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文 > 王安石的詩 > 書湖陰先生壁

          書湖陰先生壁

          [宋代]:王安石

          茅檐長掃凈無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護田將綠繞,兩山排闥送青來。

          桑條索漠楝花繁,風斂余香暗度垣。

          黃鳥數聲殘午夢,尚疑身屬半山園。

          書湖陰先生壁譯文及注釋

          譯文

          茅草房庭院經常打掃,潔凈得沒有一絲青苔。花草樹木成行成壟,都是主人親手栽種。

          庭院外一條小河保護著農田,并且環繞著農田;兩座大山打開門來為人們送去綠色。

          桑樹枝葉繁茂,楝花也十分繁盛。清風吹送楝花余香,悄悄地送過墻頭。

          黃鶯幾聲清脆的啼叫 ,驚醒了我的午覺。一夢醒來,我恍恍惚惚還覺得自己好像仍然在舊日所住的半山園中。

          注釋

          書:書寫,題詩。湖陰先生:本名楊德逢,隱居之士,是王安石晚年居住金陵紫金山(今江蘇南京)時的鄰居。

          茅檐:茅屋檐下,這里指庭院。無苔:沒有青苔。

          成畦(qí ):成壟成行。 畦:經過修整的一塊塊田地。

          護田:這里指護衛環繞著園田。⑸排闥(tà):開門。闥:小門。送青來:送來綠色。

          楝(liàn)花:“二十四番花信”里的楝花,指的就是北方常見的苦楝花。

          參考資料:

          1、陳文新 等.宋詩鑒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7:249-250

          2、高克勤 等.王安石及其作品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55-56

          書湖陰先生壁創作背景

            《書湖陰先生壁二首》是王安石題在楊德逢屋壁上的一組詩。楊德逢,別號湖陰先生,是王安石退居金陵時的鄰居和經常往來的朋友。

          參考資料:

          1、陳文新 等.宋詩鑒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7:249-250

          書湖陰先生壁鑒賞

            這兩首詩是題寫在湖陰先生家屋壁上的,其中第一首很著名。這一首詩用典十分精妙,讀者不知典故內容,并不妨礙對詩歌大意的理解;而詩歌的深意妙趣,則需要明白典故的出處才能更深刻地體會。

            首二句贊美楊家庭院的清幽。“茅檐”代指庭院。“靜”即凈。怎樣寫凈呢?詩人摒絕一切平泛的描繪,而僅用“無苔”二字,舉重若輕,真可謂別具只眼。何以見得?江南地濕,又時值初夏多雨季節,這對青苔的生長比之其他時令都更為有利。況且,青苔性喜陰暗,總是生長在僻靜之處,較之其他雜草更難于掃除。而今庭院之內,連青苔也沒有,不正表明無處不凈、無時不凈嗎?在這里,平淡無奇的形象由于恰當的用字卻具有了異常豐富的表現力。“花木”是庭院內最引人注目的景物。因為品種繁多,所以要分畦栽種。這樣,“成畦”二字就并非僅僅交代花圃的整齊,也有力地暗示出花木的豐美,既整齊又不單調。

            這清幽環境令人陶醉,所以當詩人的目光從院內花木移向院外的山水時,他的思致才會那樣悠遠、飄逸,才會孕育出下面一聯的警句,門前的景物是一條河流,一片農田,兩座青山,在詩人眼里,山水對這位志趣高潔的主人也有情誼。詩人用擬人手法,將“一水”“兩山”寫成富有人情的親切形象。彎彎的河流環繞著蔥綠的農田,正像母親用雙手護著孩子一樣。“護”字,“繞”字顯得那么有情。門前的青山見到庭院這樣整潔,主人這樣愛美,也爭相前來為主人的院落增色添彩:推門而入,奉獻上一片青翠。詩人以神來之筆,留下千古傳誦的名句。

            “一水”“兩山”被轉化為富于生命感情的親切的形象,而為千古傳誦。但后二句所以廣泛傳誦,主要還在于這樣兩點:一、擬人和描寫渾然一體,交融無間。“一水護田”加以“繞”字,正見得那小溪曲折生姿,環繞著綠油油的農田,這不恰像一位母親雙手護著小孩的情景嗎?著一“護”字,“繞”的神情明確顯示。至于“送青”之前冠以“排闥”二字,更是神來之筆。它既寫出了山色不只是深翠欲滴,也不只是可掬,而竟似撲向庭院而來!這種描寫給予讀者的美感極為新鮮、生動。它還表明山的距離不遠,就在楊家庭院的門前,所以似乎伸手可及。尤其動人的,是寫出了山勢若奔,仿佛剛從遠方匆匆來到,興奮而熱烈。所有這些都把握住了景物的特征,而這種種描寫,又都和充分的擬人化結合起來那情調、那筆致,完全像在表現“有朋自遠方來”的情景:情急心切,竟顧不得敲門就闖進庭院送上禮物。二者融合無間,相映生色,既奇崛又自然,既經錘煉又無斧鑿之痕,清新雋永,韻味深長。二、這兩句詩也與楊德逢的形象吻合。在前聯里,已可看到一個人品高潔、富于生活情趣的湖陰先生。所居僅為“茅檐”,他不僅“掃”,而且“長掃”(即常掃),以至于“靜無苔”;“花木成畦”,非賴他人,而是親“手自栽”。可見他清靜脫俗,樸實勤勞。這樣一位高士,徜徉于山水之間,當然比別人更能欣賞到它們的美,更感到“一水”“兩山”的親近;詩人想象山水有情,和湖陰先生早已締結了深厚的交誼。詩以“書湖陰先生壁”為題,處處關合,處處照應,由此也可見出詩人思致的綿密。

          此詩對于“一水”“兩山”的擬人化,既以自然景物的特征為基礎,又與具體的生活內容相吻合,所以氣足神完,渾化無跡,成為古今傳誦的名句。

            在修辭技巧上,“一水護田將綠繞,兩山排闥送青來”兩句也堪作范例。詩人運用了對偶的句式,又采用了擬人的手法,給山水賦予人的感情,化靜為動,顯得自然化境既生機勃勃又清靜幽雅。

          王安石簡介

          唐代·王安石的簡介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謚文,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漢族,北宋撫州臨川人(今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區鄧家巷人),中國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歐陽修稱贊王安石:“翰林風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憐心尚在,后來誰與子爭先。”傳世文集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其詩文各體兼擅,詞雖不多,但亦擅長,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荊公最得世人哄傳之詩句莫過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 ? 王安石的詩(1607篇)

          猜你喜歡

          慈竹

          宋代王令

          不求丹鳳食,不學景龍吟。

          自有慈仁意,相依歲月深。

          次韻楊侯見送游五峰

          宋代郭祥正

          飄然忽作五峰游,三伏誰知冷似秋。為在深云更深處,手提白羽看泉流。

          秋夜

          宋代方一夔

          露白初濡木,星虛漸集房。蛾飛爭墮水,魚退急投梁。

          搗練堤防冷,收禾準備荒。只愁棗紅地,萬馬逐殘羌。

          水調歌頭·勛業竟何許

          宋代吳潛

          勛業竟何許,日日倚危樓。天風吹動襟袖,身世一輕鷗。山際云收云合,沙際舟來舟去,野意已先秋。很石癡頑甚,不省古今愁。郗兵強,韓艦整,說徐州。但憐吾衰久矣,此事恐悠悠。欲破諸公磊塊,且倩一杯澆酹,休要問更籌。星斗闌干角,手摘莫驚不。

          登女郎臺

          宋代穆修

          臺前流水眼波明,臺上閑云鬢葉輕。

          莫把姑蘇遠相比,不曾亡國祇傾城。

          山水友馀辭 茭白

          唐代王質

          春斑犀,秋彫胡,一年計,在江湖。赤腳白腳癯,黃鮮紅鮮圬。

          茭白,茭白,■人漁子手拍拍,槳芽櫓臍曉香發。

          久久亚洲AV午夜福利精品一区| 最新亚洲人成无码网站| 亚洲?V无码成人精品区日韩 | 国产亚洲欧洲Aⅴ综合一区 | 国产亚洲精品不卡在线| 亚洲乱码中文字幕手机在线|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琪琪| 最新亚洲人成无码网站| 久久亚洲中文字幕无码| 亚洲精品无码少妇30P| 亚洲高清乱码午夜电影网| 亚洲s码欧洲m码吹潮| 亚洲s码欧洲m码吹潮| 小说专区亚洲春色校园| 午夜亚洲乱码伦小说区69堂| 亚洲精品无码激情AV| 中文字幕亚洲激情| 亚洲国产无套无码av电影| 国产亚洲色婷婷久久99精品| 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 亚洲AV成人精品网站在线播放 | 亚洲AV无码国产精品永久一区| www亚洲精品久久久乳| 国产亚洲福利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AV中文无码乱人伦在线视色| 亚洲人成电影在线播放| 亚洲中文久久精品无码ww16| 久久精品7亚洲午夜a| 亚洲日本在线看片|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深夜天堂| 中文字幕亚洲综合久久综合 | 成人婷婷网色偷偷亚洲男人的天堂| 国产成人高清亚洲一区久久| 亚洲精品无码日韩国产不卡?V| 亚洲一区精品无码| 亚洲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avav天堂av在线网爱情| 亚洲精华国产精华精华液| 亚洲成年人啊啊aa在线观看| 亚洲性久久久影院| 亚洲处破女AV日韩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