賦新月
賦新月。唐代。繆氏子。 初月如弓未上弦,分明掛在碧霄邊。時人莫道蛾眉小,三五團圓照滿天。
[唐代]:繆氏子
初月如弓未上弦,分明掛在碧霄邊。
時人莫道蛾眉小,三五團圓照滿天。
初月如弓未上弦,分明掛在碧霄邊。
時人莫道蛾眉小,三五團圓照滿天。
譯文
新月如彎弓還沒有到半個圓,卻分明在天邊斜掛著。
人們不要小看它只像彎彎的眉毛,等到十五夜,它會團圓完滿,光照天下。
注釋
賦新月:描寫,歌詠新月。賦,鋪寫,歌詠。新月,陰歷月初形狀如鉤的月亮,即初月。
未上弦:陰歷每月初八左右,月亮西半明,東半暗,恰似半圓的弓弦。稱上弦,上弦,是說新月還沒有還沒有到半圓。
碧霄:藍天。
蛾眉:原形容美人的眉毛,細長而彎曲,這里指新月,月亮彎如蛾眉。
三五團圓:指陰歷十五晚上最圓的月亮。
這首詩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表達了作者人小志大,準備成就一番經世濟民大事業的豪邁氣概。這首詩的小作者借詠新月來表達自己的遠大志向。
詩的另外一種意思是說,別看我這個時候年紀小,長大了可要做光照天下的大事業。
唐代·繆氏子的簡介
繆氏子,意思是一個姓繆的孩子,唐朝開元(713-741)時人。據說,他從小聰慧能文,7歲就以神童召試,作了一首《賦新月》,從小就有大志,很得唐玄宗的贊賞。生平不詳。表達了經世濟民的氣概。所著作《新月》,《賦新月》收編入《全唐詩》
...〔
? 繆氏子的詩(1篇) 〕
近代:
邵祖平
乾軸流膏,陽和熾炭,玉池終日常盈。蒸燠爞爞蘊隆,紅霧吹冥。
掛冠解帶欣浮拍,融熱浪,肌緩骸輕。洗連朝馬殆車煩,毛發俱清。
乾軸流膏,陽和熾炭,玉池終日常盈。蒸燠爞爞蘊隆,紅霧吹冥。
掛冠解帶欣浮拍,融熱浪,肌緩骸輕。洗連朝馬殆車煩,毛發俱清。
宋代:
俞德鄰
山林何所樂,佳興四時同。琴罷庭留月,酒殘松度風。
鶴歸蒼漢外,猿叫碧蘿中。卻笑磻溪叟,區區理釣筒。
山林何所樂,佳興四時同。琴罷庭留月,酒殘松度風。
鶴歸蒼漢外,猿叫碧蘿中。卻笑磻溪叟,區區理釣筒。
明代:
吳與弼
峭拔立云端,能生逆旅歡。但惜世無摩詰手,不能移向畫圖看。
峭拔立雲端,能生逆旅歡。但惜世無摩詰手,不能移向畫圖看。
明代:
莊昶
峽束蒹葭帶客舟,江涵星月傍人流。悲歌絕意關人世,縱飲無錢解杖頭。
海角往來都此興,心端涬溟浪誰愁。不眠猶抱閒來膝,山狎浮云水狎鷗。
峽束蒹葭帶客舟,江涵星月傍人流。悲歌絕意關人世,縱飲無錢解杖頭。
海角往來都此興,心端涬溟浪誰愁。不眠猶抱閒來膝,山狎浮雲水狎鷗。
唐代:
王翰
白云天際閑舒卷,卻似搖搖行子心。云氣有時還變滅,子心無日不登臨。
高林度過含疏雨,遠岫飛回落晚陰。不羨梁公為令子,但存忠孝古猶今。
白雲天際閑舒卷,卻似搖搖行子心。雲氣有時還變滅,子心無日不登臨。
高林度過含疏雨,遠岫飛回落晚陰。不羨梁公為令子,但存忠孝古猶今。
宋代:
連文鳳
少年場屋苦奔波,每對書檠讀不多。
三十年來書好讀,可鄰老眼費摩挲。
少年場屋苦奔波,每對書檠讀不多。
三十年來書好讀,可鄰老眼費摩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