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園春(和蘇宣教韻)
沁園春(和蘇宣教韻)。宋代。廖行之。 直下承當,本來能解,莫遣干休。算如今蹉過,崢嶸歲月,分陰可惜,一日三秋。鬧里偷聲,日中逃影,用盡機關無少留。爭知道,是漚生即水,水外無漚。世人等是悠悠。誰著個工夫里求。但掩耳竊鐘,將泥洗塊,覓花空里,舐蜜刀頭。何以忙中,尻輿浸假,邀取三彭同載游。真如界,向毗盧頂上,薦取無憂。
[宋代]:廖行之
直下承當,本來能解,莫遣干休。算如今蹉過,崢嶸歲月,分陰可惜,一日三秋。鬧里偷聲,日中逃影,用盡機關無少留。爭知道,是漚生即水,水外無漚。
世人等是悠悠。誰著個工夫里求。但掩耳竊鐘,將泥洗塊,覓花空里,舐蜜刀頭。何以忙中,尻輿浸假,邀取三彭同載游。真如界,向毗盧頂上,薦取無憂。
直下承當,本來能解,莫遣幹休。算如今蹉過,崢嶸歲月,分陰可惜,一日三秋。鬧裡偷聲,日中逃影,用盡機關無少留。爭知道,是漚生即水,水外無漚。
世人等是悠悠。誰著個工夫裡求。但掩耳竊鐘,將泥洗塊,覓花空裡,舐蜜刀頭。何以忙中,尻輿浸假,邀取三彭同載遊。真如界,向毗盧頂上,薦取無憂。
唐代·廖行之的簡介
廖行之(1137~1189) ,字天民,號省齋,南宋衡州(今湖南省衡陽市)人。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進士,調岳州巴陵尉。未數月,以母老歸養。告滿,改授潭州寧鄉主簿,未赴而卒,時淳熙十六年。品行端正,留心經濟之學。遺著由其子謙編為《省齋文集》十卷,已佚。
...〔
? 廖行之的詩(351篇) 〕
明代:
林俊
海山屈蟠樹如織,寶甕金莖露猶滴。一度春風一度花,如此風光那會得。
武陵天臺云錦堆,禹糧堯韭同蒼苔。伐毛洗髓即年歲,對花食實能幾回。
海山屈蟠樹如織,寶甕金莖露猶滴。一度春風一度花,如此風光那會得。
武陵天臺雲錦堆,禹糧堯韭同蒼苔。伐毛洗髓即年歲,對花食實能幾回。
宋代:
王周
制之居首尾,俾之辨斜正。首動尾聿隨,斜取正為定。
有如提吏筆,有如執時柄。有如秉師律,有如宣命令。
守彼方與直,得其剛且勁。既能濟險難,何畏涉遼夐。
制之居首尾,俾之辨斜正。首動尾聿隨,斜取正為定。
有如提吏筆,有如執時柄。有如秉師律,有如宣命令。
守彼方與直,得其剛且勁。既能濟險難,何畏涉遼夐。
清代:
胡星阿
瑤窗屈曲倚崇阿,金染斜陽碧染莎。簾幕曉寒鳩雨細,池塘春靜燕泥多。
桂旌冉冉迷湘竹,蓮步盈盈隔漢波。為問畫樓西畔路,花香月色近如何。
瑤窗屈曲倚崇阿,金染斜陽碧染莎。簾幕曉寒鳩雨細,池塘春靜燕泥多。
桂旌冉冉迷湘竹,蓮步盈盈隔漢波。為問畫樓西畔路,花香月色近如何。
:
宋一鴻
良夜迢迢低玉繩,望雙星。羅衣偷卸若為情,細叮嚀。
拗住銀鉤紅燭背,悄無聲。是何意態意怦怦。問卿卿。
良夜迢迢低玉繩,望雙星。羅衣偷卸若為情,細叮嚀。
拗住銀鈎紅燭背,悄無聲。是何意態意怦怦。問卿卿。
清代:
朱庸齋
閬苑天風接玉屏,江山文字見英靈。蒼茫三百年間事,片石誰尋十友亭。
閬苑天風接玉屏,江山文字見英靈。蒼茫三百年間事,片石誰尋十友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