撚髭
撚髭。元代。艾性夫。 細撚寒髭縷霜,未須惆悵惜流光。近山歸鷺分明白,過雨斜陽淺淡黃。春入桑榆花影瘦,門無車馬草長心。暮年一卷參同契,覓得安神不老方。
[元代]:艾性夫
細撚寒髭縷霜,未須惆悵惜流光。
近山歸鷺分明白,過雨斜陽淺淡黃。
春入桑榆花影瘦,門無車馬草長心。
暮年一卷參同契,覓得安神不老方。
細撚寒髭縷霜,未須惆悵惜流光。
近山歸鷺分明白,過雨斜陽淺淡黃。
春入桑榆花影瘦,門無車馬草長心。
暮年一卷參同契,覓得安神不老方。
唐代·艾性夫的簡介
艾性夫(《四庫全書》據《江西通志》作艾性,并謂疑傳刻脫一夫字)字天謂。江西東鄉(今屬江西撫州)人。元朝講學家、詩人。與其叔艾可叔、艾可翁齊名,人稱“臨川三艾先生”。 生卒年均不詳,約元世祖至元中前后在世。艾性夫詩,以影印文淵合《四庫全書》本為底本,酌校《詩淵》所錄詩。新輯集外詩編為第三卷。
...〔
? 艾性夫的詩(241篇) 〕
清代:
李希圣
事過方知大禍臨,君臣相對但沾襟。死棋著著猶堪覆,長夜漫漫直到今。
三戶亡秦那可得,諸公誤國是何心。當時痛哭書還在,吞炭年來口已瘖。
事過方知大禍臨,君臣相對但沾襟。死棋著著猶堪覆,長夜漫漫直到今。
三戶亡秦那可得,諸公誤國是何心。當時痛哭書還在,吞炭年來口已瘖。
唐代:
張喬
閑倚蒲團向日眠,不能歸老岳云邊。
舊時僧侶無人在,惟有長松見少年。
閑倚蒲團向日眠,不能歸老嶽雲邊。
舊時僧侶無人在,惟有長松見少年。
南北朝:
蕭繹
三月桃花含面脂,五月新油好煎澤。莫復臨地不寄人,謾道江中無估客。
三月桃花含面脂,五月新油好煎澤。莫複臨地不寄人,謾道江中無估客。
清代:
黃遵憲
烏呼碑下吊忠臣,蹈海人人恥帝秦。震地哭聲涂地血,大東扶起一紅輪。
烏呼碑下吊忠臣,蹈海人人恥帝秦。震地哭聲塗地血,大東扶起一紅輪。
明代:
顧允成
男婚女嫁既已畢,子平山游不復出。古人冷淡今人笑,兒孫馬牛何時逸。
男婚女嫁既已畢,子平山遊不複出。古人冷淡今人笑,兒孫馬牛何時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