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天樂·螢
齊天樂·螢。宋代。王沂孫。 碧痕初化池塘草,熒熒野光相趁。扇薄星流,盤明露滴,零落秋原飛磷。練裳暗近。記穿柳生涼,度荷分暝。誤我殘編,翠囊空嘆夢無準。樓陰時過數點,倚闌人未睡,曾賦幽恨。漢苑飄苔,秦陵墜葉,千古凄涼不盡。何人為省?但隔水余暉,傍林殘影。已覺蕭疏,更堪秋夜永!
[宋代]:王沂孫
碧痕初化池塘草,熒熒野光相趁。扇薄星流,盤明露滴,零落秋原飛磷。練裳暗近。記穿柳生涼,度荷分暝。誤我殘編,翠囊空嘆夢無準。
樓陰時過數點,倚闌人未睡,曾賦幽恨。漢苑飄苔,秦陵墜葉,千古凄涼不盡。何人為省?但隔水余暉,傍林殘影。已覺蕭疏,更堪秋夜永!
碧痕初化池塘草,熒熒野光相趁。扇薄星流,盤明露滴,零落秋原飛磷。練裳暗近。記穿柳生涼,度荷分暝。誤我殘編,翠囊空歎夢無準。
樓陰時過數點,倚闌人未睡,曾賦幽恨。漢苑飄苔,秦陵墜葉,千古凄涼不盡。何人為省?但隔水餘暉,傍林殘影。已覺蕭疏,更堪秋夜永!
譯文
螢火蟲剛從池塘里的草變化而來,便散發出微綠燈光相逐而飛。薄扇撲向螢火蟲,螢火蟲如流星般飛走了,如同承露盤中的露珠般閃爍,又如同秋天原野上的零落的磷火一般。螢火蟲暗暗靠近讀書之人。記起以前螢火蟲穿過柳枝,感受強烈似涼風襲來,飛過荷塘劃破了荷塘暮色。這般美景使我耽誤了讀書大業,對著翠囊空嘆即使沒有耽誤,功成名就之夢亦無憑準。
幾只螢火蟲飛過樓陰,倚靠在闌干上的人還沒有去睡,想起曾經的幽恨。漢代的宮苑長滿苔蘚,秦朝的帝陵滿地落葉,千年的凄涼不盡。何人能夠理解?還好有隔著水的,穿梭林間的螢火蟲陪伴。已經感覺凄涼蕭瑟,哪堪這秋天的夜晚還很長。
注釋
齊天樂:詞牌名,姜夔詞注“黃鐘宮”。雙調一百二字,上片十句五仄韻,下片十一句五仄韻。
螢:即螢火蟲。
碧痕:指螢。古人認為螢火蟲為腐草所化。
熒熒:微光閃爍的樣子。野光:指螢夜間所發出的微綠色光。相趁:指螢相逐而飛。
星流,形容螢飛如流星。
盤明露滴:此以承露盤中露珠滴滴閃爍喻螢。
磷:俗稱鬼火,實為動物骨骸中所含磷氧化時發出的淡綠色光芒。
練裳暗近:即“暗近練裳”,指螢在暗中飛近讀書之人。練裳:素色羅衣,代指著衣之人。
度荷:飛過荷塘。分暝:劃開夜色。
殘編:指讀書太用功而把書翻爛。編,書籍,文章。翠囊,因囊內盛有螢火蟲而成青綠色。
倚闌人:詞人自謂。
省(xǐng):懂得,理解,有反省之義。
蕭疏:蕭條冷落。
更堪:豈堪,哪堪。
參考資料:
1、高獻紅.王沂孫詞新釋輯評.北京市:中華書店,2006:119-127
齊天樂·螢創作背景
據詹安泰考證,詞中“漢苑飄苔”三句是指元世祖命人建佛塔于宋故宮之事,此事發生于至元十四年(1277年),則此詞應作于這年之后。“熒熒野光相趁”一句應是指宋故宮荒涼不堪,結合“零落秋原飛磷”一句,此詞應為王沂孫借詠螢以抒亡國之“幽恨”。
參考資料:
1、高獻紅.王沂孫詞新釋輯評.北京市:中華書店,2006:119-127
唐代·王沂孫的簡介
王沂孫,字圣與,號碧山、中仙、玉笥山人。會稽(今浙江紹興)人,年輩大約與張炎相仿,入元后曾任慶元路學正。有《花外集》,又名《碧山樂府》。
...〔
? 王沂孫的詩(75篇) 〕
清代:
陶在銘
粗官濫吹易三年,回首春風入境天。芳草一畦黃犢雨,晴波干頃白鷗煙。
清時桴鼓聲都歇,野老衣冠望若仙。不信南朝金粉地,桑麻雞犬獨翛然。
粗官濫吹易三年,回首春風入境天。芳草一畦黃犢雨,晴波幹頃白鷗煙。
清時桴鼓聲都歇,野老衣冠望若仙。不信南朝金粉地,桑麻雞犬獨翛然。
明代:
胡粹中
向晚尋幽寺,明霞飛遠林。四山新雨歇,一徑綠苔深。
松老齊僧臘,泉鳴和梵音。階前兩馴鹿,去住識禪心。
向晚尋幽寺,明霞飛遠林。四山新雨歇,一徑綠苔深。
松老齊僧臘,泉鳴和梵音。階前兩馴鹿,去住識禪心。
明代:
張弼
白雁風高秋氣涼,畫船渺渺旆央央。張翰江上莼偏美,陶令籬邊菊正香。
稽首不勝恩浩蕩,推冠一任鬢滄浪。何時騎馬來尋訪,欖葉陰中吸荔漿。
白雁風高秋氣涼,畫船渺渺旆央央。張翰江上莼偏美,陶令籬邊菊正香。
稽首不勝恩浩蕩,推冠一任鬢滄浪。何時騎馬來尋訪,欖葉陰中吸荔漿。
清代:
陳夢雷
風塵三載羽書馳,填海曾聞精衛悲。豈意上官專草稿,翻令巷伯嘆南箕。
鑠金祗為招群忌,投杼何當慰母疑。行矣帝鄉猶未遠,還勝凝碧望閽時。
風塵三載羽書馳,填海曾聞精衛悲。豈意上官專草稿,翻令巷伯歎南箕。
鑠金祗為招群忌,投杼何當慰母疑。行矣帝鄉猶未遠,還勝凝碧望閽時。
宋代:
洪適
荻花楓葉醉為鄉,每憶臨分一鼎香。枉費光陰驚老大,略無治行愧循良。
歸心來往雞豚社,清思消磨雁鶩行。且喜弦歌馀樂地,好詩句句挾風霜。
荻花楓葉醉為鄉,每憶臨分一鼎香。枉費光陰驚老大,略無治行愧循良。
歸心來往雞豚社,清思消磨雁鶩行。且喜弦歌馀樂地,好詩句句挾風霜。
宋代:
邵雍
安樂窩中春不虧,山翁出入小車兒。水邊平轉綠楊岸,花外就移芳草堤。
明快眼看三月景,康強身歷四朝時。鳳凰樓下天津畔,仰面迎風倒載歸。
安樂窩中春不虧,山翁出入小車兒。水邊平轉綠楊岸,花外就移芳草堤。
明快眼看三月景,康強身曆四朝時。鳳凰樓下天津畔,仰面迎風倒載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