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歌子·草芊芊
漁歌子·草芊芊。五代。孫光憲。 草芊芊,波漾漾。湖邊草色連波漲。沿蓼岸,泊楓汀,天際玉輪初上。扣舷歌,聯極望。槳聲伊軋知何向?黃鵠叫,白鷗眠,誰似儂家疏曠?
[五代]:孫光憲
草芊芊,波漾漾。湖邊草色連波漲。沿蓼岸,泊楓汀,天際玉輪初上。
扣舷歌,聯極望。槳聲伊軋知何向?黃鵠叫,白鷗眠,誰似儂家疏曠?
草芊芊,波漾漾。湖邊草色連波漲。沿蓼岸,泊楓汀,天際玉輪初上。
扣舷歌,聯極望。槳聲伊軋知何向?黃鵠叫,白鷗眠,誰似儂家疏曠?
這首詞抒寫漁家情懷。上片頭三句寫湖上風光,突出了湖上的草色濃郁。“沿蓼岸”三句,寫舟泊楓汀,月華初上,境界開闊靜美,水天一色。
下片寫漁家之樂。扣舷而歌,騁目而望,搖著槳兒在湖上自由自在地蕩漾。聽著黃鵠的叫聲,見到白鷗棲息,漁人更感到自己同鳥兒一樣的自由,于是就有“誰似依家疏曠”之感。
唐代·孫光憲的簡介
孫光憲(901-968),字孟文,自號葆光子,屬雞,出生在陵州貴平(今屬四川省仁壽縣東北的向家鄉貴坪村)。仕南平三世,累官荊南節度副使、朝議郎、檢校秘書少監,試御史中丞。入宋,為黃州刺史。太祖乾德六年卒。《宋史》卷四八三、《十國春秋》卷一○二有傳。孫光憲“性嗜經籍,聚書凡數千卷。或手自鈔寫,孜孜校讎,老而不廢”。著有《北夢瑣言》、《荊臺集》、《橘齋集》等,僅《北夢瑣言》傳世。詞存八十四首,風格與“花間”的浮艷、綺靡有所不同。劉毓盤輯入《唐五代宋遼金元名家詞集六十種》中,又有王國維緝《孫中丞詞》一卷。
...〔
? 孫光憲的詩(61篇) 〕
:
樓鑰
玉立君家好弟兄,藍田風采照花城。
版輿壽母人間盛,千里何曾去送迎。
玉立君家好弟兄,藍田風采照花城。
版輿壽母人間盛,千裡何曾去送迎。
明代:
岑徵
朱戟成行馬鬣前,壟頭云氣接朱仙。椒漿不是黃龍酒,滴到泉臺也枉然。
朱戟成行馬鬣前,壟頭雲氣接朱仙。椒漿不是黃龍酒,滴到泉臺也枉然。
宋代:
劉瀾
向陽看未足。更露立闌干,日高人獨。江空佩鳴玉。問煙鬟霞臉,為誰膏沐。情間景淑。嫁東風、無媒自卜。鳳臺高,貪伴吹笙,驚下九天霜鵠。紅蹙。花開不到,杜老溪壯,已公茅屋。山城水國。歡易斷,夢難續。記年時馬上,人酣花醉,樂奏開元舊曲。夜歸來,駕錦漫天,絳紗萬燭。
向陽看未足。更露立闌幹,日高人獨。江空佩鳴玉。問煙鬟霞臉,為誰膏沐。情間景淑。嫁東風、無媒自蔔。鳳臺高,貪伴吹笙,驚下九天霜鵠。紅蹙。花開不到,杜老溪壯,已公茅屋。山城水國。歡易斷,夢難續。記年時馬上,人酣花醉,樂奏開元舊曲。夜歸來,駕錦漫天,絳紗萬燭。
宋代:
俞桂
火老金柔暑告殘,乘涼正好望西山。
秋聲來處無尋覓,只作窗前竹葉間。
火老金柔暑告殘,乘涼正好望西山。
秋聲來處無尋覓,隻作窗前竹葉間。
清代:
陳夢雷
風塵三載羽書馳,填海曾聞精衛悲。豈意上官專草稿,翻令巷伯嘆南箕。
鑠金祗為招群忌,投杼何當慰母疑。行矣帝鄉猶未遠,還勝凝碧望閽時。
風塵三載羽書馳,填海曾聞精衛悲。豈意上官專草稿,翻令巷伯歎南箕。
鑠金祗為招群忌,投杼何當慰母疑。行矣帝鄉猶未遠,還勝凝碧望閽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