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園春·二十年前
沁園春·二十年前。宋代。吳潛。 二十年前,君王東顧,詔牧此州。念昔時豪杰,猶難辟闔,如金老大,卻更遲留。四載相望,三春又半,邂逅劭農得縱游。田疇事,是桑條正長,麥含初抽。悠悠。身世何求。算七十迎頭合罷休。謾繞堤旌纛,牽連鷁棹,喧天鼓吹,斷送龍舟。翠巘層邊,碧云堆處,一擔擔來天外愁。如何好,且同斟綠醑,自課清謳。
[宋代]:吳潛
二十年前,君王東顧,詔牧此州。念昔時豪杰,猶難辟闔,如金老大,卻更遲留。四載相望,三春又半,邂逅劭農得縱游。田疇事,是桑條正長,麥含初抽。悠悠。身世何求。算七十迎頭合罷休。謾繞堤旌纛,牽連鷁棹,喧天鼓吹,斷送龍舟。翠巘層邊,碧云堆處,一擔擔來天外愁。如何好,且同斟綠醑,自課清謳。
二十年前,君王東顧,詔牧此州。念昔時豪傑,猶難辟闔,如金老大,卻更遲留。四載相望,三春又半,邂逅劭農得縱遊。田疇事,是桑條正長,麥含初抽。悠悠。身世何求。算七十迎頭合罷休。謾繞堤旌纛,牽連鷁棹,喧天鼓吹,斷送龍舟。翠巘層邊,碧雲堆處,一擔擔來天外愁。如何好,且同斟綠醑,自課清謳。
唐代·吳潛的簡介
吳潛(1195—1262) 字毅夫,號履齋,宣州寧國(今屬安徽)人。寧宗嘉定十年(1217)舉進士第一,授承事郎,遷江東安撫留守。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為參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樞密使,封崇國公。次年罷相,開慶元年(1259)元兵南侵攻鄂州,被任為左丞相,封慶國公,后改許國公。被賈似道等人排擠,罷相,謫建昌軍,徙潮州、循州。與姜夔、吳文英等交往,但詞風卻更近于辛棄疾。其詞多抒發濟時憂國的抱負與報國無門的悲憤。格調沉郁,感慨特深。著有《履齋遺集》,詞集有《履齋詩余》。
...〔
? 吳潛的詩(493篇) 〕
明代:
黎民表
殺氣朱方徙,妖星太白低。三江分部曲,五月斗鯨鯢。
箭滿蕪城郭,笳哀邗水堤。肉飛腥赤海,炬列障丹梯。
殺氣朱方徙,妖星太白低。三江分部曲,五月鬥鯨鯢。
箭滿蕪城郭,笳哀邗水堤。肉飛腥赤海,炬列障丹梯。
:
弘歷
古剎禮大士,虛堂息勞身。旋起憑欄望,舊徑還如新。
谷轉見行騎,山高截片云。是時秋始孟,綠樹猶繁紛。
古剎禮大士,虛堂息勞身。旋起憑欄望,舊徑還如新。
谷轉見行騎,山高截片雲。是時秋始孟,綠樹猶繁紛。
元代:
胡奎
青青江上蒲,宛宛水中魚。楚楚東家女,盈盈樓上居。
泠泠撫瑤瑟,粲粲被羅襦。昔如昆山玉,今如濁水珠。
青青江上蒲,宛宛水中魚。楚楚東家女,盈盈樓上居。
泠泠撫瑤瑟,粲粲被羅襦。昔如昆山玉,今如濁水珠。
清代:
孫元衡
爭迎春色耐秋寒,開向人間歲月寬。嫩蕊澹煙籠木筆,細香清露滴銀盤。
繡成翠葉為紋巧,蒂并叢花當友看。日日呼童階下掃,濃陰恰覆曲欄干。
爭迎春色耐秋寒,開向人間歲月寬。嫩蕊澹煙籠木筆,細香清露滴銀盤。
繡成翠葉為紋巧,蒂并叢花當友看。日日呼童階下掃,濃陰恰覆曲欄幹。
:
梁朝鐘
虎帳銅壺夜氣清,羽林十萬靜無聲。單于冬入殘三輔,漢上秋成縶九營。
勿慮衛青終失寵,無勞賈詡更談兵。吳山楚水年馀別,殘角空階盡月明。
虎帳銅壺夜氣清,羽林十萬靜無聲。單于冬入殘三輔,漢上秋成縶九營。
勿慮衛青終失寵,無勞賈詡更談兵。吳山楚水年馀別,殘角空階盡月明。
元代:
邵亨貞
夢云杳。東風外,畫闌倚遍寒峭。小梅春正好。護憶故園,花滿林沼。
天荒地老。但暗惜、王孫芳草。鶴發仙翁洞里,為分得一枝來,便迎人索笑。
夢雲杳。東風外,畫闌倚遍寒峭。小梅春正好。護憶故園,花滿林沼。
天荒地老。但暗惜、王孫芳草。鶴發仙翁洞裡,為分得一枝來,便迎人索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