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文 > 蘇軾的詩 > 和子由澠池懷舊

          和子由澠池懷舊

          [宋代]:蘇軾

          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復計東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壞壁無由見舊題。

          往日崎嶇還記否,路長人困蹇驢嘶。

          和子由澠池懷舊譯文及注釋

          譯文

          人生在世,到這里、又到那里,偶然留下一些痕跡,你覺得像是什么?我看真像隨處亂飛的鴻鵠,偶然在某處的雪地上落一落腳一樣。

          它在這塊雪地上留下一些爪印,正是偶然的事,因為鴻鵠的飛東飛西根本就沒有一定。

          老和尚奉閑已經去世,他留下的只有一座藏骨灰的新塔,我們也沒有機會再到那兒去看看當年題過字的破壁了。老和尚的骨灰塔和我們的題壁,是不是同飛鴻在雪地上偶然留下的爪印差不多呢!

          你還記得當時往澠池的崎嶇旅程嗎?路又遠,人又疲勞,驢子也累得直叫。

          注釋

          此詩作于蘇軾經澠池(今屬河南),憶及蘇轍曾有《懷澠池寄子瞻兄》一詩,從而和之。子由:蘇軾弟蘇轍字子由。澠(miǎn)池:今河南澠池縣。這首詩是和蘇轍《懷澠池寄子瞻兄》而作。

          “人生”句:此是和作,蘇軾依蘇轍原作中提到的雪泥引發出人生之感。查慎行、馮應榴以為用禪語,王文誥已駁其非,實為精警的譬喻,故錢鐘書《宋詩選注》指出:“雪泥鴻爪”,“后來變為成語”。

          老僧:即指奉閑。

          壞壁:指奉閑僧舍。嘉祐元年(1056年),蘇軾與蘇轍赴京應舉途中曾寄宿奉賢僧舍并題詩僧壁。

          蹇(jiǎn)驢:腿腳不靈便的驢子。蹇,跛腳。

          參考資料:

          1、徐培均.蘇軾詩詞選注:上海遠東出版社,2011:5

          和子由澠池懷舊創作背景

            嘉祐六年(1061年)冬,蘇轍送蘇軾至鄭州,分手回京,作詩寄蘇軾,這是蘇軾的和作。蘇轍十九歲時,曾被任命為澠池縣主簿,未到任即中進士。他與蘇軾赴京應試路經澠池,同住縣中僧舍,同于壁上題詩。如今蘇軾赴陜西鳳翔做官,又要經過澠池,因而作《懷澠池寄子瞻兄》。

          參考資料:

          1、霍松林著 .宋詩鑒賞舉隅 :中國青年出版社 ,2011 :60 .

          和子由澠池懷舊鑒賞

            詩的前四句對于人生的經歷,作了一個深刻的比喻,說:人生所經歷過的地方和所經歷過的事情,象什么樣子呢?該是象天上飛翔的鴻雁踩在積雪的地上;這雪地上因那偶然的機會,留下了腳爪的痕跡,可是鴻還得繼續飛行,飛向何方,哪里還去考慮南北東西!因為這個比喻非常生動而且深刻,所以后來便成為“雪泥鴻爪”這個成語,用以比喻往事遺留下來的痕跡。

            第三聯寫澠池當年寄宿過的那座佛寺的情況:當時接待咱們的那個老和尚已經死了,按傳統習慣,他的尸體經過火化,骨灰已安放到新造的那座小塔里面去了;當時在上面題詩的那堵墻壁已經壞了,因此不能再見到舊時題詩的墨跡了。就是說,多少年過去了,人變了,和尚死了,物變了,寺壁壞了,世間已經歷了滄海桑田的變化。當年在雪泥上留下的鴻爪,象是雪化了,這些爪印也不見了。言外頗有為人生的短促嘆息和對自己漂泊不定的感傷。

            最后兩句,作者自己加了個注腳:“往歲馬死于二陵,騎驢至澠池。”是說:當年要去赴考時,我騎的馬在澠池西邊的二陵(今河南崤山)就死了,沒法子,只好騎著小毛驢到澠池。所以詩中說:你還記得嗎?當時我騎著小毛驢在那崎嶇不平的山路上行走,路是那么遙遠,人是那么疲乏,那瘦弱的小毛驢也累得叫個不停。詩人撫今追昔,抒發了對人生的深深感嘆。

          蘇軾簡介

          唐代·蘇軾的簡介

          蘇軾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 ? 蘇軾的詩(2851篇)

          猜你喜歡

          贈別潘稼堂簡討二首 其二

          清代陳恭尹

          去是新秋來是冬,一年蹤跡嶺云中。猶同遁世人無悶,獨有名山路未窮。

          采硯每逢蕉葉白,買舟頻系荔支紅。羅浮括入歸囊里,曾否江門夢釣翁。

          洪鐘歌

          宋代釋印肅

          昭文昭文施一鐘,懸空隨叩警盲聾。

          圓音不斷周沙界,純體金剛空不空。

          疊韻酬洗奕倩

          明代湛若水

          長嘯聲聞塞兩間,紛紛萬有到來閒。淹留廿載成何事,空載大江明月還。

          秋日憶雪航二兄

          清代張善恒

          不耐蕭條甚,秋思苦自吟。愁添千里雁,夢冷十年心。

          重以思兄念,因之別恨深。登城間散步,風雨滿霜林。

          嶼南宿別貢士林執中

          明代王恭

          紅燭離堂酒半醒,驪歌今夕若為聽。故人好是身隨桂,浮客空嗟跡類萍。

          花嶼晚鐘湖上別,鳳臺春樹夢中青。應知晝繡長林下,白首還來到玉瓶。

          城南林園避暑示道友

          宋代張方平

          不必山林遠,且離朝市喧。前軒好風月,高客共琴樽。

          在所同浮世,何須憶故園。八瓊還返事,聊更話根源。

          亚洲av无码片在线观看| 亚洲视频国产视频| 精品亚洲成在人线AV无码| 亚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乱码| 亚洲视频一区调教| 亚洲视频在线观看一区| 亚洲国产女人aaa毛片在线 | 亚洲成年人啊啊aa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兔费综合| 亚洲国产欧美国产综合一区 | 亚洲jjzzjjzz在线观看| 亚洲免费黄色网址| 亚洲jjzzjjzz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高清视亚洲一区二区| 亚洲色精品VR一区区三区| 一本色道久久综合亚洲精品蜜桃冫| 激情五月亚洲色图| 亚洲欧美国产国产综合一区 | 亚洲AV乱码久久精品蜜桃| 亚洲∧v久久久无码精品| 亚洲精品高清视频| 亚洲欧洲日产国码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在线网站 | 情人伊人久久综合亚洲| 亚洲AV电影院在线观看| 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久久| 亚洲免费福利视频| 最新亚洲春色Av无码专区| 亚洲AV无码AV吞精久久| 五月婷婷亚洲综合| 77777亚洲午夜久久多人| 久久精品国产96精品亚洲| 精品亚洲aⅴ在线观看| 亚洲人成影院在线高清| 亚洲乱亚洲乱妇24p| 亚洲不卡无码av中文字幕| 国产AⅤ无码专区亚洲AV| 亚洲人成网www| 天堂亚洲国产中文在线| 在线观看免费亚洲| 亚洲小说区图片区另类春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