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夷門旅懷
冬日夷門旅懷。明代。李夢陽。 十日五日霧,一冬半冬陰。行子念歸旋,朔風莽悲吟。蒼蒼孟諸原,慘慘杼秋林。東望清淺流,頗劇溟海心。川陸曠超緬,浩然煙水深。百齡一何遒,萬化相推尋。徒傳羽化跡,不見鸞吹音。清霜颯滿鏡,紅顏倏頹侵。邈彼五湖子,賢哉吾所欽。
[明代]:李夢陽
十日五日霧,一冬半冬陰。行子念歸旋,朔風莽悲吟。
蒼蒼孟諸原,慘慘杼秋林。東望清淺流,頗劇溟海心。
川陸曠超緬,浩然煙水深。百齡一何遒,萬化相推尋。
徒傳羽化跡,不見鸞吹音。清霜颯滿鏡,紅顏倏頹侵。
邈彼五湖子,賢哉吾所欽。
十日五日霧,一冬半冬陰。行子念歸旋,朔風莽悲吟。
蒼蒼孟諸原,慘慘杼秋林。東望清淺流,頗劇溟海心。
川陸曠超緬,浩然煙水深。百齡一何遒,萬化相推尋。
徒傳羽化跡,不見鸞吹音。清霜颯滿鏡,紅顔倏頹侵。
邈彼五湖子,賢哉吾所欽。
唐代·李夢陽的簡介
李夢陽(1472-1530),字獻吉,號空同,漢族,慶陽府安化縣(今甘肅省慶城縣)人,遷居開封,工書法,得顏真卿筆法,精于古文詞,提倡“文必秦漢,詩必盛唐”,強調復古,《自書詩》師法顏真卿,結體方整嚴謹,不拘泥規矩法度,學卷氣濃厚。明代中期文學家,復古派前七子的領袖人物。
...〔
? 李夢陽的詩(1335篇) 〕
宋代:
孫覿
吟牽東閣興,靜憩北窗眠。窟小中生月,文高迥入玄。
回看甲乙第,已到巳辰邊。不見門生莠,歌鐘尚隱然。
吟牽東閣興,靜憩北窗眠。窟小中生月,文高迥入玄。
回看甲乙第,已到巳辰邊。不見門生莠,歌鐘尚隱然。
:
繆思勃
老至風情似冷煙,尋山問水了無緣。荒園片石疏松在,錯被人呼小洞天。
老至風情似冷煙,尋山問水了無緣。荒園片石疏松在,錯被人呼小洞天。
宋代:
李宏
三江會合水交流,擁抱嵐光送客舟。
只與寄詩身不到,老人可是負江樓。
三江會合水交流,擁抱嵐光送客舟。
隻與寄詩身不到,老人可是負江樓。
明代:
夏言
妙年青瑣才名動。朝陽正爾看鳴鳳。萬里親將龍節捧。
勞傳誦。東夷聞有尚書夢。
妙年青瑣才名動。朝陽正爾看鳴鳳。萬裡親將龍節捧。
勞傳誦。東夷聞有尚書夢。
:
張海鷗
陽谷春華。小駐云車。鳳來儀、孰與清嘉。山東漱玉,嶺表鳴笳。
論詩中事,寰中友,鏡中葩。
陽谷春華。小駐雲車。鳳來儀、孰與清嘉。山東漱玉,嶺表鳴笳。
論詩中事,寰中友,鏡中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