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文 > 杜甫的詩 > 寄李十二白二十韻

          寄李十二白二十韻

          [唐代]:杜甫

          昔年有狂客,號爾謫仙人。

          筆落驚風(fēng)雨,詩成泣鬼神。

          聲名從此大,汩沒一朝伸。

          文采承殊渥,流傳必絕倫。

          龍舟移棹晚,獸錦奪袍新。

          白日來深殿,青云滿后塵。

          乞歸優(yōu)詔許,遇我宿心親。

          未負(fù)幽棲志,兼全寵辱身。

          劇談憐野逸,嗜酒見天真。

          醉舞梁園夜,行歌泗水春。

          才高心不展,道屈善無鄰。

          處士禰衡俊,諸生原憲貧。

          稻粱求未足,薏苡謗何頻。

          五嶺炎蒸地,三危放逐臣。

          幾年遭鵩鳥,獨(dú)泣向麒麟。

          蘇武先還漢,黃公豈事秦。

          楚筵辭醴日,梁獄上書辰。

          已用當(dāng)時(shí)法,誰將此義陳。

          老吟秋月下,病起暮江濱。

          莫怪恩波隔,乘槎與問津。

          寄李十二白二十韻譯文及注釋

          譯文

          當(dāng)年有位灑脫狂放之人名叫李白,人稱謫仙。

          看到他落筆,風(fēng)雨為之感嘆;看到他的詩,鬼神都為之感動哭泣。

          從此李白之名震動京師,以前的困頓失意自此一并掃除,并被玄宗召入朝廷任翰林;

          他那驚天地、泣鬼神的詩篇必將萬古流傳。

          他陪玄宗泛舟,一直到很晚,最后被皇帝賞賜錦袍。

          玄宗經(jīng)常召見李白,李白頗受寵信。

          后來他因受奸人誣陷而被賜金放還,途中與我相遇。

          李白既沒有隱藏自己的遠(yuǎn)大志向,又能在受寵和被放逐的不同境遇中自保。

          我與他相遇后,李白非常理解我的灑脫不羈,我也十分欣賞他的坦蕩胸懷。

          我們夜里在梁園飲酒起舞,春季則在泗水縱情吟唱。

          雖然才華超群卻無用武之地,雖然道德崇高卻無人理解。

          雖然才智堪比東漢禰衡,但命運(yùn)卻如窮困失意的原憲。

          李白投靠永王肯定是生活所迫,有人傳說他收了永王的重金,這實(shí)屬造謠。

          但是他卻因此被流放,長期漂泊。

          幾年之間屢遭禍患,心中必然悲傷。

          蘇武最終返回漢廷,夏黃公難道會為暴秦做事嗎?

          遭受君主冷遇,李白也曾上書為自己辯護(hù)。

          如果當(dāng)時(shí)事理難明,就讓李白服罪,那么,現(xiàn)在誰又能將此事上報(bào)朝廷呢?

          晚年時(shí),李白猶自吟詩不輟,希望他早日康復(fù),多作好詩。

          不要埋怨皇帝寡恩,而要上書朝廷,了解事情的真相。

          注釋

          狂客:指賀知章。賀知章是唐越州永興人,晚年自號四明狂客。謫仙:被貶謫的神仙。賀知章第一次讀李白詩時(shí),如是贊道。

          “詩成”句:據(jù)《本事詩》記載,賀知章見了李白的《烏棲曲》,“嘆賞苦吟曰:‘此詩可以泣么神矣。’”說明李白才華超絕,滿朝為之傾倒。

          汩(gǔ)沒:埋沒。

          承殊渥(wò):受到特別的恩惠。這里指唐玄宗召李白為供奉翰林。

          “龍舟”句:指唐玄宗泛白蓮池,在飲宴高興的時(shí)候召李白作序。“獸錦”句:《唐詩紀(jì)事》載:“武后游龍門,命群官賦詩,先成者賜以錦袍。左史東方虬詩成,拜賜。坐未安,之問詩后成,文理兼美,左右莫不稱善,乃就奪錦袍衣之。”這里是說李白在皇家賽詩會上奪魁。

          “禰(mí)衡”句:才能像禰衡一樣好。禰衡:東漢時(shí)人,少有才辯。孔融稱贊他“淑質(zhì)貞亮,英才卓躒”。“原憲”句:家境像原憲一樣貧困。原憲:春秋時(shí)人,孔子弟子,家里十分貧窮。

          “薏苡”句:馬援征交趾載薏苡種還,人謗之,以為明珠大貝。這里指當(dāng)時(shí)一些人誣陷李白參與永王李璘謀反。

          三危:山名,在今甘肅敦煌縣南,乃帝舜竄三苗之處。

          “幾年”句:耽心李白處境危險(xiǎn)。鵩(fú)鳥:古代認(rèn)為是不祥之鳥。“獨(dú)泣”句:嘆道窮。

          楚筵(yán)辭醴(lǐ):漢代穆生仕楚元王劉交為中大夫。穆生不喜歡飲酒,元王置酒,常為穆生設(shè)醴。元王死,子戊嗣位,初常設(shè)醴以待。后忘設(shè)醴。穆生說:“醴酒不設(shè),王之意怠。”遂稱病謝去。這里是指李白在永王璘邀請他參加幕府時(shí)辭官不受賞之事。李白在《經(jīng)亂離后天恩流夜郎憶舊游書懷贈江夏韋太守良宰》詩中說:“半夜水軍來,尋陽滿旌旃。空名適自誤,迫脅上樓船。徒賜五百金,棄之若浮煙。辭官不受賞,翻謫夜郎天。”“梁獄”句:漢代鄒陽事梁孝王,被讒毀下獄。鄒陽在獄中上書梁孝王,力辯自己遭受冤屈。后獲釋,并成為梁孝王的上客。這里是指李白因永王璘事坐系潯陽后力辯己冤。

          “老吟”二句:老病秋江,說明李白已遇赦還潯陽。

          槎(chá):木筏。

          參考資料:

          1、于海娣 等.唐詩鑒賞大全集.北京:中國華僑出版社,2010:177-178

          寄李十二白二十韻創(chuàng)作背景

            寶應(yīng)元年(762年)七月,杜甫自成都送嚴(yán)武入朝,至綿州(今四川綿陽市),正值劍南兵馬使徐知道作亂。于是轉(zhuǎn)赴梓州(今四川三臺縣)。此時(shí)才獲悉李白正在當(dāng)涂養(yǎng)病,于是寫了這首詩寄給他。

          參考資料:

          1、周嘯天 等.唐詩鑒賞辭典補(bǔ)編.成都:四川文藝出版社,1990:301-305

          寄李十二白二十韻鑒賞

            此詩旨在為李白晚年不幸的遭遇辯護(hù)申冤,并為他不平凡的一生寫照。王嗣奭說:“此詩分明為李白作傳,其生平履歷備矣。”盧世傕認(rèn)為這是“天壤間維持公道,保護(hù)元?dú)馕淖帧保ā抖旁娫斪ⅰ罚T姼璞旧硪彩且黄绑@風(fēng)雨”,“泣鬼神”的傳世杰作。李白同輩排行第十二,所以稱“李十二白”。

            此詩分三大段,一個(gè)結(jié)尾。第一段從“昔年有狂客”到“青云滿后塵”,追述李白于公元730年(開元十八年)和742年(天寶元年)兩入長安的經(jīng)歷,對李白的前半生作了高度的概括,同時(shí),對李白詩歌的藝術(shù)成就進(jìn)行了熱情的贊頌。前六句記敘李白初游長安事。唐人孟棨《本事詩·高逸》記載:李白初至長安,賀知章“聞其名,首訪之。既奇其姿,復(fù)請其為文。白出《蜀道難》以示之。讀未竟,稱嘆者數(shù)四,號為謫仙。”書中還記載,賀知章讀李白的《烏棲曲》后說:“此詩可以泣鬼神矣!”賀知章號“四明狂客”。詩人根據(jù)這些史實(shí),贊揚(yáng)李白妙筆生花,連風(fēng)雨也為之感到驚嘆,連鬼神也為之感動哭泣。李白經(jīng)賀知章的宣揚(yáng),于是名震京師。汨沒:埋沒。三十年來默默無聞,此后就名滿天下了。此詩一開頭就顯得筆鋒突兀,氣勢不凡。非“狂客之譽(yù)”,無以彰“謫仙”之名。而“謫仙”這一美譽(yù)出自久負(fù)盛名的大詩人賀知章之口,更增加了它的份量。李白初出茅廬,一鳴驚人,恰如演員登臺亮相,光彩照人,贏得滿堂喝彩。“筆落驚風(fēng)雨,詩成泣鬼神”這兩句歷來被人們看成是描寫李白的佳句。詩人以高度夸張的手法,盛贊了李白詩歌強(qiáng)大的藝術(shù)魅力。落筆能驚動狂風(fēng)暴雨,說明李白的詩歌氣勢磅礴;詩成能使鬼神哭泣,說明李白的詩歌感人肺腑。詩人用精妙的語言贊美了李白的曠世才華,而“詩仙”李白也確實(shí)有資格接受這一贊譽(yù)。從這里可以看出杜甫對李白的推崇和欽敬。

            后六句敘寫李白二游長安事。“文彩”二句是說李白因擅長詩賦被玄宗召入京,供奉翰林;他那些無與倫比的詩篇必將流傳千古。以下四句記敘的是李白供奉翰林期間的事。“龍舟”句見唐人范傳正《李公新墓碑》:玄宗“泛白蓮池,公不在宴,皇歡既洽,召公作序。時(shí)公已被酒于翰苑中,仍命高將軍扶以登舟。”“獸錦”句見李白《溫泉侍從歸逢故人》:“激賞搖天筆,承恩賜御衣。”蔡夢弼《杜詩注》引《李白外傳》云:“白作樂章賜錦袍。”李白常被召入宮中為皇帝草擬文告和樂章,因?yàn)樯硎軐櫞恍┪氖磕矫冯S左右。這時(shí)李白意得志滿,盛極一時(shí),詩人亦不惜濃墨重彩,加以渲染。詩人通過對李白兩入長安的描寫,用極為洗煉的筆觸就勾勒出一個(gè)風(fēng)流倜儻、飄逸豪放的詩人形象。

            第二段從“乞歸優(yōu)詔許”到“諸生原憲貧”,追敘李白于公元744年(天寶三年)春被賜金放還后,南北漫游、潦倒落魄的情景,并回憶自己在與李白相識交往中建立起來的親如兄弟的深厚感情。“乞歸”句,這既是對李白的回護(hù),也是對玄宗的隱諱。李白離京,實(shí)際上是遭到張垍、高力士等人的誹謗而被玄宗放逐的。李白離開長安后于這年夏天來到梁宋(今河南開封、商丘一帶),與杜甫一見如故,情同手足。“未負(fù)幽棲志,兼全寵辱身”是說李白既沒有辜負(fù)隱幽之志,又能在受寵被重用和遭讒被逐的不同境遇中善自保全自己。這仍是那種回護(hù)心情的繼續(xù)。“劇談憐野逸,嗜酒見天真”指兩人相遇后,李白很能理解自己的“野逸”,即放達(dá)不羈,自己也很欣賞李白的“天真”即胸懷坦蕩。“醉舞”句指李白的梁宋之游;“行歌”句指李白回到寓家之處山東兗州。這兩句在時(shí)間上和空間上都是一次跳躍,李白從此開始南北漫游。接著四句,筆鋒一轉(zhuǎn),專寫李白懷才不遇。雖才華橫溢,但宏圖未展;仕途受挫,雖道德高尚卻無人理解。雖如東漢文士禰衡一樣才智卓群,但卻難逃像孔子弟子原憲那樣窮愁潦倒的命運(yùn)。

            這一段,詩人巧妙地運(yùn)用了多層對比的手法。首先,李白奉詔入京與賜金放還,通過“寵”與“辱”的對比,說明“乞歸”出于被迫,暗諷“優(yōu)詔許”的虛偽性。其次,才高而命蹇,空有禰衡之俊卻難免原憲之貧,詩人通過這一對比控訴了人間的不平。第三,“醉舞”、“行歌”,似乎是一派歡樂氣氛,但緊接著寫李白的遭遇坎坷、窮愁潦倒,這又形成鮮明對比,原來那不過是苦中作樂。

            第三段從“稻粱求未足”到“誰將此義陳”,著重記述李白長流夜郎前后的經(jīng)歷,篇幅寄慨最深,為全篇重點(diǎn)。安史之亂起,李白求仕不得,報(bào)國無門,于公元756年(至德元年)秋隱居廬山。正值永王李璘奉玄宗詔節(jié)度江陵,率軍東下,路過尋陽。李白心懷“掃胡塵”、“救河南”的愿望入了永王幕,卻不自覺地卷入了肅宗和永王爭權(quán)奪位的矛盾漩渦之中。次年一月,永王敗死。李白入獄,繼而長流夜郎(今貴州正安縣)。“稻粱”二句,是說李白受聘不過是為生活所迫,有人說他得了永王的重賂,純屬誹謗。詩人極力將李白入永王幕的政治色彩沖淡,力圖在為李白開脫。李白于公元757年(至德二年)冬開始流放,還沒到夜郎,于公元759年(乾元二年)夏歷三月在渝州遇赦,還憩江夏。因取道岳陽,南赴蒼梧避禍。蒼梧指湖南零陵、九疑山一帶,其地與五嶺接壤。“五嶺”二句,因格律關(guān)系,將時(shí)序倒置。前一句指避禍蒼梧,后一句指長流夜郎。“三危”,山名,在今甘肅敦煌縣南,乃帝舜竄三苗之處。

            “幾年遭鵩鳥”。西漢賈誼謫居長沙,屋中飛來鵩鳥(即鵩鳥),自認(rèn)為交了惡運(yùn),憂郁而死。李白當(dāng)時(shí)作《放后遇恩不沾》:“獨(dú)棄長沙國,三年未許回。何時(shí)入宣室,更問賈生才?”自比賈生,詩人因此亦以賈生比之。李白臥病當(dāng)涂以手稿付李陽冰時(shí),作《古風(fēng)·大雅久不作》壓卷,詩中說:“我志在刪述,垂輝映千春。希圣如有立,絕筆于獲麟。”自比孔子,自傷道窮。“獨(dú)泣向麒麟”,用的就是這句詩意。

            以上六句敘寫李白晚年悲慘的遭遇和凄楚的心境。以下六句則是發(fā)議論,抒感慨,極力為李白鳴不平。借蘇武終于歸漢和夏黃公不事暴秦的故事,說明李白不會真心附逆。借穆生辭別楚王劉戊的故事,說明李白能夠自重,永王也并未任用他。梁“獄”句,是說李白曾象鄒陽那樣上書為自己辯護(hù)。“已用”二句,是說如果當(dāng)時(shí)因事理難明,李白服了流刑,那么,如今又有誰能夠?qū)⑦@些道理去向朝廷陳述呢?一個(gè)反問句,把無人仗義執(zhí)言的感慨表達(dá)得深沉幽怒。

            而這一段,因?yàn)樯婕皹O為敏感的政治問題和微妙的皇室矛盾,須委婉含蓄,故在十二句中有七句用典。本來,詩不貴用事,以防晦澀板滯。但“若能自出己意,借事以相發(fā)明,變態(tài)錯出,則用事雖多,亦何所妨!”(《詩人玉屑》)“薏苡”句,是借題發(fā)揮。“幾年”二句,是以事比人。“蘇武”二句,是以人喻事(“元還漢”是正寫,“不事秦”是反說)。“楚筵”句,以彼事喻此事;“梁獄”句,借前人譬今人。這一連串的用典,準(zhǔn)確貼切。所以后人評曰:“詩家使事難,若子美,所謂不為事使者也。”(《察寬夫詩話》)最后四句是結(jié)束語。詩人稱贊李白在垂老之年,仍吟詠不輟,祝愿他早日“病起”,為人間多作好詩。勸李白不要抱怨沒有得到皇帝的恩澤,表示自己要設(shè)法向朝廷探明究竟。這是在無可奈何中的安慰之詞,讓老朋友在困境中感到一點(diǎn)人間的溫暖。

            此詩對仗工穩(wěn),辭藻富麗,用典精當(dāng)。在杜甫的一百二十多首五言排律中,此詩無論在思想性和藝術(shù)性方面,均不失為上乘之作。

          杜甫簡介

          唐代·杜甫的簡介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xiàn)實(shí)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圣”,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qū)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余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yuǎn)。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紀(jì)念。

          ...〔 ? 杜甫的詩(1134篇)

          猜你喜歡

          布袋和尚贊

          宋代李之儀

          盛著底是病,拈出底是藥。眾生以相見我,卻道風(fēng)狂顛錯。

          秋來葉落歸根,春去鳥啼花落。只這便是生涯,說甚重重樓閣。

          小女生日將近戲作

          錢之江

          生與百花俱,習(xí)語啼鶯嫩。學(xué)步百花間,蹣跚臉生暈。

          阿耶百不能,老思為汝奮。急我揠苗心,加汝過庭訓(xùn)。

          宋代釋克勤

          使乎不辱命,臨機(jī)貴專對。安禪捋虎須,著著超方外。

          不唯明窗下安排,掇向繩床拶崄崖。拈椎豎拂奮雄辯,金聲玉振猶奔雷。

          伯友夜半酒醒戲舉一首

          劉崧

          對酒不能飲,高人方醉眠。衣裳侵石冷,冠幘掛云偏。

          地迥星聯(lián)戶,風(fēng)澄露滿天。冥冥清夜過,驚起問初筵。

          訪顧朗生不遇

          明代皇甫汸

          為訪山居勝,門前一水分。寧知牽世網(wǎng),未果謝人群。

          滿徑翳秋草,虛窗閒白云。非關(guān)乘雪興,了恨未逢君。

          買菊

          清代焦循

          重陽風(fēng)雨遍揚(yáng)州,買得秋花又一秋。說是傲霜吾不信,朝來籬下總垂頭。

          伊人久久综在合线亚洲91| 在线亚洲人成电影网站色www| 日韩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国产香蕉伊思人在线在线亚洲一区二区 | 亚洲色丰满少妇高潮18p| 性xxxx黑人与亚洲| 亚洲1区1区3区4区产品乱码芒果 | 亚洲午夜在线电影| 亚洲∧v久久久无码精品 | 香蕉视频在线观看亚洲| 亚洲avav天堂av在线不卡 | xvideos亚洲永久网址| 亚洲?v女人的天堂在线观看| 亚洲第一永久AV网站久久精品男人的天堂AV | 亚洲高清中文字幕综合网| 亚洲永久永久永久永久永久精品| 亚洲精品免费在线观看| 91亚洲国产成人精品下载| 亚洲精品国产福利片| 亚洲人色大成年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喷奶水中文字幕电影|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观看| 国产99在线|亚洲| 亚洲AV永久无码天堂影院| 亚洲 无码 在线 专区|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无码| 亚洲精品国产美女久久久| 亚洲av无码潮喷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亚洲综合精品一区| 亚洲国产高清在线精品一区| 日韩亚洲产在线观看| 久久亚洲精品成人无码| 亚洲毛片av日韩av无码| 亚洲色无码专区在线观看| 亚洲成人精品久久| 亚洲日产2021三区|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精品无码VA|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蜜芽| 亚洲一区日韩高清中文字幕亚洲| 国产亚洲精品资源在线26u| 久久亚洲国产精品成人AV秋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