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文 > 元好問的詩 > 岐陽三首

          岐陽三首

          [金朝]:元好問

          突騎連營鳥不飛,北風浩浩發(fā)陰機。

          三秦形勝無今古,千里傳聞果是非;

          偃蹇鯨鯢人海涸,分明蛇犬鐵山圍。

          窮途老阮無奇策,空望岐陽淚滿衣。

          百二關(guān)河草不橫,十年戎馬暗秦京。

          岐陽西望無來信,隴水東流聞哭聲;

          野蔓有情縈戰(zhàn)骨,殘陽何意照空城!

          從誰細向蒼蒼問,爭遣蚩尤作五兵?

          眈眈九虎護秦關(guān),懦楚孱齊機上看。

          禹貢土田推陸海,漢家封徼盡天山。

          北風獵獵悲笳發(fā),渭水瀟瀟戰(zhàn)骨寒。

          三十六峰長劍在,倚天仙掌惜空閑。

          岐陽三首譯文及注釋

          譯文

          兇猛的敵騎營寨相連,天上的禽鳥也難偷飛;呼號的北風席卷大地,迷茫的天空大雪霏霏。

          號稱形勝的三秦啊,山河的險要古今未改;千里傳來的噩訊啊,怎知道究竟是真是非!

          龐大的鯨鯢是那么兇暴——似海的人群盡被吞食;毒蛇和惡狗是那么猖獗——分明像鐵山把孤城緊圍。

          就像是走到窮途的阮籍啊,我面對國難苦無良策——徒然悵望著失陷的岐陽,紛飛的悲淚濺滿了裳衣!

          號稱“百二關(guān)河”的三秦啊,如今已不見雜草縱橫;十年的戰(zhàn)火燃燒在這里,烽煙遮暗了舊時的秦京。

          西望著岐陽啊,全沒有半點同胞的音信;東流的隴水啊,只聽到一片慘痛的哭聲!

          荒野里,纏綿的蔓草情深意厚,在悄悄縈繞著戰(zhàn)士的尸骨;藍天下,慘淡的殘陽究竟為啥,卻偏偏照射著死寂的空城?

          我能夠從什么地方啊,向蒼天細細地責問——為何讓兇殘的蚩尤啊,制造這殺人的刀兵?

          遙想當年,九虎猛將們目光炯炯,凜然守衛(wèi)在巍巍秦關(guān)——孱懦的齊楚何曾在眼,直看它好似肥肉在砧!

          《禹貢》記述的土田啊,要推那“陸海”最是肥沃;漢朝當年的邊界啊,蜿蜒著伸過遙遠的天山。

          慨嘆今日,獵獵的北風呼嘯不已,悲壯的胡笳隨風遠傳;瀟瀟的渭水嗚咽難撫,河邊的戰(zhàn)士尸骨正寒。

          空自有華山的三十六峰啊,仍然像長劍屹立——只可惜倚天的雄奇仙掌啊,只落得徒自空閑!

          注釋

          其一

          公元1231年(正大八年)正月,蒙古軍圍岐陽(今陜西鳳翔),四月城破。

          從這三首詩起,以下大部分是喪亂詩。這些詩,感情真摯,言辭凄切,“悲憤從血性中流出”,因而引起了歷代詩人強烈的共鳴。清人趙翼在《題元遺山集》里說:“國家不幸詩家幸,賦到滄桑句便工。”就是指的這一類詩。

          三秦:項羽滅秦,分關(guān)內(nèi)地為三,封秦降將章邯為雍王、董翳為翟王、司馬欣為塞王,號三秦。

           偃蹇(yǎn jiǎn):傲慢,高盛。

          鯨鯢(ní):大魚。此處比喻蒙古軍之暴。

          百二關(guān)河:秦地險固,二萬人足當諸侯百萬人(《史記·高祖本紀·蘇林注》)。

          蒼蒼:天。

           “眈眈”句:公元1218年(金宣宗興定二年),置秦關(guān)等處九個守御史。

          “懦楚”句:以虛弱的齊國楚國比喻金王朝的衰敗。

          禹貢:《尚書》中的一篇,記敘了我國上古的疆域。

          陸海:指地勢高平、物產(chǎn)豐饒的地區(qū),古代以陜西為“天下陸海之地”(《漢書·東方朔傳》)。

          徼(jiǎo):邊境,邊界。此兩句說,關(guān)中地勢如此雄壯,漢憑它擴大疆土,直至天山,而金竟不能守。

          獵獵:風聲。

          “三十六峰”句:嵩山三十六峰,可以做防堵敵人的屏障。

          仙掌:華山有仙掌峰。這兩句是說,大好的天然屏障,不予利用,太可惜了。

          參考資料:

          1、林從龍.元好問和他的詩.鄭州市:中州古籍出版社,1984:32-34

          2、鄭力民譯注.古代文史名著選譯叢書 元好問詩選譯 修訂版:鳳凰出版社,2011.05:第118-121頁

          岐陽三首創(chuàng)作背景

            《岐陽》寫于金代末年。當時金國面臨的強敵是蒙古汗國。成吉思汗于公元1219年七月成吉思汗在距離鳳翔不遠的今甘肅清水縣病死。繼承汗位的窩闊臺于1231年圍攻岐陽,四月城破,作者時任南陽縣令,聞變寫《岐陽》三首。《岐陽》即寫于公元1321年二月前后。

          參考資料:

          1、蔣學浚.歷代愛國詩詞鑒賞.北京 :石油工業(yè)出版社,2001:182

          岐陽三首鑒賞

          第一首

            “突騎連營鳥不飛,北風浩浩發(fā)陰機”。詩作一開始就渲染出一種陰冷、低沉、壓抑的氛圍:北風勁吹,強敵壓境。詩人似乎看到了生靈涂炭,百姓遭殃,也似乎更深一層看出了社稷傾危,江山難保。突騎:突人對方陣地的精銳騎兵。

            “三秦形勝無古今,千里傳聞果是非”。緊承上兩句,詩人的這種擔憂還是真的表現(xiàn)出來了。在一聲反問中引出了自己內(nèi)心的沉郁隱痛,悲憤、沉痛、失望的心情溢于言表。

            “偃蹇鯨鯢人海涸,分明蛇犬鐵山圍”。這兩句是作者在得知岐陽陷落之后的設想。句中幾處地方用了比喻、夸張的手法,表現(xiàn)出入侵者的兇狠、殘暴、野蠻,同時也流露出元好問同情老百姓,心憂國難的思想感情。

            “窮途老阮無奇策,空望岐陽淚滿衣”。這兩句直抒胸臆,悲慨沉痛,語短情長,感人肺腑。

          第二首

            “百二關(guān)河草不橫,十年戎馬暗秦京”。元好問身在南陽,卻心系失陷的岐陽,寫岐陽失陷,又回顧了十年戰(zhàn)亂帶來的慘狀,可謂思緒悠長。“暗”字巧妙渲染出戰(zhàn)地暗無天日的場面。

            “岐陽西望無來信,隴水東流聞哭聲”。詩句從“望”字生發(fā)開去,望中已知音訊斷絕,望中如聞隴水嗚咽,望中懸想淪陷中的岐陽,從而為下面對岐陽空城的描述作了鋪墊。

            “野蔓有情縈戰(zhàn)骨,殘陽何意照空城”。這兩句情感極其低沉悲痛。江淹《恨賦》:“試望平原,蔓草縈骨。”元好問在本詩中加入“有情”二字,使自在生長的野蔓草也變得靈動起來,而且還注入了感情的力度,可謂力透紙背。接下來,面對夕陽殘照的空城,作者呼天搶地,責問蒙古軍屠城罪行。人們讀后,不禁一陲魂顫。

            “從誰細向蒼蒼問,爭遣蚩尤作五兵”。如果說上一句的質(zhì)問還比較籠統(tǒng),這一句的質(zhì)問就落到實處了。詩人責問上蒼,痛恨蚩尤,表現(xiàn)出對黎民百姓的深切同情和對慘無人道戰(zhàn)爭的極端憎恨。

          第三首

            “眈眈九虎護秦關(guān),懦楚孱齊機上看”。面對積弱不振的現(xiàn)狀,詩人痛苦地反思過去,回顧歷史,希望從中找出重振國家的良方妙策。

            “禹貢土田推陸海,漢家封徼盡天山”。這兩句和前兩句都是描述金朝全盛時的景況。詩人有好幾處運用典故,意在說明往日的繁盛與強大。

            “北風獵獵悲笳發(fā),渭水瀟瀟戰(zhàn)骨寒”。獵獵是風吹的聲音,瀟瀟是水流的聲音,詩人連用兩個象聲詞,極其形象生動地寫出了岐陽城的荒涼與冷清,與往日的繁盛熱鬧人聲鼎沸的景象形成強烈對比。

            “三十六峰長劍在,倚天仙掌惜空閑”。全詩在悲愴的抒寫中,陡然引入了對險峻華山的描繪,頗能讓人產(chǎn)生幾分突兀之感,其實這樣寫不僅是慨嘆由于人為的防備不足,使險要的山川、天然的屏障沒有起到應有的作用,而且也隱含著元好問憤憤不平的書生意氣。宋玉《大言賦》有“長劍耿耿倚天外”之句,元好問在本詩中以倚天長劍比喻險峻的華山。意在提醒金朝統(tǒng)治者要加強防務,可謂在沉痛中見警策。

          元好問簡介

          唐代·元好問的簡介

          元好問

          元好問,字裕之,號遺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系出北魏鮮卑族拓跋氏,元好問過繼叔父元格;七歲能詩,十四歲從學郝天挺,六載而業(yè)成;興定五年(1221)進士,不就選;正大元年(1224 ),中博學宏詞科,授儒林郎,充國史院編修,歷鎮(zhèn)平、南陽、內(nèi)鄉(xiāng)縣令。八年(1231)秋,受詔入都,除尚書省掾、左司都事,轉(zhuǎn)員外郎;金亡不仕,元憲宗七年卒于獲鹿寓舍;工詩文,在金元之際頗負重望;詩詞風格沉郁,并多傷時感事之作。其《論詩》絕句三十首在中國文學批評史上頗有地位;作有《遺山集》又名《遺山先生文集》,編有《中州集》。

          ...〔 ? 元好問的詩(549篇)

          猜你喜歡

          習儀 異典也

          王慎中

          芝壇斂浮景,休氣郁招清。晨旭流翠葆,泰風飏華旌。

          飛龍麗重霄,蕤綏在天庭。式禮紆皇步,篤恭軫圣情。

          古宿遷

          元代陳孚

          淮水東流古宿遷,荒郊千里絕人煙。征衣不脫夜無寐,舟在西風亂荻邊。

          恭和聞喜宴御制

          宋代魏了翁

          祖宗德澤被生民,列服山川各效神。

          幾見高岡鳴鳳集,又盾層浪化魚新。

          山居詩二十四首 其四

          唐代貫休

          萬境忘機是道華,碧芙蓉里日空斜。幽深有徑通仙窟,寂寞無人落異花。

          掣電浮云真好喻,如龍似鳳不須誇。君看江上英雄冢,只有松根與柏槎。

          以臺柑寄漫塘報以詩用韻謝之

          宋代王遂

          屈平作頌獨稱渠,曾此西山立丑懦。

          君子得輿知有待,高林碩果未嘗無。

          冬至

          宋代馬廷鸞

          山寒律琯又飛灰,萬壑松風冬起雷。

          風景不殊云黯淡,雪霜初霽日徘徊。

          亚洲精品在线电影| 亚洲大尺度无码无码专线一区| 亚洲色大成WWW亚洲女子| 久久亚洲春色中文字幕久久久| 国产亚洲成归v人片在线观看| www.亚洲色图|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一区| 无码色偷偷亚洲国内自拍| 综合一区自拍亚洲综合图区| 亚洲精品又粗又大又爽A片| 亚洲码欧美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人成网站999久久久综合|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无线码| 亚洲日韩乱码中文字幕|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九九大片|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观看久久| 亚洲av中文无码乱人伦在线观看 | 亚洲午夜福利AV一区二区无码| 亚洲性久久久影院| 一本色道久久综合亚洲精品高清| 久久亚洲国产成人影院网站|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乱码三区|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美女| 亚洲国产第一页www| 亚洲视频一区在线| 亚洲一级毛片免费观看|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一区| 国产成人人综合亚洲欧美丁香花| 国产亚洲高清在线精品不卡| 亚洲区小说区图片区| 国产亚洲成人久久| 亚洲高清在线视频| 亚洲一区电影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欧美国产综合一区| 亚洲成a人片在线播放| 亚洲最大AV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大片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成AV人天堂无码|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爆乳app| 亚洲av手机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久a亚洲欧洲a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