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趙承旨白鼻騧圖
題趙承旨白鼻騧圖。元代。馮子振。 曲江洗刷墨滿身,雄恣逸態何超群。眼中但覺肉勝骨,干也合讓曹將軍。嗟哉今人畫唐馬,藝精亦出曹韓下。玉堂學士重名譽,一紙千金不當價。山窗擁雪觀畫圖,據鞍便欲擒于菟。天廄真龍有時有,杜老歌行絕代無。
[元代]:馮子振
曲江洗刷墨滿身,雄恣逸態何超群。眼中但覺肉勝骨,干也合讓曹將軍。
嗟哉今人畫唐馬,藝精亦出曹韓下。玉堂學士重名譽,一紙千金不當價。
山窗擁雪觀畫圖,據鞍便欲擒于菟。天廄真龍有時有,杜老歌行絕代無。
曲江洗刷墨滿身,雄恣逸態何超群。眼中但覺肉勝骨,幹也合讓曹將軍。
嗟哉今人畫唐馬,藝精亦出曹韓下。玉堂學士重名譽,一紙千金不當價。
山窗擁雪觀畫圖,據鞍便欲擒于菟。天廄真龍有時有,杜老歌行絕代無。
唐代·馮子振的簡介
馮子振,元代散曲名家,1253-1348,字海粟,自號瀛洲洲客、怪怪道人,湖南攸縣人。自幼勤奮好學。元大德二年(1298)登進士及第,時年47歲,人謂“大器晚成”。朝廷重其才學,先召為集賢院學士、待制,繼任承事郎,連任保寧(今四川境內)、彰德(今河南安陽)節度使。晚年歸鄉著述。世稱其“博洽經史,于書無所不記”,且文思敏捷。下筆不能自休。一生著述頗豐,傳世有《居庸賦》、《十八公賦》、《華清古樂府》、《海粟詩集》等書文,以散曲最著。
...〔
? 馮子振的詩(112篇) 〕
宋代:
李新
霧捲馬蹄塵自起,東風送渡咸陽水。故園花木綠成圍,猶向關中見桃李。
聞道春前雪最深,行人僵死薪如金。羲和不肯為日馭,潛入北海分幽陰。
霧捲馬蹄塵自起,東風送渡鹹陽水。故園花木綠成圍,猶向關中見桃李。
聞道春前雪最深,行人僵死薪如金。羲和不肯為日馭,潛入北海分幽陰。
明代:
李夢陽
時清晝臥銅牙弩,客散宵披玉檢文。可道將軍渾是武,曾將三策獻明君。
時清晝臥銅牙弩,客散宵披玉檢文。可道將軍渾是武,曾將三策獻明君。
明代:
于慎行
聞道君王憶月卿,徵書蚤晚到山城。可知昨夜東風起,碧玉峰頭鶴夢驚。
聞道君王憶月卿,徵書蚤晚到山城。可知昨夜東風起,碧玉峰頭鶴夢驚。
明代:
黎民表
苦憶平生友,憐予頗好奇。能供光祿酒,常和法曹詩。
宦拙騎官馬,朝回補竹籬。風塵關塞黑,魂夢故來遲。
苦憶平生友,憐予頗好奇。能供光祿酒,常和法曹詩。
宦拙騎官馬,朝回補竹籬。風塵關塞黑,魂夢故來遲。
宋代:
蘇籀
布衣海上看群豕,金門晚躋作三吏。
漢主功名氣薄云,柄用儒術親且貴。
布衣海上看群豕,金門晚躋作三吏。
漢主功名氣薄雲,柄用儒術親且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