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文 >
全祖望的詩 >
鈍夫觀察巡視浙東海堤次日為元已屏去車從修禊蘭亭真韻事也寄以二律 其一
鈍夫觀察巡視浙東海堤次日為元已屏去車從修禊蘭亭真韻事也寄以二律 其一
鈍夫觀察巡視浙東海堤次日為元已屏去車從修禊蘭亭真韻事也寄以二律 其一。唐代。全祖望。 雙旌蕭灑度東州,令節閑為蘭上游。勾踐社荒小草在,永和春老羽觴留。山僧能指冬青穴,河女猶傳夏統舟。記得明湖修閏事,曾陪高座比羊劉。
[唐代]:全祖望
雙旌蕭灑度東州,令節閑為蘭上游。勾踐社荒小草在,永和春老羽觴留。
山僧能指冬青穴,河女猶傳夏統舟。記得明湖修閏事,曾陪高座比羊劉。
雙旌蕭灑度東州,令節閑為蘭上遊。勾踐社荒小草在,永和春老羽觴留。
山僧能指冬青穴,河女猶傳夏統舟。記得明湖修閏事,曾陪高座比羊劉。
唐代·全祖望的簡介
全祖望(1705-1755),清代著名史學家、文學家,浙東學派重要代表,字紹衣,號謝山,學者稱謝山先生,浙江鄞縣(今鄞州區洞橋鎮沙港村)人。曾主講于浙江蕺山書院,廣東端溪書院。上承清初黃宗羲經世致用之學,博通經史,在學術上推崇黃宗羲、萬斯同,于南明史實廣為搜羅纂述,貢獻甚大,其著作極為豐富,達35部,400多卷,且大多數學術著作用力極深。其主要著作有:《鮚埼亭集》、《困學紀聞三箋》、《七校水經注》、《續甬上耆舊詩》、《經史問答》、《讀易別錄》、《漢書地理志稽疑》、《古今通史年表》等。
...〔
? 全祖望的詩(647篇) 〕
宋代:
楊皇后
水殿鉤簾四面風,荷花簇錦照人紅。吾皇一曲薰弦罷,萬俗泠泠解慍中。
水殿鈎簾四面風,荷花簇錦照人紅。吾皇一曲薰弦罷,萬俗泠泠解慍中。
宋代:
韓維
善教邈無跡,其流在民心。君看魯太師,廟食猶至今。
豈如文俗士,朱墨坐浮沉。趨營止目前,不顧患害深。
善教邈無跡,其流在民心。君看魯太師,廟食猶至今。
豈如文俗士,朱墨坐浮沉。趨營止目前,不顧患害深。
:
問云
東風錦幕,彩仗輪輝,報新翻傳帖。披紅石獸,長蔭里、頓染唐花香馥。
熏弦撥斷,做愁聽、誰哀空劫。待掃塵、深巷迷煙,冷落余霞霜發。
東風錦幕,彩仗輪輝,報新翻傳帖。披紅石獸,長蔭裡、頓染唐花香馥。
熏弦撥斷,做愁聽、誰哀空劫。待掃塵、深巷迷煙,冷落餘霞霜發。
宋代:
趙孟堅
二祖霜臺有烈聲,傳家文憲見先生。
剛而不折松筠壽,貧弗濫求冰玉清。
二祖霜臺有烈聲,傳家文憲見先生。
剛而不折松筠壽,貧弗濫求冰玉清。
明代:
張元凱
飛錫常攜海上霞,萬松深處掛袈裟。孤云寄跡元無住,流水將心未有涯。
文字不曾離貝葉,因緣還出在蓮花。來時一葦輕千里,何似吾家博望槎。
飛錫常攜海上霞,萬松深處掛袈裟。孤雲寄跡元無住,流水將心未有涯。
文字不曾離貝葉,因緣還出在蓮花。來時一葦輕千裡,何似吾家博望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