,別號念臺,漢族,明朝紹興府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因講學于山陰蕺山,學者稱蕺山先生。他是明代最后一位儒學大師,也是宋明理學(心學)的殿軍。他著作甚多,內容復雜而晦澀。他開創的蕺山學派,在中國思想史特別是儒學史上影響巨大。清初大儒黃宗羲、陳確、張履祥等都是這一學派的傳人。劉宗周的思想學說還具有承先啟后的作用。當代新儒家學者牟宗三甚至認為,劉宗周絕食而死后,中華民族的命脈和中華文化的命脈都發生了危機,這一危機延續至今。
...〔
? 劉宗周的詩(95篇) 〕
清代:
曾尚增
太塘嶺下好停車,小憩茅庵日已斜。藜莧嘗來偏有味,鷦鷯隨處可為家。
夢中云樹迷千里,壁上煙嵐識九華。最喜僧雛能解事,殷勤頻獻奧香茶。
太塘嶺下好停車,小憩茅庵日已斜。藜莧嘗來偏有味,鷦鷯隨處可為家。
夢中雲樹迷千裡,壁上煙嵐識九華。最喜僧雛能解事,殷勤頻獻奧香茶。
宋代:
邵雍
堯夫非是愛吟詩,詩是堯夫恨月時。見說天長在甚處,照教人老待奚為。
嬋娟東面才如鑒,屈曲西邊卻似眉。由此遂多悲與喜,堯夫非是愛吟詩。
堯夫非是愛吟詩,詩是堯夫恨月時。見說天長在甚處,照教人老待奚為。
嬋娟東面才如鑒,屈曲西邊卻似眉。由此遂多悲與喜,堯夫非是愛吟詩。
宋代:
李綱
小童又報雪花飛,深炷爐煙欲起時。淅瀝乍聞經竹葉,飄蕭初看著松枝。
南人共訝何曾見,北顧深顰有所思。牢落無言自搔首,卻驚華發頓成絲。
小童又報雪花飛,深炷爐煙欲起時。淅瀝乍聞經竹葉,飄蕭初看著松枝。
南人共訝何曾見,北顧深顰有所思。牢落無言自搔首,卻驚華發頓成絲。
元代:
吳當
鈔掠民何賴,孤窮痛不禁。江山慘寒色,鴻雁有哀音。
白發三年病,青霄萬里心。路迷塵冉冉,腸斷暮骎骎。
鈔掠民何賴,孤窮痛不禁。江山慘寒色,鴻雁有哀音。
白發三年病,青霄萬裡心。路迷塵冉冉,腸斷暮骎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