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臣怨
農臣怨。唐代。元結。 農臣何所怨,乃欲干人主。不識天地心,徒然怨風雨。將論草木患,欲說昆蟲苦。巡回宮闕傍,其意無由吐。一朝哭都市,淚盡歸田畝。謠頌若采之,此言當可取。
[唐代]:元結
農臣何所怨,乃欲干人主。
不識天地心,徒然怨風雨。
將論草木患,欲說昆蟲苦。
巡回宮闕傍,其意無由吐。
一朝哭都市,淚盡歸田畝。
謠頌若采之,此言當可取。
農臣何所怨,乃欲幹人主。
不識天地心,徒然怨風雨。
將論草木患,欲說昆蟲苦。
巡回宮闕傍,其意無由吐。
一朝哭都市,淚盡歸田畝。
謠頌若采之,此言當可取。
譯文
農民因災難頻繁生活艱苦要向君主申訴,他們不知上天意志,徒然埋怨風不調雨不順。田里莊稼歉收,蟲害又很嚴重。當朝言路閉塞無處申述,只好來到京城,徘徊在宮闕門外,也無法見到皇帝吐露自己的悲苦。整天在都城里痛哭,淚水都哭干了才回到鄉里。但愿我的這首詩能被朝廷采詩之官收集去,當有助于皇帝了解民情,糾正時政之弊端。
注釋
人主:古時專指一國之主,即帝王。
草木患、昆蟲苦:即莊稼歉收、昆蟲為害的情景。
無由:指沒有門徑和機會。
此詩是作者《系樂府》十二首之九,《系樂府》十二首寫于天寶十載,是盛唐時較早的新樂府詩。此詩托古諷今,揭露朝廷失政,農民積怨,奔走呼號。這首詩雖是詠嘆前朝,但借古諷今,對時政弊端的揭露還是相當深刻的。
唐代·元結的簡介
元結(719~772年),中國唐代文學家。字次山,號漫叟 、聱叟 。河南魯山人。天寶六載(747)應舉落第后,歸隱商余山。天寶十二載進士及第。安祿山反,曾率族人避難猗玗洞 (今湖北大冶境內),因號猗玗子。乾元二年(759),任山南東道節度使史翙幕參謀,招募義兵,抗擊史思明叛軍,保全十五城。代宗時,任道州刺史,調容州,加封容州都督充本管經略守捉使,政績頗豐。大歷七年(772)入朝,同年卒于長安。
...〔
? 元結的詩(105篇) 〕
元代:
馬熙
買陂塘旋栽楊柳,參知漁艇機務。巨川冒涉風濤險,此際纜煙維雨。
朝泊渚。到日落滄波,移傍寒梅嶼。翠禽無語。甚雪意方深,月明空載,獨棹始成趣。
買陂塘旋栽楊柳,參知漁艇機務。巨川冒涉風濤險,此際纜煙維雨。
朝泊渚。到日落滄波,移傍寒梅嶼。翠禽無語。甚雪意方深,月明空載,獨棹始成趣。
金朝:
馮璧
吏部能開衡岳云,坡仙曾借海宮春。蓮峰清曉忽自獻,二公何人予何人。
吏部能開衡嶽雲,坡仙曾借海宮春。蓮峰清曉忽自獻,二公何人予何人。
:
陳淳祖
勸農事云畢,晴日足登山。山高翠微上,坐見人境閒。
天目有修眉,洞庭無狂瀾。田疇井畫見,布谷行相關。
勸農事雲畢,晴日足登山。山高翠微上,坐見人境閒。
天目有修眉,洞庭無狂瀾。田疇井畫見,布谷行相關。
:
江源
肩輿一霎度層岡,思欲振衣心未遑。望闕直窮千里目,思鄉欲斷九回腸。
謾憐我輩身多病,獨喜吾民歲屢穰。此去綦江應不遠,淩晨呼仆束輕裝。
肩輿一霎度層岡,思欲振衣心未遑。望闕直窮千裡目,思鄉欲斷九回腸。
謾憐我輩身多病,獨喜吾民歲屢穰。此去綦江應不遠,淩晨呼仆束輕裝。
清代:
黃毓祺
堤上東風楊柳斜,半飛柳絮半飛沙。可憐一樣風前絮,惟有江南似雪花。
堤上東風楊柳斜,半飛柳絮半飛沙。可憐一樣風前絮,惟有江南似雪花。
宋代:
劉弇
由來昭武勝天臺,淑氣俄鐘命世材。天上月華方攝兔,人間春色已先梅。
長庚夢白真無敵,嵩岳生申世有開。直恐龍陂清澈底,照人都入骨毛來。
由來昭武勝天臺,淑氣俄鐘命世材。天上月華方攝兔,人間春色已先梅。
長庚夢白真無敵,嵩嶽生申世有開。直恐龍陂清澈底,照人都入骨毛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