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蓬萊·歸故山
醉蓬萊·歸故山。宋代。王沂孫。 掃西風門徑,黃葉凋零,白云蕭散。柳換枯陰,賦歸來何晚。爽氣霏霏,翠蛾眉嫵,聊慰登臨眼。故國如塵,故人如夢,登高還懶。數點寒英,為誰零落,楚魄難招,暮寒堪攬。步屧荒籬,誰念幽芳遠。一室秋燈,一庭秋雨,更一聲秋雁。試引芳樽,不知消得,幾多依黯。
[宋代]:王沂孫
掃西風門徑,黃葉凋零,白云蕭散。柳換枯陰,賦歸來何晚。爽氣霏霏,翠蛾眉嫵,聊慰登臨眼。故國如塵,故人如夢,登高還懶。
數點寒英,為誰零落,楚魄難招,暮寒堪攬。步屧荒籬,誰念幽芳遠。一室秋燈,一庭秋雨,更一聲秋雁。試引芳樽,不知消得,幾多依黯。
掃西風門徑,黃葉凋零,白雲蕭散。柳換枯陰,賦歸來何晚。爽氣霏霏,翠蛾眉嫵,聊慰登臨眼。故國如塵,故人如夢,登高還懶。
數點寒英,為誰零落,楚魄難招,暮寒堪攬。步屧荒籬,誰念幽芳遠。一室秋燈,一庭秋雨,更一聲秋雁。試引芳樽,不知消得,幾多依黯。
譯文
西風陣陣掃過門徑,枯黃的樹葉隨風飄零,白云稀稀疏疏地飄浮在天空中。柳葉到了秋天衰敗了,辭官歸鄉太晚。山中彌漫著清新的空氣,蒼翠的遠山像美女的娥眉,還可以聊且慰藉一下我登臨的雙眼。故國如塵土般覆滅,親朋友人都已失散,還有什么心思登高呢?
數朵菊花,為誰飄落?楚王的魂魄難以招回,晚上又寒氣襲人。散步在荒涼的籬笆前,誰還念及幽遠的花香?屋子里孤燈一盞,秋雨飄落,又一聲秋雁叫,想以酒解愁,但又怕醉了,解不了復雜而隱微的愁緒。
注釋
醉蓬萊:據《澠水燕談錄》載,宋仁宗時,教坊進新曲《醉蓬萊》,柳永應制作詞。雙調九十七字,前后片各四仄韻。前片第一、第五、第八三句,后片第六、第九兩句,皆上一、下四句法。
故山:指王沂孫的故鄉會稽山。
掃西風門徑:首句倒裝,意即“西風掃門徑”。
柳換枯陰:指柳葉經秋而枯敗。
賦歸來:辭官歸鄉。陶淵明《歸去來辭》:“歸去來兮,田園將蕪胡不歸。”
爽氣霏霏(fēi):山中彌漫著清新空氣,語出《世說新語·簡傲》:“西山朝來,致有爽氣”。霏霏:紛紛。
翠蛾眉嫵:形容蒼翠的遠山像美女的娥眉。
故國如塵:指故國宋室江山灰飛煙滅。
寒英:菊花。
楚魄難招:《楚辭》有招魂一篇,一般認為是屈原為招楚懷王來歸而作。
步屧(xiè):漫步。屧:木板拖鞋。
消得:消除、消解。
依黯:復雜而隱微的愁緒。
參考資料:
1、《唐宋詞鑒賞辭典》(南宋·遼·金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8年版,第2641頁
2、伍心銘.《宋詞三百首鑒賞》.北京:時事出版社,2004年12月:第565頁
醉蓬萊·歸故山創作背景
王沂孫在元朝初年(公元1290年左右)曾出任學官,后解除“慶元路學正”職事到故鄉紹興。詞人歸鄉之心情頗為復雜,事元非其所愿,他仍然對南宋故國懷有感情,這首詞便是詞人在歸鄉期間完成。
參考資料:
1、夏承燾.《宋詞鑒賞辭典 》.上海:上海辭典書出版社,2013年8月:第2099頁
唐代·王沂孫的簡介
王沂孫,字圣與,號碧山、中仙、玉笥山人。會稽(今浙江紹興)人,年輩大約與張炎相仿,入元后曾任慶元路學正。有《花外集》,又名《碧山樂府》。
...〔
? 王沂孫的詩(75篇) 〕
宋代:
曾幾
善權石狀說不盡,怪怪奇奇驚倒人。大屋脩廊巖下路,凄風冷雨洞中春。
善權石狀說不盡,怪怪奇奇驚倒人。大屋脩廊巖下路,凄風冷雨洞中春。
明代:
王恭
解印行歌出將營,千軍流淚共含情。鄒陽書上誰稱屈,王粲才高賦謾成。
天連故國銅魚遠,霜落寒江白雁鳴。自愧神交驚此別,不堪離恨更沾纓。
解印行歌出將營,千軍流淚共含情。鄒陽書上誰稱屈,王粲才高賦謾成。
天連故國銅魚遠,霜落寒江白雁鳴。自愧神交驚此別,不堪離恨更沾纓。
宋代:
劉敞
趙北燕南如掌平,定知臺選寄長城。雅歌不廢軍中樂,緩帶能令塞外清。
傾蓋由來欣意氣,著鞭從此想功名。灞池送目邯鄲道,倚瑟空多惜別聲。
趙北燕南如掌平,定知臺選寄長城。雅歌不廢軍中樂,緩帶能令塞外清。
傾蓋由來欣意氣,著鞭從此想功名。灞池送目邯鄲道,倚瑟空多惜別聲。
近代:
章士釗
天意微秋,庭陰乍曉。桂林風氣行人早。未須騎馬聽朝雞,叩門卻有吟朋到。
幾樹紅英,一窗翠筱。詩心漫逐游絲繞。除愁除夢不求醒,叫醒稍恨鶯兒噪。
天意微秋,庭陰乍曉。桂林風氣行人早。未須騎馬聽朝雞,叩門卻有吟朋到。
幾樹紅英,一窗翠筱。詩心漫逐遊絲繞。除愁除夢不求醒,叫醒稍恨鶯兒噪。
:
弘歷
浴佛傳佳節,清和景尚妍。每因逢此日,不禁憶當年。
兒女花真幻,昔今時久遷。齊云遙在望,愧我未忘緣。
浴佛傳佳節,清和景尚妍。每因逢此日,不禁憶當年。
兒女花真幻,昔今時久遷。齊雲遙在望,愧我未忘緣。
宋代:
林希逸
幕畫如兄有異才,嶺南聲價動諸臺。登龍尾道呼班去,為鱷魚州守印來。
定有賞音相料理,何妨進卷小徘徊。遙知得意行吟處,傍柳堤看菡萏開。
幕畫如兄有異才,嶺南聲價動諸臺。登龍尾道呼班去,為鱷魚州守印來。
定有賞音相料理,何妨進卷小徘徊。遙知得意行吟處,傍柳堤看菡萏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