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山海經(jīng)十三首·其六
讀山海經(jīng)十三首·其六。魏晉。陶淵明。 逍遙蕪皋上,杳然望扶木。洪柯百萬尋,森散復(fù)旸谷。靈人侍丹池,朝朝為日浴。神景一登天,何幽不見燭。
[魏晉]:陶淵明
逍遙蕪皋上,杳然望扶木。
洪柯百萬尋,森散復(fù)旸谷。
靈人侍丹池,朝朝為日浴。
神景一登天,何幽不見燭。
逍遙蕪臯上,杳然望扶木。
洪柯百萬尋,森散複旸谷。
靈人侍丹池,朝朝為日浴。
神景一登天,何幽不見燭。
譯文
逍遙無皋之山上,遠遠望見木扶桑。
巨大樹枝百萬丈,紛披正把腸谷擋。
羲和服侍丹池旁,天天為日沐浴忙。
一旦太陽升上天,何方陰暗不照亮!
注釋
蕪皋:即無皋,傳說中的山系名。
沓然:遙遠的樣子。扶木:即榑(fú)木,亦作扶桑或榑桑。
洪柯:大樹枝。尋:古代的長度單位,八尺為一尋。
森散:枝葉舒展四布的樣子。旸(yáng)谷:同“湯(yáng)谷”,日所從出處。
靈人:指羲和,神話傳說中太陽的母親。
神景:指太陽。景:日光。
何幽不見燭:什么陰暗的地方不被照亮。幽:陰暗。燭:照亮。
參考資料:
1、郭維森 包景誠.陶淵明集全譯.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92:238-255
唐代·陶淵明的簡介
陶淵明(約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說名潛,字淵明)號五柳先生,私謚“靖節(jié)”,東晉末期南朝宋初期詩人、文學(xué)家、辭賦家、散文家。漢族,東晉潯陽柴桑人(今江西九江)。曾做過幾年小官,后辭官回家,從此隱居,田園生活是陶淵明詩的主要題材,相關(guān)作品有《飲酒》、《歸園田居》、《桃花源記》、《五柳先生傳》、《歸去來兮辭》等。
...〔
? 陶淵明的詩(216篇) 〕
清代:
樊增祥
昨宵猛雨。今夜碧月,來共鷗語。茶夢圓否。欲圓又破,梁間燕兒絮。
小園一畝。梧竹影里,窺見河鼓。風(fēng)葉掀舞。小荷墮粉,徘徊不能去。
昨宵猛雨。今夜碧月,來共鷗語。茶夢圓否。欲圓又破,梁間燕兒絮。
小園一畝。梧竹影裡,窺見河鼓。風(fēng)葉掀舞。小荷墮粉,徘徊不能去。
清代:
陳恭尹
去是新秋來是冬,一年蹤跡嶺云中。猶同遁世人無悶,獨有名山路未窮。
采硯每逢蕉葉白,買舟頻系荔支紅。羅浮括入歸囊里,曾否江門夢釣翁。
去是新秋來是冬,一年蹤跡嶺雲(yún)中。猶同遁世人無悶,獨有名山路未窮。
采硯每逢蕉葉白,買舟頻系荔支紅。羅浮括入歸囊裡,曾否江門夢釣翁。
元代:
耶律楚材
二月河中草木青,芳菲次第有期程。花藏徑畔春泉碧,云散林梢晚照明。
含笑山桃還似識,相親水鳥自忘情。遐方且喜豐年兆,萬頃青青麥浪平。
二月河中草木青,芳菲次第有期程。花藏徑畔春泉碧,雲(yún)散林梢晚照明。
含笑山桃還似識,相親水鳥自忘情。遐方且喜豐年兆,萬頃青青麥浪平。
明代:
鄧云霄
據(jù)地酣歌笑四豪,詩情酒態(tài)憶吾曹。坐來夜雨衙齋冷,望去春風(fēng)馬首高。
白眼未清游俠骨,朱弦寧向眾人操。燕臺重價需千里,莫問囊中金錯刀。
據(jù)地酣歌笑四豪,詩情酒態(tài)憶吾曹。坐來夜雨衙齋冷,望去春風(fēng)馬首高。
白眼未清遊俠骨,朱弦甯向衆(zhòng)人操。燕臺重價需千裡,莫問囊中金錯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