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文 > 韓愈的詩 > 送楊少尹序

          送楊少尹序

          [唐代]:韓愈

            昔疏廣、受二子,以年老,一朝辭位而去。于是公卿設供帳,祖道都門外,車數百輛;道路觀者,多嘆息泣下,共言其賢。漢史既傳其事,而后世工畫者,又圖其跡,至今照人耳目,赫赫若前日事。

            國子司業楊君巨源,方以能詩訓后進,一旦以年滿七十,亦白相去,歸其鄉。世常說古今人不相及,今楊與二疏,其意豈異也?

            予忝在公卿后,遇病不能出,不知楊侯去時,城門外送者幾人,車幾輛,馬幾匹,道旁觀者,亦有嘆息知其為賢與否;而太史氏又能張大其事為傳,繼二疏蹤跡否,不落莫否。見今世無工畫者,而畫與不畫,固不論也。

            然吾聞楊侯之去,相有愛而惜之者,白以為其都少尹,不絕其祿。又為歌詩以勸之,京師之長于詩者,亦屬而和之。又不知當時二疏之去,有是事否。古今人同不同,未可知也。

            中世士大夫,以官為家,罷則無所于歸。楊侯始冠,舉于其鄉,歌《鹿鳴》而來也。今之歸,指其樹曰:“某樹,吾先人之所種也;某水、某丘,吾童子時所釣游也。”鄉人莫不加敬,誡子孫以楊侯不去其鄉為法。古之所謂鄉先生沒而可祭于社者,其在斯人歟?其在斯人歟?

          送楊少尹序譯文及注釋

          譯文

            古時候疏廣、疏受叔侄二人,因為年老,同一天辭掉職位離去。當時,朝廷中的公卿擺設宴席,在京都門外為他們餞行,車駕有數百輛之多;道路上旁觀的,有很多人為之感嘆并流下了眼淚,無不稱贊他們賢明。漢代的史書既記載了他們的事跡,而后世擅長繪畫的人,又畫下了他們的形象,到今天依然光彩照人,清清楚楚的仿佛是前不久發生的事情。

            國子監司業楊巨源,正以他善于寫詩來教育學生,一旦到了七十歲,也稟白丞相離職回歸他的故鄉。世上常說古時的人和現今的人是不能并論的,而今楊巨源與疏氏二人,他們的思想難道有什么差異嗎?

            我攀附于公卿之末,恰逢生病不能出去送行。不知道楊少尹走的時候,都城門外送行的有多少人?車有多少輛?馬有多少匹?道邊的旁觀者,也有為他的行為感嘆,知道他是賢者的,還是沒有呢?而史官能不能鋪張渲染他的事跡,寫成傳記以做為疏氏二人的事跡的繼續呢?不會冷落寂寞吧?我看到現在世上沒有擅長繪畫的,而畫還是不畫,也就不必考慮了!

            然而我聽說楊侯的辭歸,丞相中有敬重而憐惜他的,奏明皇上任命他為其故鄉河中府的少尹,以便不斷絕他的俸祿;又親自寫詩來慰勉他。京城中擅長寫詩的人,也作詩來應和。又不知道古時候疏氏二人的歸鄉,有這樣的事嗎?古人與今人相同還是不同,不得而知啊!

            中古以后的士大夫,往往依靠官俸來養家,罷官之后就無歸宿之處。楊侯剛成年,便在他的家鄉被薦舉,參加了《鹿鳴》宴而來到朝廷的。現在回到故鄉,指著鄉間的樹說:“那些樹是我的先人種的。”“那條溪流,那座山丘,是我小時候釣魚、游戲的地方。”故鄉的人沒有不對他表示敬意的,人們告誡子孫要以楊侯不舍棄故土的美德做為榜樣。古人所謂“鄉先生”,逝去之后能夠在鄉里社廟中享受祭祀的,大概就是這樣的人吧?

          注釋

          楊少尹:名巨源,蒲州(今山西水濟)人。

          疏廣、受:即疏廣、硫受,西漢人。疏廣為太傅,其侄疏受為少傅。年老同時辭官,百官盛會歡送,封建時代傳為美談。

          設供張:即設供帳,陳設帳度舉行酒宴。

          祖道:錢行。

          漢史:指《漢書》。

          國子司業:國子監的司業。國子:唐代最高學府;司業:學官,是國子監的副職。

          忝(tiǎn):有愧于。謙詞。

          冠:古代男子二十歲時,行冠禮以示成年。

          舉:通過科舉考試。

          法:仿效。

          沒:通“歿”,死。

          參考資料:

          1、(清)吳楚材,吳調侯選編;陶雅慧注譯.國學古典名著 無障礙閱讀本 古文觀止 下冊:中國文史出版社,2014.09:第86-88頁

          送楊少尹序創作背景

            楊君巨源是貞元五年進士,有詩名,官國子司業,年滿七十,即告老歸鄉。作者對此極為贊賞,于是作序相送,意在張揚其事,以振古風。

          參考資料:

          1、呂晴飛主編.唐宋八大家散文鑒賞辭典 第二卷 (重排版):中國婦女出版社,2004年07月:第299-302頁

          送楊少尹序鑒賞

            第一自然段為第一部分,介紹漢代二疏年老辭位的典故,處處為后文的對照設伏。疏氏權侄的事跡無疑是很多的,但作者只突出了兩點:一是年老及時告退;二是其行動得到了人們的充分理解和肯定,不僅送行場面熱烈,連路旁的觀眾也共盲其賢,漢史既傳其事,后世工畫者又圖其跡,所以至今照人耳目。

            第二、三、四自然段為第二部分,從與二疏對比的角度寫楊君告老歸鄉。先肯定其同,再展示其異。楊君和二疏一樣,也是年滿七十,即主動求歸,這是二者相同之處。作者首先肯定其同,不僅是為了提高楊君的地位,突出他歸鄉的意義,而且也是為了批駁“古今人不相及”這個當時頗為流行的錯誤觀點。作者是一個儒家道統論者,并以道統的繼承者自居,到處鼓吹先圣先王之道。他認為七十而致仕,歸老鄉里,這也是儒家道統的一種表現。楊君與二在這方面的一致,正好說明儒家道統可以繼承,是對“古今人不相及”這個觀點的最好駁斥。楊君告老歸鄉的行為既然可以和二疏媲美,那么他就應該得到人們同樣的理解和贊揚,可實際情況卻完全兩樣。楊君去時,既沒有看到熱烈的送行場面,也沒有聽到發自內心的贊揚,史既不傳其事,圖其跡的畫當然就更談不上了。丞相雖有愛惜之心,告之于朝,為其邑少尹,不絕其祿,又為歌詩以動之,京師的詩友,也相屬而和,這些似乎可以減少一點冷落。但是,他們詩歌的主旨都落在那個“勸”字上。無非是動其繼續為官,不歸其鄉罷了。可見他們都為“以官為家”的時尚所束縛,并沒有真正了解楊君的志趣,沒有真正理解楊君此行的意義,他們并不是楊君真正的知音。正因為如此,所以作者在篇末才發出出了那么深沉的感嘆。

            最后一段第三部分,直接摹寫楊君的歸鄉情趣,點明楊君告老歸鄉的意義。這段文字不長,但內容豐富。作者先用“中世士大夫以官為家,罷則無所于歸”的不良現象作反襯,意在突出楊君告老歸鄉的意義。這兒的“中世”應該理解為中世以來,而且主要是影射當時的官場。有人說,不去其鄉,這在唐代屬“本等之常事”。就科舉制度而言,年老致仕歸鄉,應該是本等常事,但中國的官場歷來都是原則歸原則,行動歸行動。像楊巨源這樣按例歸鄉的官員很可能還是鳳毛麟角。唯其稀少,才覺得珍貴,唯其稀少,才值得大力提倡。作者之所以如此熱心地宣揚楊君的事跡,其用意大概就在此吧。接著作者又補寫一句楊君初出仕的情景,說他是剛成年就離開了家鄉,這可能是為了突出他對故鄉的深厚感情。最后,作品以深沉的感慨作結“古之所謂‘鄉先生沒而可祭于社’者,其在斯人歟!其在斯人歟!”這是對楊君的高度贊揚,也是對世風日下的無窮感嘆。

            文中把楊辭職歸鄉的情景跟歷史上有名的二疏具體進行比較,從而突出了楊巨源思想品德之美。寫作注意前后照應,富于變化,并且反復詠嘆,言婉情深,作者的思想感情灼然可見。

          韓愈簡介

          唐代·韓愈的簡介

          韓愈

          韓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學家、哲學家、思想家,河陽(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漢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稱韓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稱韓吏部。謚號“文”,又稱韓文公。他與柳宗元同為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主張學習先秦兩漢的散文語言,破駢為散,擴大文言文的表達功能。宋代蘇軾稱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為唐宋八大家之首,與柳宗元并稱“韓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韓愈在思想上是中國“道統”觀念的確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 ? 韓愈的詩(357篇)

          猜你喜歡

          關山月

          明代薛蕙

          迢遞關山道,凄涼霜露時。如何秦地月,亦自到天涯。

          切切胡笳怨,蕭蕭邊馬悲。高樓有思婦,苦樂詎相知。

          燭影搖紅 除夕

          清代徐釚

          隔歲東風,預欺旅鬢添華發。屠蘇傳遍,守蘭缸、怎得消愁法。

          料是紅閨早掩,訴燈花、向伊難說。除非好夢,歸去相尋,不教閒殺。

          送程給事知越州 其一

          宋代畢仲連

          玉籍殊科四十秋,徊翔藩翰幾淹留。五羊舊治功尤著,百越新恩志已酬。

          健節亭亭心益壯,清吟一一思如流。壺漿滿道爭迎處,晝錦應先駐虎邱。

          小游仙(十首)

          明代桑悅

          日輪赫赫起東溟,真火抽添養白庭。

          湯谷蕭蕭萬竿竹,裁書少昊借秋聲。

          訪采石臻山主不遇 其二

          宋代李之儀

          十年采石寄漂蓬,廣濟雖名寺亦空。將為新來有消息,依前山不結蓬籠。

          平時兄弟間十三章四句送定叟弟之官桂林

          宋代張栻

          子行日以遠,我思日以長。

          政或少閒暇,書來不可忘。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久| 亚洲日韩中文字幕| 亚洲美女又黄又爽在线观看| 亚洲人成影院77777| 亚洲成AV人片天堂网无码| 亚洲日韩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入口无毒网址你懂的| 亚洲综合久久1区2区3区| 亚洲av无码潮喷在线观看|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久久2017| 国产亚洲精品a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亚洲av毛片大| 亚洲一级片免费看| 亚洲精品无码AV中文字幕电影网站 | 日本亚洲精品色婷婷在线影院 | 国产精品亚洲精品日韩动图 | 亚洲AV无码XXX麻豆艾秋|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一福利| 亚洲人成色777777精品| 亚洲人成电影网站免费| 国产精品亚洲专区无码唯爱网 | 亚洲欧洲尹人香蕉综合| 亚洲毛片一级带毛片基地| 91亚洲性爱在线视频|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亚| ASS亚洲熟妇毛茸茸PICS| 亚洲精品无码少妇30P| 国产精品亚洲lv粉色| 亚洲精品WWW久久久久久| 亚洲色欲色欲www在线丝|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秋霞电影影院| 久久亚洲AV午夜福利精品一区| 亚洲福利视频一区| 亚洲成a人片77777群色| 亚洲va久久久久| 免费在线观看亚洲| 亚洲色爱图小说专区|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电影| 亚洲人成电影在线观看网|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一区| 亚洲成av人片不卡无码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