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翱秉公譯文及注釋
譯文
王翱的一個女兒,嫁給京城附近的一個官員為妻。王翱的夫人非常疼愛女兒,每次要女兒回家,女婿堅持不放走。他憤怒地對妻子說:“你的父親是選拔官吏的長官,把我調到京城做官,那么你可以整天陪侍你的母親。況且調動我輕易得就像振落樹葉,有什么可吝嗇的呢?”于是女兒將想法告訴了母親,夫人在當天準備了酒菜,跪著稟告王翱,王翱非常生氣,拿起幾案上的器具打傷了夫人,出門去,坐馬車住到朝房里,十天后才回家,女婿最終沒有被調職。
注釋
王翱:明朝人。
畿輔:京城附近地區。
公:指王翱。
恚:憤怒。
而翁:你的父親。
長銓:選拔官吏的長官。
遷:調動。
白:稟報。
案:幾案。
駕:坐馬車。
朝房:朝廷中供值班的房間。
旬乃還第:十天后才回家。
吝:吝嗇
置:準備
竟:最終
王翱秉公鑒賞
秉公。王翱作為朝廷中選拔官吏的長官,要調動女婿的工作,真是輕而易舉。但他秉公處事,任憑夫人“枕邊風”怎么吹,他就是不干,最后竟與夫人“對著干”。2004年因公殉職的河南登封公安女局長任長霞,“奉命于危難之間”,在整頓當地極為混亂的治安局面中,她一身正氣,秉公處事,兩年間鏟除了數十個大小不等的黑社會性質的團伙,百姓交口稱贊。秉公才能執法,秉公執法才有正氣。
王翱簡介
唐代·王翱的簡介

王翱(1384-1467)明代大臣,字九皋,出生于今河北省滄州市鹽山縣王帽圈村。永樂十三年進士,授大理寺左寺正,左遷行人,宣德初擢御史,英宗即位,升右僉都御史,出鎮江西,懲貪治奸,七年冬督遼東軍務,景泰四年為吏部尚書,天順間續任,為英宗所重,稱先生而不呼其名。王翱一生歷仕七朝,輔佐六帝,剛明廉直,卒謚“忠肅”。
...〔 ? 王翱的詩(3篇) 〕猜你喜歡
暮春以事詣圓明園趨公既罷因覽西郊形勝最后過澄懷園和內直友人春晚退直詩 其六
此地求沿革,當年本合并。林嵐陪禁近,詞廟仰勛名。
水榭分還壯,云廊改更清。諸公齊努力,誰得似桐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