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文 > 佚名的詩 > 召公諫厲王弭謗

          召公諫厲王弭謗

          [兩漢]:佚名

            厲王虐,國人謗王。召公告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衛巫,使監謗者。以告,則殺之。國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王喜,告召公曰:“吾能弭謗矣,乃不敢言。”召公曰:“是鄣之也。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雍而潰,傷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為川者,決之使導;為民者,宣之使言。故天子聽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獻詩,瞽獻曲,史獻書,師箴,瞍賦,朦誦,百工諫,庶人傳語,近臣盡規,親戚補察,瞽、史教誨,耆艾修之,而后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悖。民之有口也,猶土之有山川也,財用于是乎出;猶其有原隰衍沃也,衣食于是乎生。口之宣言也,善敗于是乎興。行善而備敗,所以阜財用衣食者也。夫民慮之于心,而宣之于口,成而行之,胡可壅也?若壅其口,其與能幾何?”

            王弗聽,于是國人莫敢出言。三年,乃流王于彘。

          召公諫厲王弭謗譯文及注釋

          譯文

            周厲王暴虐,百姓紛紛指責他。召穆公對厲王說:"老百姓忍受不了暴政了!"厲王聽了勃然大怒,找到衛國的巫師,讓衛國的巫師去監視批評國王的人,按照衛國的巫師的報告,就殺掉批評國王的人。國人不敢說話,路上相見,以目示意。

            周厲王頗為得意,對召穆公說:"我能消除指責的言論,他們再也不敢吭聲了!"

            召公回答說:"你這樣做是堵住人們的嘴。阻塞老百姓的嘴,好比阻塞河水。河流如果堵塞后一旦再決堤,傷人一定很多,人民也是這樣。因此治水的人疏通河道使它暢通,治民者只能開導他們而讓人暢所欲言。所以君王處理政事,讓三公九卿以至各級官吏進獻諷喻詩,樂師進獻民間樂曲,史官進獻有借鑒意義的史籍,少師誦讀箴言,盲人吟詠詩篇,有眸子而看不見的盲人誦讀諷諫之言,掌管營建事務的百工紛紛進諫,平民則將自己的意見轉達給君王,近侍之臣盡規勸之責,君王的同宗都能補其過失,察其是非,樂師和史官以歌曲、史籍加以諄諄教導,元老們再進一步修飾整理,然后由君王斟酌取舍,付之實施,這樣,國家的政事得以實行而不違背道理。老百姓有口,就像大地有高山河流一樣,社會的物資財富全靠它出產;又像高原和低地都有平坦肥沃的良田一樣,人類的衣食物品全靠它產生。人們用嘴巴發表議論,政事的成敗得失就能表露出來。人們以為好的就盡力實行,以為失誤的就設法預防,這是增加衣食財富的途徑啊。人們心中所想的通過嘴巴表達,他們考慮成熟以后,就自然流露出來,怎么可以堵呢?如果硬是堵住老百姓的嘴,那贊許的人還能有幾個呢?"

            周厲王不聽,在這種情況下老百姓再也不敢公開發表言論指斥他。過了三年,人們終于把這個暴君放逐到彘地去了。

          注釋

          謗:指責,公開的批評。

          弭(mǐ)謗:消除議論。弭,消除。謗,公開批評指責別人的過失;謗言,這個詞后來一般作貶義詞。

          巫:古代以降神事鬼為職業的人。

          莫:沒有誰。

          目:用眼睛看看,用作動詞。表示敢怒不敢言。

          障:障礙。

          川壅(yōng)而潰:壅(yōng),堵塞。潰:水沖破堤壩。

          為川者決之使導:治水的人疏通河道使他暢通,為:治,決:挖開,排除,導:疏通。為川者:治水的人;決之使導,引水使它流通。

          宣之使言:治民者必宣導百姓,使之盡言。宣,放,開導。

          聽政:治理國政。聽,治理,處理。

          公卿:三公九卿。至于:以及。列士:上士,中士,下士。詩:指采集于民間的諷諫詩,不是指《詩經》。

          瞽(gǔ)獻曲:盲人樂師向國王進獻樂曲。瞽,無目,失明的人。

          史獻書:史官向國王進獻記載史實的書籍。

          師箴(zhēn):少師進獻規勸的文辭。箴規諫的文辭。

          瞍(sǒu)賦:無眸子的盲人吟詠(公卿烈士所獻的詩)。瞍,沒有眸子的盲人。賦,朗誦。

          曚誦:有眸子而看不見的盲人誦讀(諷諫的文章)。曚,有眸子而看不見東西的人。

          百工:百官。

          庶人傳語:百姓的意見間接傳給國王。

          近臣盡規:常在左右的臣子,進獻規諫的話。盡規:盡力規勸。

          親戚補察:同族的親屬,彌補并監察國王的過失。

          耆(qí)、艾修之:國內元老大臣把這些規諫修飭整理。耆,六十歲的人。艾,五十歲的人。

          而后王斟酌焉:而后由國王仔細考慮,付之實行。

          是以事行而不悖(bèi):國王的行事由此才不至于違背事理。悖,違背。事行,政事暢行,政令通行。而:轉折連詞,但是。

          于是乎出:從這里生產出來。于,從。 是,這。 乎,助詞。

          猶其有原隰衍沃也 :猶:如同,其,指代土地,原,寬闊。隰,地下而潮濕的土地。衍,地下而平坦的土地。沃,肥美得土地,就好比土地有原隰衍沃的一樣。

          原:寬闊而平坦的土地。

          隰(xí):低下而潮濕的土地。

          衍:低下而平坦的土地。

          沃:有河流灌溉的土地。

          口之宣言也,善敗于是乎興:由于百姓用口發表意見國家政治的好壞才能從中表現出來。

          宣言:發表議論。宣:宣泄,引導。善敗, 治亂:于是,從這里面。興:暴露出來。

          行善而備敗,其所以阜(fù)財用衣食者也:這兩句是說,凡是老百姓認為好的就做,反之就得加以防備, 這是增多衣食財物 的辦法。.備:防備。

          所以,用來……的方法。其:副詞,表示揣測,(這)大概(就是)。 所以:用來……的。阜,增加。使……豐富。意動用詞。

          成:成熟。行,自然流露,自然表現。胡,怎么。

          其與能幾何:能有什么幫助呢?這句是說,那贊同的人能有多少呢?其,代詞,那。與,幫助,《戰國策》說:"君不與勝者,而與不勝者。"

          乃流王于彘(zhì):把國王放逐到彘地去。乃:終于,副詞。流:流放,放逐。于:到,介詞。.于是:從,從這里。彘:地名,在今山西省霍縣境內。

          甚:比……更嚴重。超過。

          召公諫厲王弭謗鑒賞

            本篇在結構上與前篇《祭公諫征犬戎》完全相同,仍然是諫因、諫言、諫果的三段式。首尾敘事,中間記言,事略言詳,記言為主,體現了《國語》的一般特點。但本文的開頭結尾卻仍有獨到之處。

            文章開頭,妙語傳神。“厲王虐,國人謗王”,寥寥七字,勝于千言。一邊是厲王虐,一邊是國人謗。謗由虐起,事出必然,因果明了,壁壘分明,一開篇便展現給讀者一對不可調和的矛盾。既引出召公苦諫的緣由,也為厲王的可悲下場埋下了伏筆。接下來厲王的一“怒”一“喜”,兩個動詞,如千鈞之力,又將矛盾推向高潮,且把這位暴虐無道的昏君形象斧砍刀削得更加逼真。結尾是戛然而止,給讀者留下很大的想象空間。開頭“國人莫敢言,道路以目”,此語真乃神來之筆,厲王以為高壓就可止謗,因而“大喜”,其實高壓下的沉默,只是火山噴發前的死寂。結尾“王弗聽,于是國人莫敢出言”,這是憤怒與反抗的巖漿在凝聚力量。終于火山噴發,國人暴動,厲王被逐,那該是何等壯觀的場面,何其復雜的斗爭。但作者全都略去,只寫了“三年,乃流王于彘”,淡淡的七個字,對厲王是何等輕蔑,而留給后人的思考又是何等深刻!

            召公的諫詞,前后都是比喻。前一個比喻,說明“防民之口”的害處;后一個比喻,說明“宣之于口”的好處。只有中間一段切入正題,以“天子聽政”總領下文,從正面寫了“宣之使言”的種種好處。從公卿列士,史、瞽、師、蒙,到百工庶人,廣開言路,暢所欲言,而后經天子斟酌取舍,補察時政,就使政策、政令不背真理。如此,恰當生動的比喻與嚴肅認真的正題有機結合,夾和成文,筆意縱橫,態度真誠,用心良苦。

          佚名簡介

          唐代·佚名的簡介

          ...〔 ? 佚名的詩(421篇)

          猜你喜歡

          十二月二十三日對雪

          徐震堮

          暗云貼水疑無縫,禿樹當風強作聲。今日清寒才到骨,一簾飛雪畫江城。

          題慈恩寺元遂上人院

          唐代許棠

          竹檻匝回廊,城中似外方。月云開作片,枝鳥立成行。
          徑接河源潤,庭容塔影涼。天臺頻去說,誰占最高房。

          東風解凍省試

          唐代徐夤

          暖氣飄蘋末,凍痕銷水中。扇冰初覺泮,吹海旋成空。
          入律三春照,朝宗萬里通。岸分天影闊,色照日光融。
          波起輕搖綠,鱗游乍躍紅。殷勤排弱羽,飛翥趁和風。

          讀公羊傳四首 其四

          宋代張方平

          親親自禰率,恩禮有等節。雖云王父命,天性何斯絕。

          奈何彼衛輒,父子相傾奪。此而義可與,人倫固隳滅。

          送達天山融州大守

          元代吳當

          五馬翩翩渡五溪,玉融更在桂林西。連山晴黛分巖洞,列戍昏煙疊鼓鼙。

          隴上梅花無雁過,庭前榕葉有鶯啼。使君自是金閨彥,暫為分憂及遠黎。

          憶王孫 其二 游西施山

          清代毛奇齡

          西施歌館舊城東。畫棟朱欄映碧空。花絮陰陰趁晚風。

          翠重重。石上胭脂墮雨紅。

          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亚洲综合 | 国产亚洲3p无码一区二区|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噜噜亚洲a| 2022年亚洲午夜一区二区福利| 亚洲AV中文无码字幕色三| 在线亚洲97se亚洲综合在线| 国产精品V亚洲精品V日韩精品 | 亚洲熟妇无码八V在线播放| 亚洲欧洲日产国码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乱子伦|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永久在线| 国产亚洲精久久久久久无码77777| 亚洲日韩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一区日韩高清中文字幕亚洲| 精品亚洲成α人无码成α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婷婷六月丁香| 亚洲精品午夜无码专区| 亚洲成在人线av| 亚洲一区精品中文字幕| 亚洲美女中文字幕| 亚洲xxxxxx| 亚洲精品理论电影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亚洲日本波多野结衣| 国产大陆亚洲精品国产| 亚洲精品天堂成人片?V在线播放|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一区| 中文字幕亚洲专区| 国产V亚洲V天堂A无码| 亚洲av网址在线观看| 亚洲综合色一区二区三区小说| 亚洲性一级理论片在线观看| 中文文字幕文字幕亚洲色| 亚洲精品无AMM毛片| 亚洲第一永久AV网站久久精品男人的天堂AV | 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成人|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播放动漫| 在线综合亚洲欧洲综合网站 | 亚洲AV日韩AV天堂久久| 亚洲国产精品乱码在线观看97|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久久| 亚洲av片一区二区三区|