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友人山居寄司徒相公
宿友人山居寄司徒相公。唐代。李建勛。 雨雪正霏霏,令人不憶歸。地爐僧坐暖,山枿火聲肥。隔紙烘茶蕊,移鐺剝芋衣。知君在霄漢,此興得還稀。郢客相尋夜,荒庭雪灑篙。虛堂看向曙,吟坐共忘勞。溪凍聲全減,燈寒焰不高。他人莫相笑,未易會吾曹。
[唐代]:李建勛
雨雪正霏霏,令人不憶歸。地爐僧坐暖,山枿火聲肥。
隔紙烘茶蕊,移鐺剝芋衣。知君在霄漢,此興得還稀。
郢客相尋夜,荒庭雪灑篙。虛堂看向曙,吟坐共忘勞。
溪凍聲全減,燈寒焰不高。他人莫相笑,未易會吾曹。
雨雪正霏霏,令人不憶歸。地爐僧坐暖,山枿火聲肥。
隔紙烘茶蕊,移鐺剝芋衣。知君在霄漢,此興得還稀。
郢客相尋夜,荒庭雪灑篙。虛堂看向曙,吟坐共忘勞。
溪凍聲全減,燈寒焰不高。他人莫相笑,未易會吾曹。
唐代·李建勛的簡介
李建勛[公元八七二年左右至九五二年]字致堯,廣陵人。(全唐詩作隴西人。此從唐才子傳)約生于唐懿宗咸通十三年,卒于周太祖廣順二年,年約八十一歲。少好學能屬文,尢工詩。南唐主李昪鎮金陵,用為副使,預禪代之策,拜中書侍郎同平章事。昪元五年,(公元九四一年)放還私第。嗣主璟,召拜司空。以司徒致仕,賜號鐘山公,年已八十。時宋齊丘隱居洪州西山,建勛常往造謁致敬。后歸高安別墅,一夕,無病而終。建勛著有鐘山集二十卷,《唐才子傳》傳于世。
...〔
? 李建勛的詩(94篇) 〕
清代:
安揚名
一團粉雪釀清華,月作精神玉作花。誰識鼠姑能雅澹,不將富貴向人夸。
一團粉雪釀清華,月作精神玉作花。誰識鼠姑能雅澹,不將富貴向人誇。
清代:
蔣詩
舟行逼除夕,悵悵欲何之。歲暮天涯客,關河此夜思。
更深人語寂,雨急漏聲遲。獨坐篷窗下,無心對酒卮。
舟行逼除夕,悵悵欲何之。歲暮天涯客,關河此夜思。
更深人語寂,雨急漏聲遲。獨坐篷窗下,無心對酒卮。
明代:
朱誠泳
霄漢勛名喜致身,薇垣望重自西秦。心應許國終懷赤,鬢為憂民早博銀。
公道定知歸太史,清朝無愧作閒人。從今勘破黃粱夢,習靜虛堂養谷神。
霄漢勳名喜緻身,薇垣望重自西秦。心應許國終懷赤,鬢為憂民早博銀。
公道定知歸太史,清朝無愧作閒人。從今勘破黃粱夢,習靜虛堂養谷神。
唐代:
王建
戴勝誰與爾為名,木中作窠墻上鳴。聲聲催我急種谷,
人家向田不歸宿。紫冠采采褐羽斑,銜得蜻蜓飛過屋。
可憐白鷺滿綠池,不如戴勝知天時。
戴勝誰與爾為名,木中作窠牆上鳴。聲聲催我急種谷,
人家向田不歸宿。紫冠采采褐羽斑,銜得蜻蜓飛過屋。
可憐白鷺滿綠池,不如戴勝知天時。
宋代:
張方平
不必山林遠,且離朝市喧。前軒好風月,高客共琴樽。
在所同浮世,何須憶故園。八瓊還返事,聊更話根源。
不必山林遠,且離朝市喧。前軒好風月,高客共琴樽。
在所同浮世,何須憶故園。八瓊還返事,聊更話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