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范彥覃
送范彥覃。宋代。李處權。 春風惱百物,物物不禁渠。水為盎盎綠,柳亦毿毿舒。芳菲遽如許,流光亦須臾。誰令更別離,此恨當何如。外門有人物,照映冰玉壺。茹古髯似戟,說兵膽過軀。中外已踐更,能事乃緒余。主饋孟光賢,郎君千里駒。人生得此樂,底事猶區區。茲行謁賢相,袖有時政書。世家治劇手,陶冶寧舍諸。我老不適用,饑寒出無驢。論親無黨近,分義何敢疏。吾兒似我拙,久已分龍豬。一聞詞賦功,決科良起予。山林與鐘鼎,愿言今則殊。歲寒茍在茲,勿忘雙鯉魚。
[宋代]:李處權
春風惱百物,物物不禁渠。
水為盎盎綠,柳亦毿毿舒。
芳菲遽如許,流光亦須臾。
誰令更別離,此恨當何如。
外門有人物,照映冰玉壺。
茹古髯似戟,說兵膽過軀。
中外已踐更,能事乃緒余。
主饋孟光賢,郎君千里駒。
人生得此樂,底事猶區區。
茲行謁賢相,袖有時政書。
世家治劇手,陶冶寧舍諸。
我老不適用,饑寒出無驢。
論親無黨近,分義何敢疏。
吾兒似我拙,久已分龍豬。
一聞詞賦功,決科良起予。
山林與鐘鼎,愿言今則殊。
歲寒茍在茲,勿忘雙鯉魚。
春風惱百物,物物不禁渠。
水為盎盎綠,柳亦毿毿舒。
芳菲遽如許,流光亦須臾。
誰令更別離,此恨當何如。
外門有人物,照映冰玉壺。
茹古髯似戟,說兵膽過軀。
中外已踐更,能事乃緒餘。
主饋孟光賢,郎君千裡駒。
人生得此樂,底事猶區區。
茲行謁賢相,袖有時政書。
世家治劇手,陶冶甯舍諸。
我老不適用,饑寒出無驢。
論親無黨近,分義何敢疏。
吾兒似我拙,久已分龍豬。
一聞詞賦功,決科良起予。
山林與鐘鼎,願言今則殊。
歲寒茍在茲,勿忘雙鯉魚。
唐代·李處權的簡介
(?—1155)宋徐州豐縣人,徙江寧溧陽,字巽伯。李淑曾孫。徽宗宣和間,與陳恬、朱敦儒并以詩名。南渡后曾領三衢。卒年七十余。有《崧庵集》。
...〔
? 李處權的詩(278篇) 〕
宋代:
劉瀾
向陽看未足。更露立闌干,日高人獨。江空佩鳴玉。問煙鬟霞臉,為誰膏沐。情間景淑。嫁東風、無媒自卜。鳳臺高,貪伴吹笙,驚下九天霜鵠。紅蹙。花開不到,杜老溪壯,已公茅屋。山城水國。歡易斷,夢難續。記年時馬上,人酣花醉,樂奏開元舊曲。夜歸來,駕錦漫天,絳紗萬燭。
向陽看未足。更露立闌幹,日高人獨。江空佩鳴玉。問煙鬟霞臉,為誰膏沐。情間景淑。嫁東風、無媒自蔔。鳳臺高,貪伴吹笙,驚下九天霜鵠。紅蹙。花開不到,杜老溪壯,已公茅屋。山城水國。歡易斷,夢難續。記年時馬上,人酣花醉,樂奏開元舊曲。夜歸來,駕錦漫天,絳紗萬燭。
宋代:
劉克莊
出海新蟾玉半鉤,風翻荷蕩起棲鷗。
女郎定有穿針約,偷看明河記立秋。
出海新蟾玉半鈎,風翻荷蕩起棲鷗。
女郎定有穿針約,偷看明河記立秋。
明代:
沈宜修
輕花拂露,長空掛月,人在秋香院小。盈盈一水兩相思,■能得、佩環聲繞。
銖衣羅薄,翠蛾愁損,試向瓊綃低告。無端窗外曉光催,掩泣望、星橋又杳。
輕花拂露,長空掛月,人在秋香院小。盈盈一水兩相思,■能得、佩環聲繞。
銖衣羅薄,翠蛾愁損,試向瓊綃低告。無端窗外曉光催,掩泣望、星橋又杳。
元代:
范梈
司揭本楚官,子孫以官氏。揭陽漢建侯,氏實出于史。
同源而異流,流各昧其源。泛舟在中河,安得窮昆侖?
司揭本楚官,子孫以官氏。揭陽漢建侯,氏實出于史。
同源而異流,流各昧其源。泛舟在中河,安得窮昆侖?
宋代:
孔平仲
別我如不忍,念君方索居。蕭然對松竹,獨自理圖書。
擊缽詩無敵,連環辯有馀。驊騮志萬里,那久困鹽車。
別我如不忍,念君方索居。蕭然對松竹,獨自理圖書。
擊缽詩無敵,連環辯有馀。驊騮志萬裡,那久困鹽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