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華嚴寺
幸華嚴寺。唐代。李忱。 云散晴山幾萬重,煙收春色更沖融。帳殿出空登碧漢,遐川俯望色藍籠。林光入戶低韶景,嶺氣通宵展霽風。今日追游何所似,莫慚漢武賞汾中。
[唐代]:李忱
云散晴山幾萬重,煙收春色更沖融。帳殿出空登碧漢,
遐川俯望色藍籠。林光入戶低韶景,嶺氣通宵展霽風。
今日追游何所似,莫慚漢武賞汾中。
雲散晴山幾萬重,煙收春色更沖融。帳殿出空登碧漢,
遐川俯望色藍籠。林光入戶低韶景,嶺氣通宵展霽風。
今日追遊何所似,莫慚漢武賞汾中。
唐代·李忱的簡介
唐宣宗李忱(810年冬月十二-859年),漢族,唐朝第十八位皇帝(847年—859年在位,未算武周政權),初名李怡,初封光王。武宗死后,以皇太叔為宦官馬元贄等所立。在位13年。綜觀宣宗50年的人生,他曾經為祖宗基業做過不懈的努力,這無疑延緩了唐帝國走向衰敗的大勢,但是他又無法徹底扭轉這一趨勢。宣宗性明察沉斷,用法無私,從諫如流,重惜官賞,恭謹節儉,惠愛民物,故大中之政,訖于唐亡,人思詠之,謂之小太宗。
...〔
? 李忱的詩(9篇) 〕
:
釋懷深
豐干端是饒舌漢,引惹閭丘特特來。累及寒山無雪處,巖門從此不應開。
豐幹端是饒舌漢,引惹閭丘特特來。累及寒山無雪處,巖門從此不應開。
清代:
黃遵憲
四年一公舉,今日真及期。兩黨黨魁名,先刻黨人碑。
人人手一紙,某官某何誰。破曉車馬聲,萬蹄紛奔馳。
四年一公舉,今日真及期。兩黨黨魁名,先刻黨人碑。
人人手一紙,某官某何誰。破曉車馬聲,萬蹄紛奔馳。
:
許月卿六
雪瀏瀏時逢曉日,水粼粼處識春風。
天公留取峰頭雪,與作人間別樣春。
雪瀏瀏時逢曉日,水粼粼處識春風。
天公留取峰頭雪,與作人間別樣春。
宋代:
釋普度
文彩全彰拄杖頭,吳山楚水興悠悠。
江聲一夜催行色,踏斷石橋方始休。
文彩全彰拄杖頭,吳山楚水興悠悠。
江聲一夜催行色,踏斷石橋方始休。
清代:
允祥
歷歷三時況,如陳《七月》篇。秋云青甸里,春雨綠疇邊。
圣政先無逸,皇心重有年。孜孜宵{口干}意,總向畫圖傳。
曆曆三時況,如陳《七月》篇。秋雲青甸裡,春雨綠疇邊。
聖政先無逸,皇心重有年。孜孜宵{口幹}意,總向畫圖傳。
宋代:
陸游
冷官無一事,日日得閑游。
壯哉千尺塔,攝衣上上頭,眼力老未減,足疾新有瘳,幸茲濟勝具,俯仰隘九州。
冷官無一事,日日得閑遊。
壯哉千尺塔,攝衣上上頭,眼力老未減,足疾新有瘳,幸茲濟勝具,俯仰隘九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