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文 > 杜甫的詩 > 客夜

          客夜

          [唐代]:杜甫

          客睡何曾著,秋天不肯明。

          卷簾殘月影,高枕遠江聲。

          計拙無衣食,途窮仗友生。

          老妻書數紙,應悉未歸情。

          客夜譯文及注釋

          譯文

          客居他鄉何曾得以入睡?漫長的秋夜啊天總是不肯明。

          映入門簾的是殘月的光影,高翻枕畔的是遠江的濤聲。

          生計笨拙弄得衣食皆無,處境艱難的我只得依賴友朋。

          給老伴兒寫了幾紙書信,應該讓她知道我未歸的苦情。

          注釋

          著(zhuó):入睡。

          明:天亮。

          殘月:將落之月。

          高枕:高字此處作動詞,指江聲從高處而來。

          計:謀生之計。拙(zhuō):拙劣。

          途窮:旅途困窘。仗友生:靠朋友。

          悉:知悉。未歸情:遲遲未歸的苦衷。

          參考資料:

          1、張忠剛.杜甫詩集:鳳凰出版社,2014:195-196

          2、龔篤清.杜甫詩精選精注: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1996:131-132

          3、韓成武.杜甫詩全譯: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474

          客夜創作背景

            寶應元年(762)的秋天,杜甫送嚴武還朝,一直從成都送到綿州(今四川省綿陽縣)的奉濟驛。但當他正要返回成都時,成都少尹徐知道作亂,于是杜甫避走到梓州。這首詩,就是他流落在梓州時寫的。

          參考資料:

          1、張忠剛.杜甫詩集:鳳凰出版社,2014:195-196

          2、龔篤清.杜甫詩精選精注: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1996:131-132

          客夜鑒賞

            詩題為《客夜》而通篇不見“夜”字,但又全是客夜之景,客夜之情,讀之真感有高處著筆,不落言筌之妙。全詩語言樸實,情感真擎,意境清幽,含蓄蘊籍,耐人尋味。

            首聯提筆入題,籠罩全篇。“何曾”“不肯”四字尤為歷來評注家們所贊賞。這四字詩人在別處雖曾用過(《復愁十二首》“胡虜何曾盛,干戈不肯休”),但用在此處卻顯得特別精警。它形象地表現出詩人“睡不著還望睡著,天不明直望天明”(金圣嘆《杜詩解》)的情態。王嗣奭贊此四字“用得精神”即是說展現了形象,傳出了神采。葛立方也說:“含蓄甚佳。”(《韻語陽秋》)這里所謂的“含蓄”也正是就它表現的形象意蘊的深度而言。

            頷領“入簾殘月影,高枕遠江聲”緊承首句“客睡何曾著”而來。從文字上看,好像只寫的是月影江聲,秋夜之景,但實際顯現的正是客愁不寐之情,不過詩人用的是襯映手法,以景寓情罷了。“高枕”是杜甫習用詞語,集中凡十見,用于律詩對句共八處,其中六個高字均“死字活用”(參見施鴻保《讀杜詩說》),用語法術語說即是“形容詞用作動詞”。梓州四周多山,江水從遠處山間流來,夜靜之時在枕上聽之,覺其聲來自比枕高之處。

            月影由東窗漸移西窗,分明是后半夜的光景,故說“殘月影”。月兒篩過窗簾,光影灑地,對無憂的人說來正是秋夜美景,但對今夜愁苦熬煎,竟夕不寐的詩人來說就倍增煩惱了,只好斜倚著讓自己輕松自適些。殊知,那遠處的江聲又聽得更清,擾人愁煩,何況這江聲又是遠江之聲,更把詩人的愁緒引向“談笑行殺戮,濺血滿長衢”(《草堂》)的成都。新營的草堂,留居的妻兒,都是難堪的系念,而“家遠傳書目,秋來為客情”(《悲秋》)則更使情懷悲愴了。詩人不直接著墨于竟夕不寐的愁苦而以殘月江聲之景出之,真是“文外曲致”,含味無窮。

            嚴武離蜀,杜甫失掉了生活上和精神上的支持者。梓州是嚴武領東川節度使時的舊地,那里有他的舊部、僚屬,借嚴的關系也許可以得到一些生活資助,這次詩人去梓州除了避亂之外可能還有這個因素。從詩人這時期寫的許多投寄,奉贈和參加宴飲的詩來看,不難得到證實。他幾乎向當時在梓州稍占勢要的人(如李梓州、楊梓州,嚴二別駕以及留后章彝等)都委婉地表示過冀求資助之意,但得到的不過是幾次應酬宴請和臨時的少數周濟罷了。因而詩人不斷發出“巴蜀愁誰語”(《游子》),“厭蜀交游冷”(《春日梓州登樓二首》)的孤獨與絕望的悲嘆。他將離梓州時寫的“昔如縱壑魚,今如喪家狗”(《將適吳楚留別章使君留后兼幕府諸公》),“三年奔走空皮骨,始信人間行路難”(《將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嚴鄭公五首》)等詩句,可算詩人這一時期凄惶無依生活的總寫照,也是頸聯“計拙無衣食,途窮仗友生”的最好注腳。從結構上看,頸聯二句正是遙接首聯“秋天不肯明”句而來的,它具體地傾訴出“不肯明”的煩怨之情的根由。

            尾聯老妻催歸,使詩人更陷入了欲歸不能的焦灼之中,如何回答老妻,千愁萬緒,苦衷難述。杜甫在這里是說:“老妻啊,你是應當理解我不能回家苦衷的,為什么寫這樣幾頁長信催我回家呢?”詩人不在結尾處用重筆再寫自己不眠的痛苦而拓開一筆寫老妻應理解我不能歸家的苦衷,寫得含蓄,說得真切,無限酸哀涌而不吐,令人不忍卒讀。從全詩結構看,這兩句不但是全詩感情發抒的高潮,也是首聯“何曾著”“不肯明”的歸穴。層次起伏,首尾一貫,曲盡章法變幻之妙。

          杜甫簡介

          唐代·杜甫的簡介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圣”,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余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紀念。

          ...〔 ? 杜甫的詩(1134篇)

          猜你喜歡

          摘芳詞·鶯聲寂太平時

          宋一鴻

          良夜迢迢低玉繩,望雙星。羅衣偷卸若為情,細叮嚀。

          拗住銀鉤紅燭背,悄無聲。是何意態意怦怦。問卿卿。

          乙卯仲夏偕吟友三人①游黃山登飛來石以觀西海群峰有感賦此

          常國武

          此石來何方,卓爾成丘壑。嘉名錫飛來,應從天上落。

          問君底事來人間,不住仙山住黟山。若非眾女嫉蛾眉,定是天公昧選賢。

          薛端明挽章三首

          宋代曹彥約

          客本何為者,逢公幕府開。

          兵間雖有志,度外本非才。

          澎湖三十六島歌

          清代范學洙

          巨浸汪洋閩徼東,五靈無外幅

          淮安路教謝西溪己丑二月飲疊山于敬義堂有詩

          元代王奕

          收斂眉山草木英,心潛羲孔與時行。

          浣花杜老驚人句,采石虞公貫日誠。

          送堪輿饒少峰歸豫章

          明代林熙春

          廿載南游訪十洲,半肩劍履遍瀛州。繇來世族推高第,直為親塋下一籌。

          云鎖絲綸騰白鶴,江環風木臥青牛。渭城何計遲橋梓,綠蟻尊前水驛舟。

          亚洲国产精品lv| 亚洲精品伦理熟女国产一区二区 | 国产精品成人亚洲| 亚洲午夜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成人一区二区精品区| 亚洲精品第一国产综合境外资源 | 亚洲AV女人18毛片水真多| 亚洲乱人伦中文字幕无码| 亚洲国产日韩在线| 亚洲啪啪免费视频| 亚洲av成人综合网| 亚洲人成人网毛片在线播放| 久久亚洲精品国产亚洲老地址| 亚洲粉嫩美白在线| 亚洲精品久久无码av片俺去也 | 中文字幕不卡亚洲|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精品无码区在线| 亚洲人精品午夜射精日韩 | 亚洲影视自拍揄拍愉拍| 国产AV旡码专区亚洲AV苍井空| 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久久久久| 亚洲丁香婷婷综合久久| 亚洲第一区精品日韩在线播放| 亚洲国产一区明星换脸| 亚洲日韩在线中文字幕第一页| 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亚洲综合| 亚洲乱码中文字幕综合| 久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 亚洲综合网美国十次|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亚洲日韩一区二区一无码| 在线精品自拍亚洲第一区|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亚洲精品无码成人片久久| 色拍自拍亚洲综合图区|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专| 亚洲a∨无码精品色午夜| 4338×亚洲全国最大色成网站| 久久国产亚洲精品麻豆|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VA大香大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