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丈山
百丈山。唐代。李忱。 大雄真跡枕危巒,梵宇層樓聳萬般。日月每從肩上過,山河長在掌中看。仙峰不間三春秀,靈境何時六月寒。更有上方人罕到,暮鐘朝磬碧云端。
[唐代]:李忱
大雄真跡枕危巒,梵宇層樓聳萬般。日月每從肩上過,
山河長在掌中看。仙峰不間三春秀,靈境何時六月寒。
更有上方人罕到,暮鐘朝磬碧云端。
大雄真跡枕危巒,梵宇層樓聳萬般。日月每從肩上過,
山河長在掌中看。仙峰不間三春秀,靈境何時六月寒。
更有上方人罕到,暮鐘朝磬碧雲端。
唐代·李忱的簡介
唐宣宗李忱(810年冬月十二-859年),漢族,唐朝第十八位皇帝(847年—859年在位,未算武周政權),初名李怡,初封光王。武宗死后,以皇太叔為宦官馬元贄等所立。在位13年。綜觀宣宗50年的人生,他曾經為祖宗基業做過不懈的努力,這無疑延緩了唐帝國走向衰敗的大勢,但是他又無法徹底扭轉這一趨勢。宣宗性明察沉斷,用法無私,從諫如流,重惜官賞,恭謹節儉,惠愛民物,故大中之政,訖于唐亡,人思詠之,謂之小太宗。
...〔
? 李忱的詩(9篇) 〕
清代:
龔鼎孳
入秦蔡澤,急橫金躍馬、難甘雌伏。今代才名羈旅客,醉倚長楊拋筑,一雁清秋,三關落日,人比蕭蕭竹。
薄游書劍,官齋移楊堪宿。
入秦蔡澤,急橫金躍馬、難甘雌伏。今代才名羈旅客,醉倚長楊拋築,一雁清秋,三關落日,人比蕭蕭竹。
薄遊書劍,官齋移楊堪宿。
:
周南
晴溪帆卷櫓聲柔,兩岸青紅濕未收。欲問三吳清絕處,碧瀾堂下采蓮舟。
晴溪帆卷櫓聲柔,兩岸青紅濕未收。欲問三吳清絕處,碧瀾堂下采蓮舟。
:
程濱
似見咿呀初學步,誰知冠禮竟加余。春秋鑄就慵疏性,辜負家藏幾柜書。
似見咿呀初學步,誰知冠禮竟加餘。春秋鑄就慵疏性,辜負家藏幾櫃書。
明代:
韓邦奇
奉天承帝戒,東省肅齋居。竹蔭春階月,燈明夜榻書。
天風傳禁漏,郊露濕鑾輿。清曉朝班事,兢兢整佩琚。
奉天承帝戒,東省肅齋居。竹蔭春階月,燈明夜榻書。
天風傳禁漏,郊露濕鑾輿。清曉朝班事,兢兢整佩琚。
明代:
朱同
過門未識子全面,久矣逢人說項斯。宦志已灰更變后,宗枝還念未分時。
曾楊近古無神術,盧扁于今有國醫。尚擬好風吹杖履,夜深雨足剪園葵。
過門未識子全面,久矣逢人說項斯?;轮疽鸦腋冡幔谥€念未分時。
曾楊近古無神術,盧扁于今有國醫。尚擬好風吹杖履,夜深雨足剪園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