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箏

          [唐代]:柳中庸

          抽弦促柱聽秦箏,無限秦人悲怨聲。

          似逐春風知柳態,如隨啼鳥識花情。

          誰家獨夜愁燈影?何處空樓思月明?

          更入幾重離別恨,江南歧路洛陽城。

          傷別 

          聽箏譯文及注釋

          譯文

            那忽急忽徐、時高時低的古箏聲,就從這變化巧妙的指尖飛出來,傳入耳中秦箏聲聲,使人聯想到秦人的悲怨之聲。箏聲像柳條拂著春風絮絮話別,又像杜鵑鳥繞著落花,娟娟啼血。那低沉、幽咽的箏聲,好像誰家的白發老母黑夜里獨坐燈前,為游子不歸而對影憂愁,又好像誰家的少婦獨自守立空樓,為丈夫遠出而望月長嘆。箏聲本來就苦,更何況又摻入了我的重重離別之恨,南北遠離,相隔千里,兩地相思。

          注釋

          箏:一種撥弦樂器,相傳為秦人蒙恬所制,故又名“秦箏”。它發音凄苦,令人“感悲音而增嘆,愴憔悴而懷愁”(漢侯瑾《箏賦》)。

          抽弦促柱:箏的長方形音箱面上,張弦十三根,每弦用一柱支撐,柱可左右移動以調節音量。彈奏時,以手指或鹿骨爪撥弄箏弦;緩撥叫“抽弦”,急撥叫“促柱”。

          “似逐”兩句:似,好像。逐,追逐。態,狀態,情態。隨,追隨。識,認得,辨別。

          獨夜:孤獨一人的夜晚。

          燈影:燈下的影子。

          空樓:沒有人的樓房。

          更(gèng):更加,愈加。

          幾重(chóng):幾層。

          “江南”句:指南北遠離,兩地相思。

          參考資料:

          1、蕭滌非 等 .《唐詩鑒賞辭典》 :上海辭書出版社 ,1983 :670-672 .

          聽箏鑒賞

            這首詩寫詩人聽箏時的音樂感受,其格局和表現技巧別具一格,別有情韻。

            首句“抽弦促柱聽秦箏”,“抽弦促柱”點出彈箏的特殊動作。忽疾忽徐、時高時低的音樂聲,就從這“抽弦促柱”變化巧妙的指尖端飛出來,傳入詩人之耳。詩人凝神地聽著,聽之于耳,會之于心。“聽”是此詩的“題眼”,底下內容,均從“聽”字而來。

            詩人聽箏最突出的感受是“無限秦人悲怨聲”,詩人由秦箏聯想到秦人之聲。據《秦州記》記載:“隴山東西百八十里,登山巔東望,秦川四五百里,極目泯然。山東人行役升此而顧瞻者,莫不悲思。”這就是詩人所說的“秦人悲怨聲”。詩人以此渲染他由聽箏而引起的感時傷別、無限悲怨之情。下面圍繞“悲怨”二字,詩人對箏聲展開了一連串豐富的想象和細致的描寫。

            詩人巧妙地把弦上發出的樂聲同大自然的景物融為一體,頓時使悲怨的樂聲,轉化為鮮明生動的形象。那柳條搖蕩、柳絮追逐、落英繽紛、杜鵑繞啼的暮春情景,仿佛呈現于讀者的眼前;春風、楊柳、花、鳥,情懷畢露,更加渲染出一片傷春惜別之情。

            “抽弦促柱”之聲的變化,又喚起詩人更加奇妙的聯想:上一聯寫大自然的景物,這一聯則寫人世的悲歡,更加真切感人。“獨”、“空”兩字,尤使畫面顯得分外凄清,增加了盼子思夫、離愁別恨的分量。“愁燈影”、“思月明”,含蓄蘊藉,耐人尋味:燈前別無他人,只看到自己的影子,可見何等孤獨,不能不“愁”。樓頭沒有親人,只見明月高懸,可見何等空蕩,不能不“思”。這兩處倘若寫作“愁燈下”、“思離人”,就索然無味了。這一聯用暗喻,且用“誰家”、“何處”疑問句式,不僅顯得與上一聯有參差變化之美,而且更能激起想象的翅膀,讓各人按自己的生活體驗,從畫面中去品嘗箏聲所構成的美妙動人的音樂形象。

            以上兩聯所構成的形象,淋漓盡致地描摹出箏聲之“苦”,使人耳際仿佛頻頻傳來各種惜別的悲怨之聲。箏聲“苦”,如果聽者也懷有“苦”情,箏弦與心弦同聲相應,那么就愈發感到苦。詩人柳中庸正是懷著苦情聽箏的。

            詩人的族侄、著名文學家柳宗元因參與王叔文集團的政治改革,失敗后,被貶竄南陲海涯。這末二句也是有感而發。

            這首描寫箏聲的詩,著眼點不在表現彈奏者精湛的技藝,而是借箏聲傳達心聲,抒發感時傷別之情。詩人展開聯想,以新穎、貼切的比喻,集中描寫箏弦上所發出的種種哀怨之聲。詩中重點寫“聲”,卻又不直接寫“聲”,沒有用一個象聲詞。而是著力刻畫各種必然發出“悲怨聲”的形象,喚起讀者的聯想,使人見其形似聞其聲,顯示了“此時無聲勝有聲”的藝術效果。

          柳中庸簡介

          唐代·柳中庸的簡介

          柳中庸

          柳中庸 (?—約775)名淡,中庸是其字,唐代邊塞詩人。河東(今山西永濟)人,為柳宗元族人。大歷年間進士,曾官鴻府戶曹,未就。蕭穎士以女妻之。與弟中行并有文名。與盧綸、李端為詩友。所選《征人怨》是其流傳最廣的一首。《全唐詩》存詩僅13首。其詩以寫邊塞征怨為主,然意氣消沉,無復盛唐氣象。

          ...〔 ? 柳中庸的詩(11篇)

          猜你喜歡

          次韻李豸秀才來別子瞻仍謝惠馬二首

          宋代蘇轍

          小床臥客笑元龍,彈鋏無輿下舍中。

          五馬不辭分后乘,輕裘初許敝諸公。

          食薺有感二首 其一

          韓雍

          十月江南天未霜,蒙茸野薺滿園荒。旋呼童子尋根摘,便付庖人入鼎嘗。

          薦酒漫誇蒲筍懶,調羹殊勝韭芽香。居閒茹美皆君賜,補報無能感意長。

          感興四首 其一

          宋登春

          肝臂列為人,自知亦巳幸。循性即坦途,求名自貽病。

          建炎己酉十二月五日避亂鴿湖山十絕句 其三

          宋代王庭圭

          幡竿插入千巖底,鳥語飛來絕壁間。洞口行人迷處所,不知鐘梵鎖孱顏。

          花園即事呈常

          唐代趙嘏

          煙煖池塘柳覆臺,百花園里看花來。燒衣焰席三千樹,破鼻醒愁一萬杯。

          不肯為歌隨拍落,卻因令舞帶香回。山公仰爾延賓客,好傍春風次第開。

          萬年山

          宋代高似孫

          依松屈曲疑無路,十里廿里香深沍。

          殿臺平入蓬萊圖,人煙盡屬天臺賦。

          亚洲精品福利视频| 在线观看亚洲AV每日更新无码| 亚洲自偷自偷在线成人网站传媒| 久久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性色| 亚洲精品无码乱码成人| 小说区亚洲自拍另类| 亚洲欧洲国产精品久久| 久久久久亚洲国产| 亚洲午夜无码片在线观看影院猛 | 亚洲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亚洲处破女AV日韩精品| 国产精品亚洲精品观看不卡|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天堂久久| 亚洲福利在线播放| 亚洲日本中文字幕| 久久久婷婷五月亚洲97号色| 亚洲黄色网址在线观看| 亚洲乱码中文论理电影| 亚洲国产精品日韩在线| 亚洲av中文无码| mm1313亚洲国产精品美女| 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偷一| 亚洲第一成年男人的天堂| 亚洲另类激情综合偷自拍| 亚洲色图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午夜无码久久| 亚洲AV日韩综合一区|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喷水| 亚洲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成人va在线观看网址| 最新国产成人亚洲精品影院| 亚洲色大18成人网站WWW在线播放| 亚洲JIZZJIZZ中国少妇中文| 成人亚洲性情网站WWW在线观看| 亚洲日本中文字幕| 亚洲va成无码人在线观看| 亚洲gay片在线gv网站| 亚洲国产V高清在线观看| 亚洲一区爱区精品无码|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网站| 亚洲国产日产无码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