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仙子(鄭毅夫移青社·中呂調)
天仙子(鄭毅夫移青社·中呂調)。宋代。張先。 持節來時初有雁。十萬人家春已滿。龍標名第鳳池身,堂阜遠。江橋晚。一見湖山看未遍。障扇欲收歌淚濺。亭下花空羅綺散。檣竿漸向望中疏,旗影轉。鼙聲斷。惆悵不如船尾燕。
[宋代]:張先
持節來時初有雁。十萬人家春已滿。龍標名第鳳池身,堂阜遠。江橋晚。一見湖山看未遍。
障扇欲收歌淚濺。亭下花空羅綺散。檣竿漸向望中疏,旗影轉。鼙聲斷。惆悵不如船尾燕。
持節來時初有雁。十萬人家春已滿。龍標名第鳳池身,堂阜遠。江橋晚。一見湖山看未遍。
障扇欲收歌淚濺。亭下花空羅綺散。檣竿漸向望中疏,旗影轉。鼙聲斷。惆悵不如船尾燕。
唐代·張先的簡介
張先(990-1078),字子野,烏程(今浙江湖州吳興)人。北宋時期著名的詞人,曾任安陸縣的知縣,因此人稱“張安陸”。天圣八年進士,官至尚書都官郎中。晚年退居湖杭之間。曾與梅堯臣、歐陽修、蘇軾等游。善作慢詞,與柳永齊名,造語工巧,曾因三處善用“影”字,世稱張三影。
...〔
? 張先的詩(204篇) 〕
清代:
張善恒
不耐蕭條甚,秋思苦自吟。愁添千里雁,夢冷十年心。
重以思兄念,因之別恨深。登城間散步,風雨滿霜林。
不耐蕭條甚,秋思苦自吟。愁添千裡雁,夢冷十年心。
重以思兄念,因之別恨深。登城間散步,風雨滿霜林。
明代:
陳子升
祇園甘露滴,使我宿酲消。獨自留方丈,諸天不寂寥。
行蹤泥芳草,吟興寫芭蕉。已作逃禪客,無煩折簡招。
祇園甘露滴,使我宿酲消。獨自留方丈,諸天不寂寥。
行蹤泥芳草,吟興寫芭蕉。已作逃禪客,無煩折簡招。
宋代:
梅堯臣
紅薇花樹小扶疏,春種秋芳賞愛余。
丞相舊園移帶土,侍臣清署看臨除。
紅薇花樹小扶疏,春種秋芳賞愛餘。
丞相舊園移帶土,侍臣清署看臨除。
明代:
李之世
黃云山下漏聲聲,記得同師采藥行。莎徑稻田捫露遍,擷來蔓草不知名。
黃雲山下漏聲聲,記得同師采藥行。莎徑稻田捫露遍,擷來蔓草不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