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仙子·春風驕馬五陵兒
水仙子·春風驕馬五陵兒。元代。馬致遠。 春風驕馬五陵兒,暖日西湖三月時,管弦觸水鶯花市。不知音不到此,宜歌宜酒宜詩。山過雨顰眉黛,柳拖煙堆鬢絲,可喜殺睡足的西施。
[元代]:馬致遠
春風驕馬五陵兒,暖日西湖三月時,管弦觸水鶯花市。不知音不到此,宜歌宜酒宜詩。
山過雨顰眉黛,柳拖煙堆鬢絲,可喜殺睡足的西施。
春風驕馬五陵兒,暖日西湖三月時,管弦觸水鶯花市。不知音不到此,宜歌宜酒宜詩。
山過雨顰眉黛,柳拖煙堆鬢絲,可喜殺睡足的西施。
譯文
春風輕拂五陵子弟騎著馬兒游逛,正是西湖三月風和日暖之時,到處鶯花盛開,管弦彈奏的樂聲在湖上飄蕩。不是知音不要到這里來,盡情地唱歌、飲酒、吟詩。
陣雨過后,春山嫵媚得好像西施顰眉,柳絮紛飛遠看有如垂柳托著煙靄,好像西施蓬松的鬢發,美麗的西湖啊,就像睡足初醒的西施那樣嬌柔。
注釋
五陵兒:指豪貴子弟。五陵,指長安郊外五座漢代皇帝的陵墓,即長陵、安陵、陽陵、茂陵和平陵,為豪富聚居之地區,因建陵時遷豪富與其地故得名。
管弦觸水:指管弦彈奏的樂聲在湖上飄蕩。管弦,管樂和弦樂。
鶯花市:指鶯啼花開的春色迷人之處。
顰眉黛:形容遠處的雨后春山,好像西施皺著的青黑麗眉。
鬢(bìn)絲:鬢發。
參考資料:
1、李世前,李朝輝.元曲三百首正宗.北京:華夏出版社,2010年:23
寫西湖之春的詩詞曲可謂汗牛充棟,然此曲別是一番情調。前三句寫西湖繁華,抓住了游人在春風暖日中徜徉之感受,突出一個“鬧”字,管弦、鶯歌,更有花團錦簇;“不知音”二句乃言西湖春景之“宜”,即所謂“宜晴宜雨”,“宜酒宜詩”等等一西湖無時不美,無處不美;
最妙自然還在末三句,作者感受之細微與獨到,是極饒創造性的。特別是末句,更是令人嘆為觀止!春之西湖與睡足了的西施醒來之比并,真可謂神來之筆,大可玩味。
唐代·馬致遠的簡介
馬致遠(1250年-1321年),字千里,號東籬(一說字致遠,晚號“東籬”),漢族,大都(今北京)人,另一說(馬致遠是河北省東光縣馬祠堂村人,號東籬,以示效陶淵明之志)。他的年輩晚于關漢卿、白樸等人,生年當在至元(始于1264)之前,卒年當在至治改元到泰定元年(1321—1324)之間,與關漢卿、鄭光祖、白樸并稱“元曲四大家”,是我國元代時著名大戲劇家、散曲家。
...〔
? 馬致遠的詩(106篇) 〕
明代:
鄺露
長城萬馀里,宮闕入浮云。飂風驅秋雁,榆黃華葉隕。
羲和無停軌,頹光慘蕭辰。斷尾掉泥涂,無為豢犧牲。
長城萬馀裡,宮闕入浮雲。飂風驅秋雁,榆黃華葉隕。
羲和無停軌,頹光慘蕭辰。斷尾掉泥塗,無為豢犧牲。
宋代:
鄭玠
身為俗吏趨行部,手藝名香祝有年。
五色雀飛慶薦祉,七星松古自通仙。
身為俗吏趨行部,手藝名香祝有年。
五色雀飛慶薦祉,七星松古自通仙。
宋代:
邵雍
安樂窩中春不虧,山翁出入小車兒。水邊平轉綠楊岸,花外就移芳草堤。
明快眼看三月景,康強身歷四朝時。鳳凰樓下天津畔,仰面迎風倒載歸。
安樂窩中春不虧,山翁出入小車兒。水邊平轉綠楊岸,花外就移芳草堤。
明快眼看三月景,康強身曆四朝時。鳳凰樓下天津畔,仰面迎風倒載歸。
宋代:
林希逸
幕畫如兄有異才,嶺南聲價動諸臺。登龍尾道呼班去,為鱷魚州守印來。
定有賞音相料理,何妨進卷小徘徊。遙知得意行吟處,傍柳堤看菡萏開。
幕畫如兄有異才,嶺南聲價動諸臺。登龍尾道呼班去,為鱷魚州守印來。
定有賞音相料理,何妨進卷小徘徊。遙知得意行吟處,傍柳堤看菡萏開。
清代:
沈光文
門外蒼茫勢,神龍且寄髯。困方嗟褐短,人豈藉泉廉。
善愛知珍鼎,需調用作鹽。呈身原不慣,應合與時潛。
門外蒼茫勢,神龍且寄髯。困方嗟褐短,人豈藉泉廉。
善愛知珍鼎,需調用作鹽。呈身原不慣,應合與時潛。
明代:
張天賦
腳債百年渾未定,煙花六合卻無涯。佳山麗水隨情款,晴日和風納歲華。
啼鳥立梢春對語,游魚到處水為家。羅浮還憶醉仙子,紅臉朱唇襯晚霞。
腳債百年渾未定,煙花六合卻無涯。佳山麗水隨情款,晴日和風納歲華。
啼鳥立梢春對語,遊魚到處水為家。羅浮還憶醉仙子,紅臉朱唇襯晚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