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文 > 辛棄疾的詩 > 山鬼謠·問何年

          山鬼謠·問何年

          [宋代]:辛棄疾

          雨巖有石,狀怪甚,取《離騷》《九歌》,名曰“山鬼”,因賦《摸魚兒》,改今名。

          問何年、此山來此?西風(fēng)落日無語。看君似是羲皇上,直作太初名汝。溪上路,算只有、紅塵不到今猶古。一杯誰舉?舉我醉呼君,崔嵬未起,山鳥覆杯去。

          須記取:昨夜龍湫風(fēng)雨,門前石浪掀舞。四更山鬼吹燈嘯,驚倒世間兒女。依約處,還問我:清游杖履公良苦。神交心許。待萬里攜君,鞭笞鸞鳳,誦我《遠(yuǎn)游》賦。

          山鬼謠·問何年譯文及注釋

          譯文

          雨巖有一巨大的石頭,形狀非常怪異,我借用楚辭中《離騷》《九歌》的意思,為它取名“山鬼”,并創(chuàng)作《摸魚兒》詞,調(diào)名改為現(xiàn)名《山鬼謠》。

          問哪一年這個(gè)怪石飛來?西風(fēng)落日中的怪石默然不答。巨石可能是羲皇以前形成的,就以“太初”稱呼你罷。巨石環(huán)境偏僻,人跡罕至,今日還像古時(shí)一樣。醉中舉杯呼叫雨巖,雨巖未動(dòng),山鳥卻把酒杯踩倒飛去了。

          昨夜風(fēng)雨之中,巨石忽然起舞,在四更天的時(shí)候吹滅燈光大聲呼嘯,把人們都嚇壞了。在巨石起舞呼嘯的場(chǎng)景里,隱隱約約聽到巨石山鬼對(duì)我說:您整天拄杖游覽也是夠辛苦了。既然我們成了知己朋友,我們就共同乘上鸞鳥和鳳凰駕的車,吟誦著《遠(yuǎn)游》賦去漫游罷。

          注釋

          山鬼謠:詞牌名,即“摸魚兒”。雙調(diào)一百十六字,上片六仄韻,下片七仄韻。

          《離騷》《九歌》:屈原作品。《九歌》凡十一篇,其中第九篇《山鬼》,描寫一位山中女神。

          “看君”兩句:謂怪石似羲皇上人,就以“太初”稱之。羲皇上,即羲皇上人,伏羲氏以前的人。陶淵明曾自稱羲皇上人。此言怪石來歷久遠(yuǎn),純樸天然。君,指怪石。名汝:以此稱你。

          “溪上”兩句:怪石地處僻遠(yuǎn),紅塵不到,所以拙樸風(fēng)貌,古今不變。

          “一杯”四句:舉杯邀石,怪石未動(dòng),山鳥卻翻杯而去。誰舉:為(向)誰而舉。崔嵬:高大聳立貌,代指怪石。覆杯:打翻了酒杯。

          “須記”三句:人們記得昨晚潭邊風(fēng)雨大作,而怪石卻乘翻飛起舞。龍湫(qiū),龍?zhí)丁W髡摺端堃鳌ゎ}雨巖》詞賦雨巖飛泉說:“又說春雷鼻息,是臥龍彎環(huán)如許。”石浪,指巨大的怪石。詞尾作者自注:“石浪,庵外巨石也,長三十馀丈。”

          “四更”兩句:山鬼深夜呼嘯而至,吹燈滅火,使人膽顫心驚。山鬼吹燈,化用杜甫《山館》詩意:“山鬼吹燈滅,廚人語夜闌。”

          依約處:依稀恍惚間。

          杖屨(jù):出游登山所用的手仗和麻鞋。良苦:非常辛苦。

          “神交”四句:以怪石為契友,擬攜石乘鸞駕鳳作萬里遠(yuǎn)游。神交心許,精神相交,心意互許。鞭笞(chī)鸞鳳,鞭策鸞鳳,即指乘鸞駕鳳,遨游太空。《遠(yuǎn)游》,《楚辭》中的篇名,或謂屈原所作,這里代指辛棄疾的詞作。

          參考資料:

          1、謝永芳.辛棄疾詩詞全集匯校匯注匯評(píng).武漢:崇文書局,2016:230-231

          2、謝俊華.辛棄疾全詞詳注(上冊(cè)).沈陽:遼寧人民出版社,2016:264-265

          3、劉乃昌 編選.辛棄疾集.南京:鳳凰出版社,2014:56-58

          山鬼謠·問何年創(chuàng)作背景

            此詞作于辛棄疾首次罷官退居帶湖時(shí)期,時(shí)間在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前后。在賦閑時(shí)期他經(jīng)常去附近的風(fēng)景勝地博山游覽。博山雨巖有一塊形態(tài)怪異的巨石,長三十馀丈,辛棄疾便借用屈原《九歌》中“山鬼”稱呼它,寫下了這首《摸魚兒》詞,并將詞牌改名為《山鬼謠》。

          參考資料:

          1、謝永芳.辛棄疾詩詞全集匯校匯注匯評(píng).武漢:崇文書局,2016:230-231

          2、謝俊華.辛棄疾全詞詳注(上冊(cè)).沈陽:遼寧人民出版社,2016:264-265

          山鬼謠·問何年鑒賞

            辛棄疾的山水詞與前代山水詩不同,不僅是單純地摹擬自然,更重要的是富于想象,賦予大自然以人格,同時(shí)又兼有磅礴的氣勢(shì)。此詞就是這樣。據(jù)詞序,《山鬼謠》之名是取屈原《離騷》《九歌》之意。《山鬼》,一曲人神戀歌,詞人借以詠雨巖怪石。詞寫得詭異奇特,與石之“怪甚”十分相稱。

            上片頭二句“問何年,此山來此?”著一“來”字便把偌大一座博山擬人化了。從歷史長河中來看,這座山當(dāng)有形成的日期,但在科學(xué)知識(shí)不發(fā)達(dá)的古代,沒有人能解答這個(gè)問題。提問的對(duì)象,并不確指,又巧妙地以“西風(fēng)落日無語”作答,使渺茫的太古融入了瑟瑟西風(fēng)、奄奄落日之中,竟不可得一究詰之所。既渲染了冷峻陰森的氣氛,又引起日落后神秘可怖的懸想。究詰既無所得,所以緊接著便以猜度之詞說:“看君似是羲皇上,直作太初名汝”。《白虎通義》:“三皇者,何謂也?謂伏羲、神農(nóng)、燧人也。”傳說伏羲始畫八卦,造書契,揭開了人類文明史的第一頁。《列子·天瑞》:“太初者,氣之始也”;《周易》“易有太極”疏云:“天地未分之前,元?dú)饣於鵀橐唬词翘酢!闭f這怪石早于伏羲,實(shí)際上便把近在眼前的怪石寫得超越千古,無與倫比。這是從縱的方面來寫的。“溪上路,算只有,紅塵不到今猶古”,則是從眼前的景物照應(yīng)遠(yuǎn)古寫的。空山無人,溪水清澈,緣溪而行,一塵不染。人間雖然經(jīng)歷了滄桑,但這兒依然“紅塵不到”,只此才與太古相似。既突出了雨巖環(huán)境的無比幽靜,又透露了詞人對(duì)紛擾、齷齪現(xiàn)實(shí)的厭惡。詞人獨(dú)游雨巖的詞作,大多抒發(fā)了知音難遇的感慨。空山獨(dú)酌,孤寂可知,“一杯誰舉”,與之相對(duì)者唯有此一塊巨石。然而“崔嵬未起,山鳥覆杯去”,巨石不能與詞人共飲,酒杯卻又被山鳥打翻了。巨石不起,是無情之物體。而山鳥覆杯,可能是無心,也可能是有意,還或許是精靈所使。或真或幻把“山鬼”之靈從無寫到有。由此可見,山鳥的插曲,正是人、物交感的契機(jī)。妙在寫得空靈,猶如山鳥之去,無跡可尋。與之相對(duì)者唯有此一塊巨石。

            如果說上片寫極靜的意境,那么下片就寫了極動(dòng)的景象:龍?zhí)讹L(fēng)雨,足以驚人;長達(dá)三十馀丈的巨石,然被掀而舞,就更加駭人了。繼之“四更山鬼吹燈嘯”,不禁“驚倒世間兒女”。如此層層渲染,步步推進(jìn),直到“山鬼”出場(chǎng),令人驚心動(dòng)魄。詞人對(duì)于雨巖之夜的描繪如此筆酣墨飽,顯然是快意于這種景象。龍?zhí)兜娘L(fēng)雨,石浪的掀舞,山鬼的呼嘯,其勢(shì)足以沖破如磐夜氣,其力足以震撼渾渾噩噩的心靈。從這個(gè)意義上來說,“驚倒世間兒女”也沒有什么不好。在這里,詞人長期被壓抑被鉗制的心聲,突然爆發(fā)出最激越的聲響。可知以怪石為知已,不僅在于它遠(yuǎn)古荒忽,閱盡滄桑,而且更在于它驚世絕俗,能使人在精神上受到震動(dòng)。詞人與之相通者,大概就在這里。他說:我以石為知已,石亦以我為知已。所以接著說“依約處,還問我:清游杖履公良苦。神交心許。”這個(gè)“苦”字語意雙關(guān),既是說登山涉水之勞,也是說內(nèi)心之苦,知已難得,人間難求。既“神交心許”,便深合默契,難分難解,所以最后說“待萬里攜君,鞭苔鸞鳳,誦我《遠(yuǎn)游》賦”,從橫的空間展示了廣闊的天地。韓愈《奉酬盧給事云夫四兄曲江荷花行見寄并呈上錢七兄閣老張十八助教》詩云:“上界真人足官府,豈如散仙鞭笞鸞鳳終日相追陪。”詞人要攜帶“山鬼”,駕馭鸞鳳,云游萬里了。詞人在這里說“誦我《遠(yuǎn)游》賦”,主要是表明他追求屈原偉大的愛國主義精神。“路漫漫其修遠(yuǎn)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離騷》)屈原內(nèi)心的苦悶是與追求理想的渴望交織在一起的,辛詞的用意亦在于此。

            這首詞把寫景合詠物揉合在一起來抒情言態(tài)。由于寓意深刻,感情熾熱,形象生動(dòng),滲透著對(duì)國家興亡和作者本人身世的感慨,所以有一種扣人心弦的藝術(shù)魅力。元人劉敏中曾寫過一首《沁園春·號(hào)太初石為蒼然》,顯然摹仿此詞。這說明《山鬼謠》一詞,對(duì)后世也是有一定影響的。

          辛棄疾簡介

          唐代·辛棄疾的簡介

          辛棄疾

          辛棄疾(1140-1207),南宋詞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別號(hào)稼軒,漢族,歷城(今山東濟(jì)南)人。出生時(shí),中原已為金兵所占。21歲參加抗金義軍,不久歸南宋。歷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東安撫使等職。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論》與《九議》,條陳戰(zhàn)守之策。其詞抒寫力圖恢復(fù)國家統(tǒng)一的愛國熱情,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對(duì)當(dāng)時(shí)執(zhí)政者的屈辱求和頗多譴責(zé);也有不少吟詠?zhàn)鎳由降淖髌贰n}材廣闊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詞,風(fēng)格沉雄豪邁又不乏細(xì)膩柔媚之處。由于辛棄疾的抗金主張與當(dāng)政的主和派政見不合,后被彈劾落職,退隱江西帶湖。

          ...〔 ? 辛棄疾的詩(792篇)

          猜你喜歡

          次韻晚入五華寺

          明代胡粹中

          向晚尋幽寺,明霞飛遠(yuǎn)林。四山新雨歇,一徑綠苔深。

          松老齊僧臘,泉鳴和梵音。階前兩馴鹿,去住識(shí)禪心。

          上饒道中雜詠三首 其二

          宋代李綱

          鬢毛蕭颯寸馀冠,蒙犯風(fēng)霜卻歲寒。但使孤忠能感激,豈辭遠(yuǎn)謫備艱難。

          蒼蒼云木留深景,渺渺深溪瀉暮湍。獨(dú)坐苦吟山寺冷,照人孤月正團(tuán)欒。

          挽京口使君豐郎中十首

          宋代劉宰

          妙年意氣已橫秋,不為身謀為國謀。

          斥去佞臣談笑里,英名高壓漢朱存。

          鴛鴦湖棹歌 之六十二

          清代朱彝尊

          青粉墻低望里遙,紅泥亭子柳千條。

          郎船但逐東流水,西麗橋來北麗橋。

          鷓鴣天 其十二

          宋代周紫芝

          彩鹢雙飛雪浪翻。楚歌聲轉(zhuǎn)綠楊灣。一川紅旆初銜日,兩岸朱樓不下簾。

          闌倚處,玉垂纖。白團(tuán)扇底藕絲衫。未成密約回秋水,看得羞時(shí)隔畫檐。

          過東華寺故址

          明代李之世

          空江禪院杳無蹤,浩劫何年此地逢。金像有靈浮浪出,石碑無字半坭封。

          溪邊網(wǎng)得前朝缽,海上人收古殿鐘。十載經(jīng)游渾一夢(mèng),依稀還記寺門松。

          亚洲精品成人久久| 中文字幕亚洲综合小综合在线| 亚洲精品国产首次亮相| 久久亚洲精品成人无码网站| 亚洲国产综合人成综合网站| 亚洲av中文无码字幕色不卡| 激情综合亚洲色婷婷五月APP| 亚洲美女大bbbbbbbbb| 亚洲色偷偷综合亚洲AVYP| 亚洲AⅤ优女AV综合久久久| 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中文字幕|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放毛片| 亚洲AV无码资源在线观看| 亚洲 暴爽 AV人人爽日日碰| 亚洲成人激情小说| 亚洲欧美综合精品成人导航| 亚洲成av人片在www鸭子| 亚洲国产成人AV网站| 日韩欧美亚洲中文乱码| 国产午夜亚洲精品不卡免下载| va亚洲va日韩不卡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AV麻豆|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下载| 亚洲乱码精品久久久久..|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hs | 精品国产综合成人亚洲区| 国产成A人亚洲精V品无码性色| 久久精品视频亚洲|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网站| 亚洲熟妇无码久久精品| 亚洲国产成人99精品激情在线| 亚洲综合av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亚洲精品国产第一综合99久久 |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 亚洲激情在线视频| 亚洲国产片在线观看| 亚洲最大中文字幕无码网站| 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偷一| 亚洲片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色偷偷偷鲁综合| 亚洲视频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