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文 > 歸有光的詩 > 吳山圖記

          吳山圖記

          [明代]:歸有光

            吳、長洲二縣,在郡治所,分境而治。而郡西諸山,皆在吳縣。其最高者,穹窿、陽山、鄧尉、西脊、銅井。而靈巖,吳之故宮在焉,尚有西子之遺跡。若虎丘、劍池及天平、尚方、支硎,皆勝地也。而太湖汪洋三萬六千頃,七十二峰沉浸其間,則海內之奇觀矣。

            余同年友魏君用晦為吳縣,未及三年,以高第召入為給事中。君之為縣,有惠愛,百姓扳留之,不能得,而君亦不忍于其民。由是好事者繪《吳山圖》以為贈。

            夫令之于民,誠重矣。令誠賢也,其地之山川草木,亦被其澤而有榮也;令誠不賢也,其地之山川草木,亦被其殃而有辱也。君于吳之山川,蓋增重矣。異時吾民將擇勝于巖巒之間,尸祝于浮屠、老子之宮也,固宜。而君則亦既去矣,何復惓惓于此山哉?昔蘇子瞻稱韓魏公去黃州四十馀年而思之不忘,至以為《思黃州》詩,子瞻為黃人刻之于石。然后知賢者于其所至,不獨使其人之不忍忘而已,亦不能自忘于其人也。

            君今去縣已三年矣。一日,與余同在內庭,出示此圖,展玩太息,因命余記之,噫!君之于吾吳有情如此,如之何而使吾民能忘之也!

          吳山圖記譯文及注釋

          譯文

            吳縣、長洲兩縣的縣治,在吳郡的郡治所在地,兩縣劃分境界各自管理。府城西南的眾多山岡,都在吳縣境內。其中最高的山峰,有穹窿、陽山、鄧尉、西脊、銅井等山。靈巖山上,春秋時吳國的宮殿的故址就在那兒,還有西施的遺跡。像虎丘、劍池以及天平、尚方、支硎等處,都是名勝所在地。太湖浩浩淼淼,面積三萬六千頃,七十二峰在湖中沉浮,真可以算海內奇觀了。

            我同齡的好友魏用晦任吳縣縣令未滿三年,因考績列入優等被調入京城擔任給事中。魏君任吳縣縣令期間有恩于民,離任時,百姓設法挽留卻未能成功,魏君也舍不得離開他的百姓,于是有熱心人便畫了一幅《吳山圖》來送給他。

            縣令對于老百姓來說,確實是非常重要的,如果縣令確實是賢良的,那么當地的山川草木也為蒙受其恩澤而感到榮耀;如果縣令不賢良,那么當地的山川草木也會遭殃,感受到恥辱。魏君對于吳縣的山河,可以說是增添了光彩了。今后有那么一天,吳縣的老百姓將會在青山秀巖間挑選一塊名勝寶地,在佛寺或道觀里祭祀他,這完全是應該的。那么魏君既然已經離開了吳縣,為什么還對這里的名山那樣眷戀呢?

            從前,蘇東坡稱贊韓琦離開了黃州四十多年,還念念不忘黃州,以至于寫下了思黃州的詩歌。蘇東坡為黃州人把這詩刻在石碑上。由此后人才明白這樣一個道理:賢能之士到某一處地方,不單單會使那兒的人民不忍心忘記他,而且連自己也不能忘記那兒的人民。

            現在魏君離開吳縣已經三年了,一天,他與我同在內庭,取出這幅《吳山圖》給我看,一邊欣賞,一邊嘆息,就命我寫篇文章記載這件事情。唉!魏君對于我鄉吳縣有如此深厚的感情,又怎能使我們吳縣百姓忘記他呢!

          注釋

          〔1〕吳:吳縣,今已撤銷并入江蘇蘇州市,為吳中區。長洲:明代縣名,后并入吳縣。明朝二縣均屬蘇州府管轄。

          〔2〕郡治所:州府官署所在地,此處是指蘇州府治。吳縣和長洲縣的衙門也設在蘇州城內。

          〔3〕治:治理。

          〔4〕穹窿:山名,在今蘇州市西南。陽山:在今蘇州市的西北。鄧尉:山名,在今蘇州市西南,因東漢時鄧禹曾隱居此山而得名,山上多梅花。西脊:又稱西磧山,在鄧尉山西。銅井:又稱銅坑山,亦在今蘇州市西南,以產銅而得名。

          〔5〕靈巖:山名,在今蘇州市木瀆鎮,又名石鼓山、研石山、象山、石城山。

          〔6〕吳之故宮:春秋時吳國君主夫差曾在靈巖為西施建館娃宮。據傳今靈巖山寺一帶即是館娃宮的遺址。

          〔7〕尚:還。西子:即西施,春秋時越國的美女,越國君主勾踐將西施獻給吳王夫差,西施備受吳王寵愛。相傳吳王曾在靈巖山上為西施建有琴臺、梳妝臺等。

          〔8〕若:像?;⑶穑荷矫?,一名海涌山。在江蘇蘇州市西北閶門外。相傳春秋時吳王闔閭葬于此,三日有虎踞于上,故名。唐王朝避其先世李虎諱,改稱武丘。后復舊名。泉石幽勝,上有塔,登眺則全城在目,為蘇州名勝。劍池:池名。在今江蘇蘇州市虎丘山。相傳秦始皇東巡時在這里找尋過吳王闔廬的寶劍;一說闔廬葬在這里,曾用魚陽扁諸等寶劍各三千殉葬,故名。天平:山名,在靈巖山北,因山頂方平,故名天平山。尚方:山名,又稱上方山、楞枷山,在原吳縣西南。支硎(xíng形):山名,在原吳縣西南,相傳晉代名僧支遁曾隱于此山。

          〔9〕太湖:在今江蘇省南部,面積二千四百多平方公里,是我國第三大淡水湖。舊說有三萬六千公頃。

          〔10〕七十二峰:太湖中有大小島嶼四十八個,加上沿湖的山峰和半島,號稱七十二峰。尤以洞庭東山、西山、馬跡山、三山、黿頭渚最為有名。沉浸:浸入水中。

          〔11〕海內:古人以為我國疆土四面環海,故稱國境以內為海內。猶言天下。《戰國策·秦策一》云:“今欲并天下,凌萬乘,詘敵國,制海內,子元元,臣諸侯,非兵不可?!?/p>

          〔12〕同年:封建時代同一年中舉或同一年登進士第的互相稱同年。為吳縣:出任吳縣縣令。

          〔13〕高第:在吏部舉行的考核中列為上等者稱高第。給事中:官名。秦漢為列侯、將軍、謁者等的加官。常在皇帝左右侍從,備顧問應對等事。因執事在殿中,故名。魏或加官,或為正官。晉以后為正官。隋開皇六年(586),于吏部置給事郎。唐屬門下省。元以后廢門下省,而留給事中。明給事中分吏、戶、禮、兵、刑、工六科,掌侍從規諫,稽察六部之弊誤,有駁正制敕之違失、章奏封還一權。魏用晦所任為刑科給事中,《明史·職官三》言其職責為:“刑科,每歲二月下旬,上前一年南北罪囚之數,歲終奏上一歲蔽獄之數,閱十日一上實在罪囚之數,皆憑法司移報而奏御焉?!?/p>

          〔14〕惠愛:對老百姓施惠和愛護。

          〔15〕扳留:挽留。又作“攀留”,即攀緣車駕挽留,表示對離任者功績的肯定和對離去的眷念。

          〔16〕由是:因此。好事者:喜歡繪畫的人。事:從事。以為贈:即作為贈送的禮品。

          〔17〕令之于民:縣令對于老百姓來說。

          〔18〕被:通“披”,受。澤:恩惠。榮:興旺。

          〔19〕擇勝:選擇形勝之處。

          〔20〕尸祝:尸,代表鬼神受享祭的人;祝,傳告鬼神言辭的人。《莊子·逍遙游》:“庖人雖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吳。”注曰:“庖人尸祝,各安其所。”尸祝在此處的意思是:將來把他當作祖先、神靈一樣祭祀。浮圖:梵語音譯,此處指佛教寺院。老子之宮:即道觀。老子是道教供奉的始祖。

          〔21〕既去:已經離開。

          〔22)惓惓(quán全):懇切、難以舍棄的樣子。

          〔23〕蘇子瞻:即蘇軾(1036—1101),字子瞻,號東坡,宋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縣)人。宋仁宗嘉二年(1057)進士。宋神宗熙寧年間任杭州通判,歷知密州、徐州、湖州。御史劾以作詩訕謗朝廷,貶謫黃州團練副使。宋哲宗元間,累遷翰林學士,出知杭州、潁州,再貶惠州、瓊州,赦還卒于常州,謚文忠。是宋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學家,有《蘇東坡集》、《東坡樂府》?!端问贰酚袀?。韓魏公:即韓琦(1008—1075),字稚圭,宋相州安陽(今河南安陽市)人。天圣五年(1027)進士。仁宗時,西北邊事起,韓琦任陜西經略招討使,與范仲淹率兵拒戰。韓、范久在兵間,名重當時,為宋廷所倚重,時人稱為“韓范”。西夏和成,入為樞密副使,嘉中官同中書門下平章事。英宗立,封魏國公。琦為相十年,臨大事,決大議,雖處危疑之際,知無不為。卒謚忠獻。《宋史》有傳。去黃州四十馀年而思之不忘:韓琦曾與其兄在黃州居過,黃州人以此為榮。蘇軾作有《書韓魏公黃州詩后》一文:“魏公去黃州四十馀年,而思之不忘,至以為詩?!贝颂幱庙n琦之思念黃州之事言魏用晦思念吳縣。

          〔24〕子瞻為黃人刻之于石:宋神宗元豐三年(1080),蘇軾因“烏臺詩案”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元豐七年(1094)十月二十六日,蘇軾作《書韓魏公黃州詩后》云:“而軾亦公(即韓琦)之門人,謫居于黃五年,治東坡,筑雪堂,蓋將老焉,則亦黃人也。于是相與摹公之詩而刻之石,以為黃人無窮之思?!秉S人,即黃州人。

          〔25〕內庭:即內廷,宮廷之內。隆慶四年(1570),歸有光任南京太侍寺丞,留京執掌內閣制敕房,纂修《世宗實錄》,因此有機會在內廷與時任給事中的魏用晦見面。

          〔26〕太息:出聲長嘆。

          吳山圖記鑒賞

            《吳山圖》是吳縣百姓送給離任縣令魏用晦的紀念品,其功用相當于眾多已程式化的“去思碑”。但吳縣百姓所送的《吳山圖》卻是禮輕情義重,因為它代表了老百姓對廉潔賢明縣令的真情實感。對于作者歸有光來說,吳縣的山山水水實在太熟悉了,加之自己也曾在湖州府長興縣任過縣令,因此,對《吳山圖》的意義當有切身的感受,故下筆為文,隨興生發,侃侃而談,毫無造作應酬之嫌。第一段作者不直接從《吳山圖》說起,而是極寫吳縣的山川形勝,而這些自然景觀本身又極富文化積淀,顯示出深廣的歷史文化內涵。第二段先交待自己與《吳山圖》主人的同年關系,再引出《吳山圖》的故事,順理成章地將一地的山川形勝與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賢能之士聯系起來,同時也為下文的議論作了堅實的鋪墊。第三段先從縣令的賢與不賢對老百姓的關系說起,又用蘇軾和韓琦的故事為例,說明賢能之官吏自然會能得到當地百姓的深切懷念。最后又上升到真正的賢者是“不獨使其人之不忍忘而已,亦不能自忘于其人也?!弊詈笠欢畏Q賞魏用晦是屬于“不能自忘于其人”的賢者,“如之何而使吾民能忘之也!”全文結構巧妙,層次井然,抒情含蓄。作者緊扣官與民的關系來展開議論,同時也是借他人酒杯澆自家之塊壘,真可謂運思良苦。

          歸有光簡介

          唐代·歸有光的簡介

          歸有光

          歸有光(1506~1571)明代官員、散文家。字熙甫,又字開甫,別號震川,又號項脊生,漢族,江蘇昆山人。嘉靖十九年舉人。會試落第八次,徙居嘉定安亭江上,讀書談道,學徒眾多,60歲方成進士,歷長興知縣、順德通判、南京太仆寺丞,留掌內閣制敕房,與修《世宗實錄》,卒于南京。歸有光與唐順之、王慎中兩人均崇尚內容翔實、文字樸實的唐宋古文,并稱為嘉靖三大家。由于歸有光在散文創作方面的極深造詣,在當時被稱為“今之歐陽修”,后人稱贊其散文為“明文第一”,著有《震川集》、《三吳水利錄》等。

          ...〔 ? 歸有光的詩(125篇)

          猜你喜歡

          次韻賓旸齋中獨坐五首 其三

          元代方回

          蟻潰金堤薄俗頹,圣門誰與嗣云來。良難托諷追風雅,只可微辭紀定哀。

          有志向能穿虎石,無疑今始悟蛇杯。掀天氣燄吾嘗見,轉首空成一聚埃。

          壬寅春正四日晉郡小憩道中古庵信筆書此 其一

          清代何士循

          平野麗晴暉,春風扇和淑。岡巒界晝明,山樹雜紅綠。

          遙聞村鼓喧,近視兒衣簇。新年幸無事,對之悅心目。

          為友人題仕女畫四絕句 其四

          黃浚

          無匹匏瓜有嘆傷,輕云蔽月態難詳。只應攘腕歸神滸,付與春波照斷腸。

          用鹽政姚德寬韻

          元代耶律楚材

          乃祖開元柱石臣,云孫髣髴玉麒麟。從來德炙輿人口,此日恩沾圣世春。

          欲草薦書學北海,未開東閣愧平津。而今且試調羹手,佇看沙堤繼舊塵。

          送仲猷北歸二首 其二

          宋代朱松

          欲尋當日故山盟,身世今如海一萍。歸路上心真了了,愁根入鬢已星星。

          挽衣共釂東西酒,折柳送行長短亭。念我知君回首處,萱叢菖葉一時青。

          詠懷古跡五首 其四 桂陽

          明代陳子升

          廣郡延袤古桂陽,郡人不省是維桑。換鹽忽漫逢賓客,食藕因思制楚裳。

          天下幾州真刺史,我來一度舊劉郎。而今不作看花恨,消息王孫草盡芳。

          亚洲中文字幕一二三四区苍井空| 国产啪亚洲国产精品无码|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第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第一AAAAA片| 亚洲一卡一卡二新区无人区| 亚洲午夜久久久久久尤物| 亚洲综合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成人片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真人做受在线观看| 亚洲伦乱亚洲h视频| 亚洲精品WWW久久久久久 |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专区影院|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桃色| 亚洲精品tv久久久久|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亚洲高清不卡 | 亚洲国产精品激情在线观看| 亚洲AⅤ永久无码精品AA| 亚洲高清无码专区视频| 亚洲人成色7777在线观看不卡|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久久同性男| 亚洲精品专区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专区| 国产性爱在线观看亚洲黄色一级片| 亚洲偷自拍拍综合网| 国产午夜亚洲精品午夜鲁丝片 | 亚洲系列国产精品制服丝袜第 | 亚洲成a人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精品尤物yw在线| 亚洲欧洲精品成人久久奇米网| 日韩在线视精品在亚洲| 亚洲精品黄色视频在线观看免费资源| 久久久青草青青国产亚洲免观 | 亚洲A∨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下载| 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中文字幕| 亚洲AⅤ永久无码精品AA| 久久99亚洲综合精品首页| 精品亚洲永久免费精品|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天堂|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在线播放| 亚洲精品天堂在线观看| 亚洲av午夜国产精品无码中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