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丑三月十七日室人生日有感二首 其一
辛丑三月十七日室人生日有感二首 其一。清代。林則徐。 敢將梁案舉眉齊,家室蒼茫感仳離。度嶺芒鞋渾入夢,支床蓬鬢強臨歧。劇憐草長鶯飛日,正是鸞飄鳳泊時。婪尾一杯春已暮,兒曹漫獻北堂卮。
[清代]:林則徐
敢將梁案舉眉齊,家室蒼茫感仳離。度嶺芒鞋渾入夢,支床蓬鬢強臨歧。
劇憐草長鶯飛日,正是鸞飄鳳泊時。婪尾一杯春已暮,兒曹漫獻北堂卮。
敢將梁案舉眉齊,家室蒼茫感仳離。度嶺芒鞋渾入夢,支床蓬鬢強臨歧。
劇憐草長鶯飛日,正是鸞飄鳳泊時。婪尾一杯春已暮,兒曹漫獻北堂卮。
唐代·林則徐的簡介
林則徐 1785年8月30日(乾隆五十年)~1850年11月22日(道光三十年),漢族,福建侯官人(今福建省福州),字元撫,又字少穆、石麟,晚號俟村老人、俟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瓶泉居士、櫟社散人等。是清朝后期政治家、思想家和詩人,是中華民族抵御外辱過程中偉大的民族英雄,其主要功績是虎門銷煙。官至一品,曾任江蘇巡撫、兩廣總督、湖廣總督、陜甘總督和云貴總督,兩次受命為欽差大臣;因其主張嚴禁鴉片、抵抗西方的侵略、堅持維護中國主權和民族利益深受全世界中國人的敬仰。
...〔
? 林則徐的詩(144篇) 〕
宋代:
曾鞏
遠民歌舞戴升平,碧閣朱樓照眼明。
鄉饌雨余收白蕈,客樽秋后對紅英。
遠民歌舞戴升平,碧閣朱樓照眼明。
鄉饌雨餘收白蕈,客樽秋後對紅英。
:
陳?
何年搆此山之東,百杯相對山花紅。桐山居士老解飲,何當置我新樓中。
何年搆此山之東,百杯相對山花紅。桐山居士老解飲,何當置我新樓中。
宋代:
釋了演
時當亞歲,節屆書云。
不萌枝上喚春歸,無影樹頭增秀色。
時當亞歲,節屆書雲。
不萌枝上喚春歸,無影樹頭增秀色。
元代:
張昱
百年妄引幾曾停,看取池塘草又生。蝶戲落花真自適,鶯啼深院欲誰驚?
盧郎此去應如愿,宋玉從來最有情。一枕好風吹酒覺,不愁春夢不分明。
百年妄引幾曾停,看取池塘草又生。蝶戲落花真自適,鶯啼深院欲誰驚?
盧郎此去應如願,宋玉從來最有情。一枕好風吹酒覺,不愁春夢不分明。
明代:
釋今無
愿乞金剛四座高,長年一冊壓方袍。問人每爽朱提約,在我殊憐白首勞。
念佛有時行玉兔,掄材真欲踞金鰲。神宗舊事偏能憶,閒共諸僧說海濤。
願乞金剛四座高,長年一冊壓方袍。問人每爽朱提約,在我殊憐白首勞。
念佛有時行玉兔,掄材真欲踞金鰲。神宗舊事偏能憶,閒共諸僧說海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