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呂】紅繡鞋 題惠山寺舌
【中呂】紅繡鞋 題惠山寺舌。元代。張可久。 題惠山寺舌底朝朝茶味,眼前處處詩題,舊刻漫漶看新碑。林寫傳梵語,巖翠點禪衣,石龍噴凈水。禁行甫郊居白露離離香稻,清風小小團茅,蔡仙家只隔宋姑橋?;h邊一水繞,門外兩山高,庭前雙檜老。集慶方丈月桂峰前方丈,云松徑里禪房,玉甌水乳洗詩腸。蓮花香世界,貝葉古文章,秋堂聽夜講。
[元代]:張可久
題惠山寺
舌底朝朝茶味,眼前處處詩題,舊刻漫漶看新碑。林寫傳梵語,巖翠點禪衣,石龍噴凈水。
禁行甫郊居
白露離離香稻,清風小小團茅,蔡仙家只隔宋姑橋?;h邊一水繞,門外兩山高,庭前雙檜老。
集慶方丈
月桂峰前方丈,云松徑里禪房,玉甌水乳洗詩腸。蓮花香世界,貝葉古文章,秋堂聽夜講。
題惠山寺
舌底朝朝茶味,眼前處處詩題,舊刻漫漶看新碑。林寫傳梵語,巖翠點禪衣,石龍噴淨水。
禁行甫郊居
白露離離香稻,清風小小團茅,蔡仙家隻隔宋姑橋。籬邊一水繞,門外兩山高,庭前雙檜老。
集慶方丈
月桂峰前方丈,雲松徑裡禪房,玉甌水乳洗詩腸。蓮花香世界,貝葉古文章,秋堂聽夜講。
唐代·張可久的簡介
張可久(約1270~1348以后)字小山(一說名伯遠,字可久,號小山)(《堯山堂外紀》);一說名張可久肖像(林晉生作)可久,字伯遠,號小山(《詞綜》);又一說字仲遠,號小山(《四庫全書總目提要》),慶元(治所在今浙江寧波鄞縣)人,元朝重要散曲家,劇作家,與喬吉并稱“雙壁”,與張養浩合為“二張”。
...〔
? 張可久的詩(330篇) 〕
近代:
陳仁德
揮手憑欄意氣橫,狂飆浩蕩掃神京。只今惟有寒鴉噪,曾伴樓頭萬歲聲。
揮手憑欄意氣橫,狂飆浩蕩掃神京。隻今惟有寒鴉噪,曾伴樓頭萬歲聲。
宋代:
姜特立
老去林泉屬我,時來軒冕輸君。
正好南冥運翼,未用北山移文。
老去林泉屬我,時來軒冕輸君。
正好南冥運翼,未用北山移文。
宋代:
趙蕃
流水疏梅我有詩,偶來重見雪離披。
五年不蹋常山路,咫尺寧乖一赴期。
流水疏梅我有詩,偶來重見雪離披。
五年不蹋常山路,咫尺甯乖一赴期。
宋代:
陳良貴
墨水東馳一鑒懸,隔江幽趣浩無邊。閒憑古剎峰千點,遠望春波水滿田。
野客到時鷗自狎,禪僧定后鶴初旋。重尋未有三生約,一笑歸來月滿川。
墨水東馳一鑒懸,隔江幽趣浩無邊。閒憑古剎峰千點,遠望春波水滿田。
野客到時鷗自狎,禪僧定後鶴初旋。重尋未有三生約,一笑歸來月滿川。
宋代:
晁說之
學得浮云往復還,里中不出孰追攀。
九秋自與物情樂,一日須教我輩閑。
學得浮雲往複還,裡中不出孰追攀。
九秋自與物情樂,一日須教我輩閑。
唐代:
沈佺期
弱冠相知早,中年不見多。生涯在王事,客鬢各蹉跎。
良守初分岳,嘉聲即潤河。還從漢闕下,傾耳聽中和。
弱冠相知早,中年不見多。生涯在王事,客鬢各蹉跎。
良守初分嶽,嘉聲即潤河。還從漢闕下,傾耳聽中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