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懷寄盧給事二首
感懷寄盧給事二首。唐代。貫休。 綿綿遠念近來多,喜鵲隨函到綠蘿。雖匪二賢曾入洛,忽驚六義減沈疴。童扳鄰杏隳墻瓦,燕啄花泥落砌莎。好更因人寄消息,沃州歸去已蹉跎。常憶團圓繡像前,東歸經亂獨生全。孤峰已住六七處,萬事無成三十年。每想苑墻危逼路,更思缽塔曉凌煙。如今憔悴荊枝盡,一諷來書一愴然。
[唐代]:貫休
綿綿遠念近來多,喜鵲隨函到綠蘿。雖匪二賢曾入洛,
忽驚六義減沈疴。童扳鄰杏隳墻瓦,燕啄花泥落砌莎。
好更因人寄消息,沃州歸去已蹉跎。
常憶團圓繡像前,東歸經亂獨生全。孤峰已住六七處,
萬事無成三十年。每想苑墻危逼路,更思缽塔曉凌煙。
如今憔悴荊枝盡,一諷來書一愴然。
綿綿遠念近來多,喜鵲隨函到綠蘿。雖匪二賢曾入洛,
忽驚六義減沈疴。童扳鄰杏隳牆瓦,燕啄花泥落砌莎。
好更因人寄消息,沃州歸去已蹉跎。
常憶團圓繡像前,東歸經亂獨生全。孤峰已住六七處,
萬事無成三十年。每想苑牆危逼路,更思缽塔曉淩煙。
如今憔悴荊枝盡,一諷來書一愴然。
唐代·貫休的簡介
貫休(823~912年),俗姓姜,字德隱,婺州蘭豁(一說為江西進賢縣)人,唐末五代著名畫僧。7歲時投蘭溪和安寺圓貞禪師出家為童侍。貫休記憶力特好,日誦《法華經》1000字,過目不忘。貫休雅好吟詩,常與僧處默隔籬論詩,或吟尋偶對,或彼此唱和,見者無不驚異。貫休受戒以后,詩名日隆,仍至于遠近聞名。乾化二年(915年)終于所居,世壽89。
...〔
? 貫休的詩(477篇) 〕
:
石任之
神山消息訊東風。守到梅花色是空。又借轉身春一搦,烈花柔釀想奇功。
神山消息訊東風。守到梅花色是空。又借轉身春一搦,烈花柔釀想奇功。
清代:
吳詢
落日秋江清,潮寒散空碧。江水去悠悠,此夕孤舟客。
遙遙湖上山,粼粼沙中石。余霞斂復晴,昏煙淡將夕。
落日秋江清,潮寒散空碧。江水去悠悠,此夕孤舟客。
遙遙湖上山,粼粼沙中石。餘霞斂複晴,昏煙淡將夕。
宋代:
姚勉
謝卻君恩入寒塵,宮花從此不能春。
丹青恨毛延壽,婁敬先為作俑人。
謝卻君恩入寒塵,宮花從此不能春。
丹青恨毛延壽,婁敬先為作俑人。
明代:
何鞏道
未得理歸棹,還棲江上樓。鐘疏遙隔水,寒淺尚疑秋。
月色從今滿,江聲自古流。夜烏啼不住,知是宿城頭。
未得理歸棹,還棲江上樓。鐘疏遙隔水,寒淺尚疑秋。
月色從今滿,江聲自古流。夜烏啼不住,知是宿城頭。
:
曹明賢
吾愛張夫子,蜚聲翰墨場。詩篇多灑脫,器宇自軒昂。
去國頭猶黑,歸田鬢已蒼。締交相恨晚,步履過從忙。
吾愛張夫子,蜚聲翰墨場。詩篇多灑脫,器宇自軒昂。
去國頭猶黑,歸田鬢已蒼。締交相恨晚,步履過從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